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读后感 > 腾讯传读后感6篇

腾讯传读后感6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0-23 10:50:03 推荐访问: 腾讯 读后感 读后感(七篇)

篇一:腾讯传读后感

  腾讯传读后感 800 字左右范文 5 篇

  腾讯传读后感 800 字 今日读完吴晓波老师的《腾讯传》,总的来看还是一部不错的描 写企业的书,腾讯也是中国企业中的两强之一,同时对于小马哥 pony 的创业历史和企业运营等都有深刻的描写,特别是对于腾讯各位领导 人的采访,给我们提供了更真实的资料,去更好的感受腾讯这家企业, 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腾讯最令我感动的有几点,1.内部赛马模式,一个项目同时有几 个团队在做,以内部竞争代替外部竞争。2.以客户为中心做产品,文 中多次提出,在凌晨还可能收到小马哥对于产品修改的建议,是真实 的为用户做产品。3.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发展方式,一个产品发布出 来肯定不会是完美的需要不断的修改,产品快速迭代的方式能够很好 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4.做互联网的水电煤,流量加内容 的发展模式,这几年明显可以看到腾讯在内容产业的发力,从音乐到 视频到文学到动漫等等,21 世纪最珍贵的将会是内容,提供优质内 容创造将会是未来最主要的创业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网红盛行的 原因。

  说完本书的好,其实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本书作者吴 晓波老师缺乏自己对于腾讯的思考和看法,缺乏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 腾讯的视角。文章中大量引用的是访谈内容,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访谈 笔录而不能真正成为一本书。我也看过李志刚老师的《创京东》写的

   有血有肉,立体感就比较强。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 也是相当不错,可能这就是他的写作风格。

  现在腾讯已经构建起了自己完整的产品矩阵,相比于阿里过度的 商业化不同,腾讯更愿意成为煤水电,成为连接一切的东西。所以在 腾讯的羽翼之下才聚集了像京东、美团、搜狗、虎牙等等一众各行业 中的头部企业。如果按管理边界来看阿里的疯狂扩张必然会带来管理 边际效益递减,将会制约末端的创新。阿里是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 如果末端创新受到抑制,未来的发展之路可能会并不平坦。而相比于 阿里,腾讯在这些方面做的更多,把自己不擅长的搜索出售给搜狗并 导流,把自己不擅长的电商出售给京东。如果现在来看腾讯主要内容 包括三大部分,社交、游戏和内容,相辅相成形成巨大的产品矩阵。

  别人的护城河可能只有一条,腾讯最少有四条,这样的企业才可能做 到基业长青。

  腾讯传读后感 800 字 2011 年 11 月,腾讯和 360 的 3Q 大战刚刚尘埃落定,新浪与腾 讯正为争夺用户打得不可开交,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已经 有 3000 多万用户,并且每天新增 20 万,因为有微信,所以,的战争 已经结束了。

  2011 年前后正是横扫天下的时候,面对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 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事后看待这个事情,在为张小龙团队欢呼的同时, 也为马化腾捏一把汗,如果微信不是由腾讯公司孕育出来的,而是由 其它公司创造出来的,今天的腾讯还是腾讯吗?

   微信和腾讯使我不由的想起了得到和罗辑思维,得到用户现在也 已经突破 1000 万了,每天新增 10 万左右,都是大量占用用户时间的 工具,不同的是微信主要偏社交属性,得到是知识服务商,主要偏学 习属性,得到里面的用户需要交流联系还是要通过微信来传递,但是 微信的用户,不一定只有得到一个平台来学习,微信用户基数大是原 因之一,得到版本不断更新,也在注重用户交流这一块,但其精髓还 是知识服务,社交体验这一块应该不会大突破,所以双方互相依存, 共同发展。

  ——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 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它的成功是一次战略规划 的结果,还是偶然的产物?

  ——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间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 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是怎样形成的?性情温和的马化腾如何成为 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敌”。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前者的繁荣是一次长 期的追随之旅,还是有自己的东方式生存之道。

  以上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后续会慢慢给出答案。

  “大行业和大时代”促使马化腾一骑绝乘。

  罗胖曾经说过关于洛克菲勒是怎么样发财的,在现代的商业环境 里一个商人要想成就洛克菲勒那种级别的财富,你至少要过三关:

  第一关:就是挖到第一桶金。

  第二关:你就必须变成一口猪,站到那个时代性的风口面前,让

   风把你这头猪吹起来,这叫把握一次大机会。

  第三关:就是你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你的财富帝国的横

  向扩张。

  请思考一下腾讯帝国的崛起是否有其相似的地方? 马化腾的七种武器 产品极简主义 简单就是一种美,少就是最合适的。马化腾是“细节美学”和“白

  痴主义”的偏执实践者。

  用户驱动策略 注重用户体验,分析用户心理,形成了大数据下的用户反馈体制。

  内部赛马机制 中层团队并驾齐驱,内部厮杀。

  试错迭代策略 小步、迭代、试错、快跑。

  生态养成模式 进化论和失控论并行,连接一切,互联网+ 资本整合能力 流量是优势,战略设想,转化并放大资本是动力。

  腾讯传读后感 800 字 《腾讯传》一书通过创业(1998—2004)、出击(2005—2009)、巨

  头(2010—2016)三个阶段,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 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读

   懂腾讯,就读懂了中国互联网。

  本书解读了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

  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为什么腾讯曾经遭 遇空前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 是怎样形成的?性情温和的马化腾如何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敌”?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前者的繁荣是一次长期的追随 之旅,还是有自己的东方式生存之道?

  腾讯从 1998 年开始创业,到 2004 年香港联交所上市,到 2008 年游戏元年,到 2010 年 3Q 大战,到 2011 年微信独舞者时代,到成 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掌握了 QQ、QQ 空间、QQ 游戏和腾讯网、微信 等多个亿级入口,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 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 在“3Q 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 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 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 并开始领跑全球。

  在腾讯这个案例上,我们看到了马化腾团队所形成的极具个性的 核心能力,作者将其概括为“马化腾的七种武器”,它们包括:

  一、产品极简主义。源于“IM”(即时通信)工具,天然具备“产 品”概念,且认为“少就是最合适的”“Don’tmakemethink”“让功 能存在与无形之中”,读书笔记马化腾本人是“细节美学”和“白痴 主义”的偏执实践者,早慧,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则成为最具杀伤力的

   公司哲学。腾讯也是工程师文化与产品经理文化融合的标本。

  二、用户驱动战略。早在 2004 年,马化腾就提出互联网公司具

  有三种驱动力——技术驱动、应用驱动、用户和服务驱动,腾讯将着 力于第三种能力的培养。长期探索并发掘对中国用户的虚拟消费心理, 把“虚拟道具”重新定义为用户的“情感寄托”。

