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6篇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6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15 08:40:10 推荐访问: 分级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6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五条各厂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6篇,供大家参考。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6篇

篇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五条各厂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生产自主组织开展的,对生产、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本制度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各厂矿)。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公司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安全监察部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第五条各厂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

  1

  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各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区队(车间)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第六条各厂矿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第七条各厂矿在生产系统、装备的投运、移交、运行、停运或重启时,应由单位分管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职能部门组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一)停运或重启是指下列几种情况:1.煤矿的工作面、巷道封闭或启封;2.车间、生产线、重要生产设备、装置的停运或重启;3.地面生产单位的事故停车、停产、停工和重新开车。

  2

  (二)系统、装备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新系统、新装备投运的评估内容应包括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安全设施、安全防护、检测检验、规程措施、技术和人员条件、应急设施和预案等;2.系统、装备移交评估的内容应包括使用环境、运转情况、安全设施、安全措施、接收单位技术能力等;3.系统、装备正常运行的评估内容应包括运行状况、安全保护和安全防护设施等;4.系统、装备停运或重启的评估内容应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运行系统的影响、安全隔离措施,技术、措施以及人员准备,启(停)用后安全管理等。第八条区队(车间)现场开工条件风险辨识。连续生产作业的现场每班开工前,由区队(车间)跟班或值班领导、安监员(安全员)、班组长对作业现场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和工程质量等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估。第九条班组重点工序评估。各作业班组在组织生产、施工、设备安装、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由安全负责人组织对重点工序涉及的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工程质量、人员和安全措施等情况进行安全评估。第十条岗位评估。作业人员每班上岗前,对自身上岗条件和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评估。

  3

  第十一条检维修、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评估。检维修作业、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材料和工具准备,设备和工器具完好,作业环境,电源、高温、高压源等危险能量源以及有毒有害物质隔离,重物失稳防控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作业完毕试运转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质量,材料、工器具回收和人员撤离,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以及采取的安保措施(如短路线、电气接地等)恢复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第十二条特殊施工作业评估。特殊施工作业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等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程序步骤、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特殊施工作业主要指下列内容:1.涉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易发生泄露、中毒、爆炸危险的作业;2.特大重物起吊或井筒内等特殊地点重物起吊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区动火作业等特殊条件作业;3.重要设备安装、撤除、改造、维修等特殊作业;4.其他复杂、特殊施工作业。第十三条异常状况评估。正常生产(运行)的系统(装置)在生产

  4

  工序、工作流程、技术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设施、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时,应由专业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安全可靠性重新评估。第十四条工程项目评估。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各厂矿应分别