  三、内部赛马机制。互联网的几乎所有创新,都具备颠覆式特征, 往往突发与边缘,从微不足道的市场上浮现出来,如 QQ 秀、QQ 空间 及微信,都不是最高层调研决策的结果,而来自中基层的自主突破。

  四、试错迭代策略。互联网经济与工业经济相比最本质的差异是 对一切完美主义的叛逆。“小步、迭代、试错、快跑”,腾讯可谓典范。

  五、生态养成模式。马化腾是进化论和时空理论的拥趸,面对巨 大不确定性,他试图让腾讯成为一家边界模糊的生态组织。从让互联 网“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当中”到“连接一切”和“互联网+”,对 内向外的双重延伸中,腾讯形成了柔性化的组织及竞争模式。

  六、资本整合能力。2011 年之后腾讯才有自己的投资风格,马 化腾和刘炽平将腾讯的开放能力定义为流量和资本,将前者的优势和 战略设想,转化并开放为后者的动力。

  七、专注创业初心。马化腾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知识型创业者, 在其创业初心中,改善财富状况的需求让位于个人兴趣和改造社会的 热情,几乎摈弃所有公演,沉浸于产品本身,构成他最鲜明的职业特 征。

  外界对腾讯的种种争议也还在继续当中,热度不减。它变得越来

   越值得期待,也越来越令人畏惧。它已经很好,但它应该可以更好。

  腾讯传读后感 800 字 出差的路上看完了这本《腾讯传》。一气读完,很是精彩,而又

  有些意犹未尽,总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不太好评价,只能说:这是一 本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史。为什么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呢,总结起来有 以四个理由。

  1 因为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专家,之前读过他的 《激荡三十年》和《大败局》,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喜欢这个 作家,也算爱屋及乌。吴晓波老师的作品从文笔上娓娓道来,观察也 相当细致入微。创作既有客观的描述,也包含着大量企业的纵横比较 与分析。从一个产业的角度,分析一个企业也剖析一个行业、一种趋 势。这也是是吴晓波的一大特色。

  据说创作这本书,吴晓波本人感言也是非常之艰难,因为互联网 公司独特而多变的特色,使得素材和资料的整合相对困难,因为腾讯 的快速发展,本书也一直拖到了现在,历时五年时间,根本原因是大 家都知道的——腾讯的微信在这两年间风生水起。

  就如文章开头写到:

  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而回顾火山的形成,也有别样的 震撼。

  2 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为此我特意登录电脑 QQ,查询一下我的 Q 龄,已经是接近 15 年。

   而腾讯创立至今已经 18 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企鹅帝国”。作为 一 80 后的我们几乎见证了整个腾讯的成长。

  《腾讯传》是一本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史。书中对腾讯的出生、 成长、发展、壮大,以及同期其他公司的动作和状态都有着很全面的 分析和描述。所以基本带着我们穿越到过去,追寻一代网民的集体记 忆。

  还记得你的第一个 QQ 号码吗?你的第一个网名?甚至很多 90 后的人,是先有了 QQ 号码,才有的身份证号码。自 OICQ-日后的 QQ诞生的第一天起,中国社会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

  早期的 QQ 使用者,大部分是 15 岁到 25 岁的年轻人,这是一群 在生活中没有身份,却渴望得到认可的焦虑的人,他们在家庭里被严 格管束,在社会组织里被忽视和边缘化,因荷尔蒙的作用,他们又渴 望得到认可,渴望确认自我,渴望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群族,这些现实 世界中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在虚拟世界中却可以轻易实现。

  QQ 改变了一代人表达态度和感情的方式。甚至很多人的恋爱也 是从聊 QQ 开始的,可见 QQ 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的八位 QQ 号码 65282815,一个高中同桌帮助申请的,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接近十五 年了,第一个网名叫做“100℃冰封”用了俩月,因为一位“寒潭飞 雪”的同学的建议,后改为“独轩居士”沿用至今,真是很有感情。

  腾讯传读后感 800 字 书看完了,掩卷回想,理了一下思路,能留下的部分就是被拨动 的,拨动的地方很多,突然有一种剧情感,一个文雅的少年怀揣梦想 纠集了几个拥有各种能力得小伙伴,有的魁伟有力,有的聪慧机智,

   有的心思缜密。然后一起经历了感动,挫折,亢奋,落寞,焦虑,欣 喜。百般味道,最终衣锦还乡,却发现人生才刚刚开始

  还是写一些内心有所残留的点吧,这些点才是养分。

  一、先养起来的心态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一切成功的起点是一个想 法动手去做。在没有方向感,或者不知道做了有什么用的时候,“先 养起来”除了是一种阳光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抛弃自我惰怠、走出 舒适区的勇气。大多数人都有惰性,惰性的原因除了对事情难度的排 斥,对舒适的偏爱,还有一个是与那些计划“先养起来”的人完全一 致的理由,“不知道有什么用”。生活赋予生命意义,抉择赋予生命活 力。

  二、每个人都嫌弃愚蠢的自己,羞于被人提及,经受不住外在的 冷嘲热讽,为了让自己独善其身,往往会选择静观其变,这样也就放 弃了体验自己成长的欣喜和打怪升级的快感。失败是成功之母,愚蠢 是成长之肥。没有愚蠢的滋养,人是不会长大的,犯错误的多少,以 及错误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高度。在自己还可以犯错误的时候, 多犯一些错误吧。

  三、秀才遇到流氓真是感到绝望,无耻者无畏,无畏是一种境界, 因为它会打破边界,边界就是局限,一个比你更宽广的人跟你斗,你 怎么有胜算。我不想做流氓,触碰边界,站在边界上眺望外部的世界 是必需的。能看到外面,了解外面才有能力与“流氓”一战。生活主 色调是平淡的,平淡会潜移默化的为自己筑起围墙,如何骑在墙头上? 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四、工作内容,生活内容,关注内容会让我们聚焦在点上,这没 有错,专注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过于专注会忽略很多对你更重要的东 西。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估计小马哥觉得自己当时并没有做错 什么就把周鸿祎给招来了,现在想来也许就是过于专注用户,专注产 品,专注自己产品的整体性。世间经常恰恰是你觉得没做错什么却遭 受了外界的非难,争论显得乏力,因为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外在对 你存在的抵触,需要解决。跳出自己的视角,多结善缘。

  五、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就像大海,一波一波又一波,不知疲 倦,永远在不安分的涌动着,无论你多强大,永远会存在更强大,保 持敬畏,保持警醒,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直保持紧张状态,会让 人精神崩溃,如何保持敬畏的警醒呢?小马哥的邮件狂魔式的沉浸状 态可以参考,没有什么比被喜欢叫醒的早晨更让人抖擞了,喜欢,沉 浸式的喜欢会让人忘掉紧张,忘掉压力。

  六、小马哥跟“红衣大炮”交过手之后,思想确实转变了很多, 变得很“开放”,不再纠结于自己什么都去做的状态,投资入股各行 各业,也把自己定义为了连接+内容,这种转变也从原来的强敌环伺, 变得四通八达,投资并不做最大股东的策略很有深意,把自己定义为 合作者而不是取代者,当你释放善意的时候从概率上来说,对方大概 率会对你增加信任,盟友的增加,一分力撬动十分力,百分力。生活 里我们经常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角色的混 乱,母鸡不能报晓去抢公鸡的饭碗,狗儿也不能拿耗子夺了猫的营生, 角色的定义让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过。。。时间的轮替谁又说的

   准什么角色会一成不变呢。

  七、生态是书最后部分被高频提及的一个词,生态的稳定来自于

  多样性,多样性也意味着宽容和包容,容下自己的敌人也拥有自己的 队友,打破平衡状态的是垄断,世界权利越来被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 因为他们变得越来越大,权利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利的拥有者是不是 同时也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就像草原上的狮子,它们并不捕杀所有的 动物,饿肚子的时候才会发起进攻,而人类在整个进化史利用智慧获 得的生存,机械工具的发展让人类突然拥有了左右地球一切的力量, 人类思想的进化却没有跟上武器的进化,也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让 人对权利的理解进化到基因里。

  八、张小龙的成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沉寂并不 是沉沦,加入腾讯后,他除了将 qq 邮箱做的风生水起,一年多的时 间里并没有什么其他建树,但他一直关注各种热点产品,微信只是在 这个阶段被他发现并开发出来而已,如果不是微信,我相信在其他时 间也会有其他产品被他发觉出来。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觉得 自己是金子的人很多都埋在了地下,只有愿意把自己不断研磨,最后 在大片沙子中反射光芒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功不是没有原因,努力, 不被认可时也不放弃努力才值得拥有成功。

  还有很多感悟,感慨,感动,没办法写完了,一本书让我对腾讯 有了更多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腾讯的气质,我自己总结为谦恭也自 信,专注也博爱,谨慎也激进。也许就是这种矛盾却适度的状态让腾 讯达到了一种持之有度,八面玲珑的状态吧。

  11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12

  

篇二:腾讯传读后感

  腾讯传读后感 800字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 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腾讯传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1

    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当时早期版本比微信好用的米聊会被微信抢走市场, 为什么当年甚嚣尘上的易信会打不过微信?

    虽然商业史的书籍无法囊括所有的细节,甚至会与事实不符,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宏观上了解一个 企业的历史——它从哪里来,它现在为什么是这样,未来它会做什么?

    早期的历史解释了腾讯当今的繁荣,腾讯五个初始创业人决定了这家企业的气质:专业化、分工 明确和务实。

    而他们成功的关键是敢于尝试,用户体验第一和拥抱资本,在此基础上他们做对了大多数事情, 一步步稳健地走了过来。

    创业初期看好的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却因寻呼机的式微毫无起色,无心插柳的OICQ项目成为公司 的立命之本。这只是幸运女神的垂青?我不这么认为。仔细分析整个过程就会发现,他们的决策和执 行都是有效的,这是一部调试好的机器,及时当初没选择OICQ,发力其他产品,他们也仍能殊途同 归。

    首先,他们较早地察觉到新技术的发展;如果他们只是埋头寻呼系统,不对市场上的新事物保持 好奇心,他们就发现不了新大陆;

    其次,他们充分的讨论并由一个人拿主意,“先养起来”,而且即使非主营业务,即使是抱着试试 看的心理,即使他们的力量并非那么足够,但他们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做产品之初就充分考虑市场 的不同和用户的痛点,可以说他们重新定义了即时聊天;

    最后,他们及时地调整方向,并未因一时的不赚钱而放弃未来,充满了冒险主义色彩。在看不到 盈利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坚持把路走了下去。

    在做第一个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了解了互联网服务的真正玩法,“快速迭代,小步快跑”。这是完 全区别于制造业的方式。在制造业,一个残缺的产品设计造成的是低迷的销量和灾难性的废品率和返 修率。

    对早期的创始人,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件事,一是在设计腾讯LOGO——企鹅的时候,设计人员问 曾李青:“企鹅不怕冷,为什么要带条围巾?”曾的回答很智慧:“问得好,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问一下, 大家就记住它了。”二是在弹尽粮绝IDG要投资时,王树问马化腾你们未来怎么赢利,马化腾思考良久 说我不知道,于是王树觉得马化腾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决心合作。

    因为坚持用户体验第一,腾讯完成了从0到1的蜕变;由于及时地获得投资,腾讯有了试错的资 本;由于不断调整思路,调整架构,腾讯完成了从1到100的转换。

    回到当初的问题,为什么米聊会败给微信?因为它没有足够的用户基数,为什么易信各方面都比 微信好,还是败了,因为它时间切入迟了,微信已从工具过渡到生态。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2

    财经作家吴晓波新写的这本《腾讯传》竟然让我读出了江湖武侠的感觉。马化腾率领下的腾讯, 犹如一个武林高手率领下的武术门派,从1998年创立门户,到如今成为武林至尊,其间经历的血雨腥 风,坎坷磨难,读之,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白面书生一样的马化腾是怎么一步步成长的呢?合 上书,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八个字:直指人心,唯快不破。

     马化腾从创业伊始到现在,都以“产品经理”自居。他内心认定,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赢得客户 芳心,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他的一个主管曾说到,有一次,他收到一份邮件,马化腾指出两个字之间 的间距好像有问题。

    作者问马化腾,那么多的产品,你是如何做到了了如指掌的?他的回答只是两点:一、像普通用 户一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二、经常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这有点出乎意料。大家眼中,这样级别的领导,好像高屋建瓴,整天考虑的应该是战略。应该抓 大放小才是。没想到还关注这样的细节。但是,认真想想,马同学实在厉害,他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不 会考虑所有的细节,但是他考虑的'细节都和用户体验相关。在核心的竞争力上,没有丝毫马虎。而我 们平常人,可能连生活中的主要次要都分不清楚,所以每天忙忙碌碌,但却一事无成。

    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 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直指人心,在别的人还在研究技术时,他却是从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去推动他的产品创新。

    正是用户不断的需求,才能使他不断地“小步,迭代,试错,快跑”。一件事不能出来就是完美 的,但是必须快,快速的研究,快色的应用,有错也没事,敢于试错,不断创新,永远比对手快一 步,唯快不破!

    他下面的一个从金山软件进入腾讯的负责人唐沐,描绘金山和腾讯的不同时说:软件开发常常以 年为单位。但2003年进入腾讯之初,我就被这家公司的敏捷震惊了——一个月一个版本!

    在早期的OICQ阶段,产品一周就可更新三代。而更新速度的背后是,马化腾的勤奋。2007年, 张小龙主刀QQ邮箱的改版,这在当时的腾讯体系内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产品,而马化腾在一年半的 时间里,与他的团队来往了1300多份邮件。

    吴晓波善于描述经典生动的细节,但正通过这些细节,我看到了伟大背后的东西。直指人心,唯 快不破是腾讯和马化腾成功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化腾就足以让我们敬畏了。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3

    年前被《腾讯传》这本书炒得沸沸扬扬,我没有买到,春节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个男生,手捧腾 讯传勾勾画画。那会我为轻装简行背着一个大背包,连衣服也没多带,包里装满了我工作第一年为家 人买的礼物,此外就是手机里一连串的电影电视,眼睁睁看着别人捧完一本又一本书,应和着火车的 长鸣声,昏昏欲睡。

    读《腾讯传》之前与朋友说起,朋友手贱给我搜索了连篇书评,书评褒贬极端得厉害,朋友说:

  这样不好,没看书先看了书评,这就先入为主了。但看书还是有趣,通常我看书喜欢边看边吐槽,看 完吐槽完也就全忘了。

    对书评的思考

    尖锐的读者们对这本书批评最多的一点,就是虎头蛇尾。这本书前三分之一的好,大家都是公认 的,后半部分却说成了一种堆积,名言警句、事实片段,以及大片大片演讲稿的引用,干巴巴的信息 罗列,与前半部分小说形式的语言风格和煽情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对时下最热门、发展现状一片叫 好、发展势头也最猛的微信的一笔带过,也为人所诟病。

    不过看完全书,我想了想自觉或许明白了些:《腾讯传》是从2011年开始准备、采访、着手的, 一直准备了5年,原定2013年出版一直推迟到2016年年底,才算“勉强完成”。而微信是从2011年才推 出的,这期间微信发展迅猛,作者根本来不及采访、应对、整理、构思。并且对于本书后半部分正在 发生、发展的事、物,作者也根本无法用如今看10年前一样,用历史的眼光,系统地分析、阐释。

    它成长得太快了

    此外,看完本书最大的感悟有两点,一是科技发展的速度。

    18年,腾讯从一个活不下来的公司,成长到如今的参天大树,只用了18年。互联网从无到有,我

   国从寻呼机遍地,到如今人手一部智能机,腾讯从对寻呼机的开端创业,到如今的互联互通平台,只 用18年!然而回首往昔,寻呼机的年代,仿佛是一个世纪前一样朦胧而遥远。

    这真可怕,世界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发展得太过迅猛,互联网自身发展得太过迅猛。这一二十 年,如同他人走不完的一生。18年后,又会是怎样一番盛况。

    如今可以说已经没有一项确定的技能或知识不会被淘汰,就像人类一直担心着自己发明的人工智 能会不会将自己推向灭亡,古时候可能会种地、会织布、会打铁就能保证一生不饿死,可现在谁能确 定的说所学的技术在18年后还能用得上。

    多少学科是近年来才刚刚兴起,多少技术在这些年已被淘汰。算了算,18年后我42岁,重新学好 像太晚,安于坟墓,好像又太早,着实尴尬得紧。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4

    简单回忆三点:

    第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腾讯从1998年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的崛起经历,案例非常非常 有意思。

    比如网上评价的腾讯哲学:①内部赛马制②自下而上现象,在书中都有体现。

    什么是内部赛马制?自己白话版理解就是大方向集权,具体执行时分权,谁提议谁负责,小团队 作战,失败了就打散团队,到下一个项目再重组团队。因为这种模式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市场竞争的优 胜劣汰原则,所以说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的进化史。

    反思团队管理,这种模式可不可借鉴,怎么借鉴?

    什么是自下而上现象?之前看到网上的一个评价比较贴切,就是说腾讯的很多如今看来是创世之 举的创意,当初都不是马化腾等领导人想到的,反而是来自于一线员工提出来的。比如微信最初是由 一个十来个人的小团队做出来,所以腾讯传这本书不是马化腾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现,更多的是可以看 到腾讯很多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的事迹,印象比较深刻的比如微信张小龙,最初不介意放弃高年薪到 腾讯“低就”坚信腾讯市值有前途的刘炽平,技术天才张志东,市场天才口才非常好的曾李青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团队?除了这些牛人本身技术过硬之外,可能也和腾讯管理哲学有关系。

  除了一些比较重大事关企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决策,马化腾几乎很少干扰团队成员的决定,内部赛马制 谁提出谁负责,给了员工非常大的自主权,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公司作为后盾又给了强大的支持,这 种管理模式比较像之前学过的一种管理理论:解三流的企业人管人,二流的企业制度管人,一流的企 业文化管人。

    如果自己是管理层,又会怎么管理团队?

    比如腾讯通过模仿、改进、创新的后发制人模式,颇受争议,“一直在模仿,从未创新”。在最开 始没有创意的时候,学习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去找最好的模仿,然后去改进创新,形成自己的东西。

    还有3Q大战赢了官司,输了人心。

    这些都需要细细品味,而且觉得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去思考,会有不同的收获。总之这本书很有 意思也很有深度,需细细品读,琢磨更多的精髓。

    第二,这本书作者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网上评论,他写的《激荡三十年》畅销十年销量200万册,以严肃的商业写作模式跻身畅销行列 作品《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书”之一,还著有《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 多部作品。他的新书《激荡十年》也已经出版销售,看了他的新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之前我们 也做了这个新书分享人,当时我以观众身份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如今在理解作者的更多信息之后, 忽然想重新阅读这本书,再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是一个企业家!两种职业身份竟然都做得如此成

   功,此人非常厉害,值得我辈读书人学习。而且他的自媒体是国内数一数二财经付费自媒体,里面内 容非常有深度,每天有空就要看一下他的公众号,提高自己的认知。

    第三,如果对腾讯重大事件发展顺序不熟悉的读者,建议网上了解结合书中内容来看,以免感觉 混乱,影响阅读感。

  

篇三:腾讯传读后感

  《腾讯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 书体会、读后感、美文摘抄、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 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after reading,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

  第1页共6页

   《腾讯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这两天又读完了《腾讯传》,和周鸿祎自传以及福布斯富豪榜上 马化腾的历年资产数字一起对比着看,妙趣横生。三者相映成趣,清 晰的展现了 90 年代初至今,中国大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状况。嗯, 也可以称为中国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最近一年突然火起来的一类自媒体,比如《向小田》、《饭统戴 老板》、《老道消息》等,非常喜欢写类似财经\互联网\房地产+大 历史类的文章。这类文章中各种为人津津乐道的素材,其实能在这类 传记中看到许多。

  《腾讯传》整本书很好看,内容详实,清晰完整的呈现出了腾讯 从创业之初的艰难探索,到通过移动梦网找到盈利,再到从 QQ 秀、 QQ 会员等初步找到多元化方式,乃至成为人人诟病的“狗日的腾讯”, 一直到今天的开放生态和微信。

  这本书值得互联网从业者,尤其是产品岗和管理岗的人自己去翻 一遍。

  趁着有时间,而且这个公众号拿到了原创功能,我写几个小点吧。

  一、关于程序员在 98 年的薪水问题。

  上一篇周鸿祎自传的读后感里,我调侃了周鸿祎 3 年时间,月薪 从 800 到 7000。然而马化腾也一样,95 年毕业参加工作,月薪 1000 元。98 年升职成为主管,月薪 8000 元。

  与周鸿祎不一样的是,马化腾在职场上业绩平平,也没有突出的

  第2页共6页

   闪光点,甚至于多年之后周围的同事只记得有个“小马”这个同事。

  即便如此,小马的月薪也 8000 元了,三年时间翻了 8 倍。

  小马哥的职场经历更符合一个普通人的情形,由此可以看出,两 点:

  1、程序员工资真是高,选对行业太重要了;

  2、周鸿祎在北大方正的后两年的确白瞎了,都混到事业部总经 理了,还拿着普通程序员的工资。

  二、腾讯的“基本盘” “基本盘”这个词单独拿出来,是因为两天前的微信公开课之后, 很多人都在谈“微信的基本盘已经稳了”。在腾讯传里,也确实提到 了类似的表达——“QQ 的基本盘已经稳了”。

  基本盘常常用来分析股票大盘和市值,当这个词用到某项业务或 者某个产品上时,尤其后面的定语还是“稳了”,简单一句话实则非 常霸气侧漏了。类似于“我不在乎我的朋友有没有钱,因为谁也没我 有钱”一样。

  这个词以后 PPT 上多用,有好处。

  三、不加 V 万万没想到的是,不加 V 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了腾讯传里。

  那时候的不加 V 还叫做木子美。之所以要单独写这一段,是我一 直以来觉得不加 V 是最真诚的作者,不刻意卖弄文字技巧,简单平实 的语言把情感问题分析得有逻辑有性情。

  腾讯传里出现不加 V 的上下文语境是这样。腾讯在决定做 QQ 空

  第3页共6页

   间前,真是中文互联网上博客时代大爆发的前夕,而博客时代大爆发 的标志性人物,就是不加 V 的博客。

  一个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一个时代发展,在一个时代 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种历史属性的荣誉感让短暂的人生显得更加耀 眼。可能博客也好,QQ 空间也好,也只不过时候一款生命周期不超 过十年的产品而已,说成“一个时代”有些夸大其词,客观的说,起 码是在一家伟大企业一款重要产品中留下了痕迹。

  四、直接收获 腾讯传中写了不少马化腾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其中 有一点是找到突破点,小步快跑,迅速突破。挺简单几句话,但其实 也是我 20XX 年血崩的根本吧。

  把这些血崩写下来,告别 20XX,也为自己用一年时间买来的教 训做个记录吧。

  整个 20XX 年我在一条新的赛道上,虽然不是啥万亿级的市场, 但总归是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的。竞争对手不多也不少,但相比之下 我找了个靠谱的东家,竞争对手还是比较偏传统行业的,总而言之机 会很大。我全年的计划差不多如下图所示:

  通过若干入口型产品来激活一个爆款产品,爆款产品之后有 48 个提供给用户复购的增值产品。产品逻辑非常清晰,在实际操作的过 程中,爆款产品用户评价不错,尤其是增值产品的复购率做的非常好, 几乎购买了爆款产品的用户,90%都会购买至少 1 个增值产品。

  基于此,销量迅速上升,同时在短时间里实现了项目的盈利。

  第4页共6页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爆款产品不够爆款,同时增值产品由于 种类繁多导致品质无法保障,出现了大量退货和投诉。

  整个项目组正经在做产品研发的就两个人,两个人 8 个月的时间 做了 48 个增值产品+1 个爆款,品质当然是得不到保障的。这也直接 导致了在这个赛道的竞争当中,我没有跑到前三名。换个方式,如果 两个人用 8 个月的时间合力去打磨这一个爆款产品,先从用户量上跑 到全国前三,第二年有了钱有了资源再去开发后续的 48 个增值产品 呢?可能我们都有精力去开发 480 个增值产品,并且第二年就能实现 高额的净利润。

  错失良机,现如今就只能坐在这里写公众号,同时看到昔日和我 爆款产品相似的竞争对手在市场中顽强的活了下来。

  最后,谈两个《腾讯传》的缺点吧。

  1、结构性的缺失,严重虎头蛇尾。吴晓波自称为了写这本书做 了 5 年调研。但这个调研光调研历史了,没调研腾讯的现在。3Q 大 战之后,以刘炽平为代表,腾讯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收购,尤其是在 游戏产业、支付、O2O 等多个渠道重金布局。

  作为读者,我关注的除了这些投资案例之外,更为关注的是爆发 这些投资布局的背后战略动机以及价值观。而这本书的最后部分,能 明显看到赶稿的痕迹,堆砌了一堆腾讯投资的新闻就草草结束了。

  而腾讯,此刻才刚刚开始成为真正伟大的公司。

  2、每章的开头,强行出现两段引文。一段引文是来自国外畅销 书,一段引文是来自腾讯高管的讲话。

  第5页共6页

   我深思了很久这些引文的意义,最终发现它只是要强行秀一波, 因而引起了我的不适。

  第6页共6页

  

篇四:腾讯传读后感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人文院 广告学 1307021 班 130702126

  NEVER STOP BELIEVING IN YOURSELF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目录 一、 自我分析

  1. 职业兴趣 2. 职业能力 3. 个人特质 4. 职业价值观 二、 环境分析 1. 家庭环境 2. 学校环境 3. 社会环境 4. 职业环境 三、 职业分析 1. 职业目标 2. 职业发展策略 3. 职业发展路径 4. 具体方法 四、 计划实施 1. 大学基建的学习计划 2. 毕业三年后的计划 3. 毕业五年后的计划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自我分析 职业兴趣

  广告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所涉及的绘画设 计、摄影以及文案策划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尤其是自己也对 涉及一些富有创意的图案作品有很大的兴趣。对于电脑操 作,Photoshap.corelDRAW 等学习的软件也很感兴趣。因而 广告专业对我来说,其实是很符合自身爱好的一个专业。

  职业能力 具备

  1) 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较强 2) 工作努力,尊重他人,待人真诚,能够与他人保持

  友善的关系 3) 有耐心,有毅力,对工作具有很大的热情 4) 有一定的文字写作、修改能 欠缺 1) 社交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人沟通 2) 对于广告行业相关发展情况了解较少,专业素养不

  够 3) 知识综合性差,积累较少,无法适应工作内容的纷

  繁复杂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个人特点 1) 具有想像力,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且具有一的文字功

  底 2) 性格沉稳、安静,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交际能力弱 3) 喜欢动手创作,爱好设计

  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 1) 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不断的追求美的东西,得到

  美感的享受 2) 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步

  调想法做事,不受别人的干扰 3) 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

  一起可以感到愉快、自然 4) 通过工作能够过的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

  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比较富足

  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

  我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里,家里有五口人,爸爸 是运输司机,妈妈又在家中待业,姐姐刚刚大学毕业,面临 着就业难的问题,弟弟又上高中,而我也在读大学,家中的 重担都落在了爸爸身上。所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必须 的好好学习,而且我知道自己家里没有殷实的背景,在找工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作等各个方面来说只能靠自己,更何况俗话说“靠天靠地靠 父母,不如靠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也应该自食其力, 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学校环境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学为主的学校,优势专业主要 集中在林学方面。而广告这类文科专业在师资和知名度等方 面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都相对较弱,但有关广告专业的硬 件设施相对较好,数字传媒实验中心配置极高,被 江 苏 省 广 告 协 会 授 予 国 家 广 告 审 查 员 培 训 考 试 机 构 ,对 我 们 学 习 广告学专业具有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我校整体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 90%以上, 在江苏省教育厅各年度公布的“江苏省内高校本、专科毕业 生就业率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我们广告专业看起来也 挺高的,但是就业层次较低,情况不容乐观。而且,由于我 校广告学专业还属于一个新兴学科,专业培养能力还稍显不 足,在广告界的认可度还比较弱,所以从我校毕业的广告学 专业的学生直接就业的话还存在学历认可方面的难度。

  社会环境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转 变的考验。劳动力密集型经济模式也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 台,要想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模式。而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我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国人口总量多,劳动力丰富,但整体劳动素质较低不符合, 市场需求。我国大学生人数多,但其职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表 现较差,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因而我们要不断 提高自身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实现自身价值。且中国宏观 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会制约就业。由此如何认清当前的经济形 势和及时做出正确的对策就成为我们大学生必须面对的话 题。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更何况南京高 校林立,人才众多,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就越大了。

  职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有很大的发展,且其仍然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现在我国设立广告专业的高等院校还 很有限,有相当教学水平的学校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广告人 才要达到饱和,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也就在一定程度 上扩大了目前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可能性。广告业整体宏 观环境是乐观的,但是在广告业界竞争特别激烈,所以真正 优秀的广告人也是屈指可数的,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广告专 业人士也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

  现在广告行业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车体、 车内、展位、户外、DM 刊等都有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被各 商家所看好,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如果在这一行业做得久了,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对自身是一个相当大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个人发展,对以后 从事其他行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广告目前来看,是个朝阳产 业。而且只会越发展越好,所以我打算从事同有关广告业方 面的职业。

  职业分析 职业目标

  我想从事充分施展自己的本领例如室内装饰专家、摄影 师漫画家等与广告专业相近的职业。这也确实是符合自己兴 趣的职业,也许业余的吧,但是还是想写出来。

  而真正的目标 长期 在学校期间学好各项专业技能知识,毕业后当

  平面策划人员、广告设计或广告文案制作等与广告专业有关 的工作,进入一家4A 公司,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

  短期 大学期间 掌握好专业技能 学好专业基本知识 掌握所学各类软件的使用 学好英语

  职业发展战略 提高自身求职实力的策略: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 实力;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实力。

  提高自身求职适应力的策略:自我展示策略;注重关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系策略。

  职业发展路径及具体方法

  首先,在学习方面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知识。我反对一 些认为大学学习没有用的看法,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如何也是 反映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且不说到社会上找工作是 这将会是一项恒重要的指标,其实本身在学习的过程中专业 素养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专业内涵其实就是这样慢慢培 养出来的。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也可以到其他学校如南 大去听听那的老师教课,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内 涵。

  其次,要培养一定的专业技能。就我而言,以后在广告 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创意总监,现如今就必须多多练 习,参加一些广告比赛,要多多积累自己应用经验。此外还 可以多多关注一些社会上的广告类的论坛等,多多聆听专业 人士的教导。

  再次,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多参加学校活动,如 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培养多方面兴趣,发现爱你自己的 优缺点,扬长避短;学会合作,沟通。

  第四,选修或辅修一些艺术专业 第五,关注最新消息 第六,加强社会实践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计划实施 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

  大一 初步了解广告专业,提高沟通能力,掌握所学知识,学好

  素描和色彩,自己参加 Photoshap.corelDRAW 软件班的学 习。

  学好英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二

  学好专业软件的使用,积极参加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比赛, 获取经验,并争取获奖

  学好英语,顺利通过四级考试 学好 VFP,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 大三 提高求职技能,搜集用人单位信息 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大四 做好工作申请及争取成功就业 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 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 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 人单位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尽可能

  青春一路向北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地在准备较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演练。

  毕业三年后的计划 五年计划

  对于毕业这么久,我会从一个小职员做起,不断努力, 争取职位上升,在事业上有新的突破。

  对于这些计划,或许和未来完全不同,未来我们谁也说 不准,但我相信有规划的未来更让人有前进的动力。

  青春一路向北

  11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青春一路向北

  12

   即使身在生活,也要做你理想的卧底

  青春一路向北

  13

  

篇五:腾讯传读后感

  腾讯传读后感 2000 字

  初识腾讯,是在 2002 的时候来深圳的叔叔婶婶家玩, 发现深圳这边流行一种叫 OICQ 的东西。出于好奇,便申请 了一个账号,这个可爱的企鹅,从此竟然陪伴了我一直到现 在。工作之后,因为在深圳(腾讯总部),也有幸对腾讯有 了更多了解。曾经去腾旭面试过,去腾讯参观过。可以说, 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腾讯,每天你都会花至少一个小时 在腾讯相关的产品上。每天我需要在微信上完成与同事,亲 人,朋友的沟通,在 QQ 上与同事传发文件,在微信读书上 打发自己的碎片时间。可是对于腾讯这个企业,我却是陌生 的,阅读完此书,才让我第一次进入了腾讯的世界:

  1、领导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 和精神支柱。他是这个企业的掌舵者。犹如伟大的企业都有 一位伟大的掌门人。诸如苹果的乔布斯,华为的任正非,阿 里巴巴的马云。但是腾讯这位掌门人却非常独特,他低调且 神秘,但是他身后的腾讯帝国,却是无比的强大和富裕。马 化腾是潮汕人,有着潮汕人特有的敢闯敢干和低调务实的精 神,外表文静,内心却刚毅和柔软。大学就读于深圳大学, 这所当时并不出名的大学。他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白手起

   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商业帝国,也体现出马化腾骨 子里的狠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志。马化腾的个人魅 力,对于腾讯而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产品至上的原则, 极简主义的用户思维,以及对于互联网的洞察和把握,是常 人不可企及的。他的性格中既坚持原则,又有像水一样的性 格,能够变通和捉摸不透。喜欢天文的马化腾,低调谦和, 像看待宇宙一样看待这个世界。

  2、创业期(1998-2004),腾讯是马化腾和几个同学包 括张志东,曾李青等人一起创建的。创立之初只有 5 个人。

  在深圳华强北的赛格广场租了一个写字楼。把早期靠制作传 呼机接入业务起家。通过中国移动梦网业务赚取了企业的第 一桐金。通过 QQ 秀等创新,把 QQ 不断推向市场,迅速抢占 市场,并在 2004 年 6 月 16 日在香港上市成功。从创立到上 市,这是腾讯的第一个辉煌的时期,中间有波折,有挑战。

  企业也曾多次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腾讯是幸运的,抓住了 市场的救命稻草,最终上市成功。但此时,腾讯的发展前进 还是不够清晰的。未来的挑战依旧重重。

  3、发展期(2005-2009),腾讯将发展战略调整为:

  定位成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在这个战略的发展道路上,腾 讯遭遇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第一个对手就是国际软件大 鳄,微软。腾讯 QQ 与微软 MSN 于 2005 年开始正面交锋,开

   始 MSN 在母公司微软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迅速抢占了 即时通讯的市场用户份额。并且联合新浪,雅虎等巨头对腾 讯进行攻击。这个时候,马化腾坚持 QQ 免费的原则,顶住 对手一轮又一轮强悍的攻击,最终实现大逆转,把 MSN 赶出 了中国。这既是腾讯的胜利,也是中国互联网的胜利。在这 个时期,阿里巴巴,当当,百度等同行也用几乎同样的方式 (免费),击溃了 EBAY,亚马逊,谷歌等国际巨头。这个时 期,腾讯也向游戏进军,开启了腾讯现金流的大门,在广告 收入了,也完成了社交平台的广告逆袭。腾讯的社交模式有 别于 FACEBOOK,却开辟出了中国市场的社交和盈利的新模 式。这种模式领先于世界。

  4、成熟期:(2010-2016):马化腾的产品哲学,模仿 与跟进,利用强大的用户运营能力和技术和资金支持。对市 场上现有的产品进行跟进和超越。这个过程中,行业内其他 企业的市场空间被腾讯蚕食。注明的“3Q”大战,腾讯与 360 公司就 QQ 与 360 是否兼容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马 化腾和周鸿祎这两位老对手打的难解难分,围绕着用户体验 和用户安全,两家公司对付公堂。最后以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结束。这场战役,是这个时间中国互联网的缩影,腾讯一时 成为全行业公敌。以及后来行业分化成腾讯系与阿里系的对 抗,都无不表明这个行业竞争的惨烈。经过 3Q 大战,腾讯

   也悄悄完成了自我的转变,开始向大生态,互联网加泛娱乐 方向发展。更多开源和扶持中小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项目。

  完成对自己产品和经营理念的改变。微信的出现,让腾讯拿 到了移动互联网这趟列车的“站台票”。马化腾如水的性格 在这个时候,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够不断吸收各方的优 点和优势。把这些改变注入腾讯和腾讯的产品。微信的研发, 体现了腾讯管理的智慧。微信出现的同期,雷军的团队率先 推出了米聊。而米聊出现后一个月,张小龙团队的微信横空 出世,迅速快速抢占市场,一举击溃米聊和新浪微博,一举 奠定了腾讯的移动互联网江湖地主地位。其实在腾讯内部, 有至少 3 个团队在开发微信类似产品,内部的竞争机制,也 催发和促进了产品研发的速度和效率。张小龙,这个从做邮 箱起家的人才,在成名之后一直默默无闻。马化腾给了他足 够的耐心和权力,让他自由的带着团队在广州发展,终于收 货了奇效。也是马化腾管理哲学的良好体现。不拘一格的使 用和管理人才。

  《腾讯传》的作者吴晓波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 展示了腾讯和互联网这样一类阳光下的新兴公司的发展和 成长道路,这有别于传统的企业的发展。看上去有些荒诞, 但是却是真实的存在。在国家的大政策的扶持和互联网的红 利下,腾讯这样的企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企业价值和社会

   价值。企业家和企业值得尊敬也值得研究学习。

  

篇六:腾讯传读后感

  腾讯传读后感 3000 字

  顾强 吴晓波写《腾讯传》从 201X 年开始着手,2018 年截稿,前后用 了 5 年时间,走访了腾讯 60 多位各级管理者。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 裂变中的互联网经济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由此造成了观察 和定义的困难。这如同没有一个摄影师、画家或者记者,可以准确的 描述乃至定格一座正在喷发中的火山。

  因此,吴晓波放弃了“宏大叙事”和“原理架构”,而把更多的精 力专注于企鹅帝国发展过程中细节的挖掘和铺陈上。

  由于每个人经历不同,看完一本书所能得到的共鸣和感悟也不尽 相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完《腾讯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大学与创业 大学时代的经历对个人以后的发展影响都会比较大。马化腾在大 学里面就自己钻研 C 语言和 DOS 下的图形化编程,是大学机房里面的 “捣蛋”高手,经常用程序把电脑锁死,霸占电脑。

  马化腾班主任说,每次她巡视宿舍,马化腾和张志东都在看书或 者操作电脑,而其他同学由于没有电脑,都在闲聊或者做其他事情。

  正是这些积累,马化腾大四实习的时候就实现了一个图形化界面 的股票分析系统,并以 5 万元的价格卖给实习的公司。1993 年,5 万 元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 3 年的工资,还是相当可观的。

  联想到我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是 1995 年上的大学,我们有 5 个同 学组建了一个计算机兴趣学习小组,对于学生来说,当时电脑还是很 贵,好在南京珠江路有电脑租赁业务,于是我们就用租的方式,搞来 几台 586 电脑。也正是大学的这个经历,我毕业后选择了程序员职业。

   腾讯 5 个创始人中,4 个(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 都是高中同学。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加上能力上的互补是很容易一 起来创业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瞎想,我们当时兴趣小组的 5 个人,性格 和能力也是互补的,如果有人提议一起创业,或许还真能作出点改变 世界的大事,哈哈。今年上半年在一个公司内部培训中,讲师要我们 现场给最想感谢的人发一个短信,我当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带我们兴 趣小组的黄水清教授。借写这篇文章的机会,我想再次对黄老师表示 感谢。好的老师、好的同学是终身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创业的起点一定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或许是大学时候做的一个系 统,也或许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对一个行业的沉淀。

  1998 年马化腾找张志东提议创业,要做一个“无线网络寻呼系 统”,正是基于他在寻呼行业的积累和洞见。当然,真正开始创业后, 最终的发展方向可能跟计划相差甚远,重要的时候先找到一个发力点, 开始做起来。1998 年寻呼机市场,确实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想到没 过几年,这个市场就彻底的消失了。开发 OICQ(后来改名 QQ)只是腾讯 开始创业后的一个副产品,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腾讯日后会基于 QQ 建立了这么庞大的企鹅帝国。

  二、业务增长与能力成长 OICQ 刚发布上线的时候,非常受欢迎,系统设计容量很快就不能 满足要求。

  创业公司没钱,不能像财大气粗的电信服务商那样,可以通过堆 服务器来解决应用性能欠佳的问题。因此,需要程序员从应用、服务 器角度尽最大努力来优化、调整。

  因此,开始几年 QQ 运行经常告急,负责后端开发的徐刚武,就在

   离公司只有 400 米的地方租了房子,有问题可以立即赶到公司去处理, 一住就是好几年。

  另外一个程序员李海翔回忆说:

  “有好几年,我们都不敢去游泳,生怕在那个时候收到故障消息。” 曾担任支付宝资深 DBA 的冯大辉先生分享,在支付宝上线之初, 他们是直接睡在公司,有问题爬起来就处理。

  正是这样炼狱般的磨砺,让腾讯或者阿里的技术人员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独特的核心能力。

  联想到我自己的经历,在公司上线一个核心业务系统的时候,在 现场每天写程序到凌晨 3、4 点。事后总结,这段时间也是自己成长最 快的阶段。

  随着业务的增长,很多时候会出现系统容量与业务发展不匹配的 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一面救火,一面考虑系统架构优化。对于程序 员来说,这个时候往往接近崩溃的边缘,会时常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撑 得下去。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个人成长最好的时候,可能有些人一辈 子都遇不到这样的机会,如果你碰到了就好好珍惜吧,哈哈! 三、微创新与用户体验 腾讯从一开始就饱受质疑:模仿而不创新。其实,刚开始的时候, 中国互联网产品,都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的创新,大多是学习和模仿 美国同类产品。在模仿的同时,如果能够结合中国的实际应用场景, 进行局部的微创新,可能就能获得很大的成功。

  说一下 OICQ 对 ICQ 的几点微创新:

  在 1998 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电脑已经很普及了,ICQ 用户信息 和好友列表设计在客户端,美国网民并没有觉得不妥。当时中国网民 主要还是通过网吧来上网,需要频繁的切换电脑,如果好友列表放在

   客户端,会非常不方便。因此,腾讯把用户信息和好友列表都搬到了 服务器,避免了用户信息和好友名单丢失的烦恼。张志东日后回忆说:

  这个技术难度其实是不大的,关键是我们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事情 来看待,适应了当时中国的上网环境。

  1998 年,中国大部分用户还是通过电话拨号上网,网络速度非常 慢。美国的 ICQ 体积有 3M 多,下载需要几十分钟时间。

  考虑到中国的网络环境,腾讯 OICQ 的第一个内部版本只有 220K, 小到连马化腾都不相信,以为运行依赖的动态链接库没有打包进去。

  用户下载只需要 5 分钟,这就大大降低了用户下载尝鲜的压力。

  另外一个微创新,OICQ 采用了 UDP 协议,而没有 TCP 协议,虽然 技术上实现难度加大了,但是大大节省了服务器资源开销,使得单台 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的客户端。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从用户体验出发,一定能够找到代 价很小,但对用户很有价值的微创新。

  举一个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曾经负责的业务系统有一个模块运 行很慢,用户敲回车后,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超过 1 分钟)才能进 入一步。分析后发现是由于后台查询语句使用了两个以上大表关联所 致。经过优化,速度提升超过了 100 倍。这个优化技术代价很小,甚 至都算不上微创新,但是对于实际操作的用户,带来的价值却很大。

  四、吃自己的狗粮 洪波(keso)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写了一篇题为要不要吃自己的狗 粮?的文章。对吃自己的狗粮做了如下定义:

  英语世界有句俚语:“Eating your own dog food.”汉译为“吃 你自己的狗粮”。后来这句话被 IT 行业采用,表示对使用自家产品的 强调。

   一个公司的基因跟创世人的基因有很大关联。马化腾自陈是“一 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用以推动迭代进化的办法,就是亲自参与几乎所 有产品的研发,然后用邮件的方式下,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吴晓波 曾请教马化腾:“那么多的产品,你是怎么做到了如指掌的?”。马化 腾回答主要集中在 3 点

  自己用产品。发现产品的不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天用你的产 品。我们的领导不仅仅要安排下面的人去做,而且一定要自己做,这 些不难,关键是要坚持,心理一定想着‘这个周末不试,肯定会出事’, 直到一个产品基本成型。

  潜水收集用户反馈。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主动出击,哪怕再小 的问题,解决了也是一件大事。

  主动监控:比如产品运行慢,用户不知道具体原因,就是感觉慢。

  这个时候需要利用监控工具,收集运营数据,主动优化。

  在马化腾的推动下,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 法则”,产品 经理每个月必须做到 10 个用户调查,关注 100 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 1000 个用户体验。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个产品或者系统的负责人,如果自己高高 在上,不亲自使用自己的产品,有时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张小龙 2006 年受命重建 QQ 邮箱的时候,开始没有参与产品的设计,导致第一版出 来的系统用户体验很差。用他自己的话说

  “并入腾讯的前两年,我觉得自己应该当个管理者,产品的事情 就让设计团队人去做就行了。说老实话,我个人没有太关注它的体验, 几乎很少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结果出了大问题。”

  2006 年 10 月张小龙重回一线,亲自把关 QQ 邮箱的每个功能体验, 很快扭转局面,QQ 邮箱获得了空前成功。后来微信的研发,也沿袭了

   QQ 邮箱的成功经验。

  作为一位产品经理、程序员,我们所研发的产品就像我们自己的

  孩子,如果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多使用自己的产品,多观察,多思 考,小步快跑的快速迭代,一段时间后,我们产品的口碑就会建立起 来。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主要想把自己阅读完《腾讯传》的一些心 得体会梳理一下,如果这些文字对你也能有所启发,那是最开心的事 情了。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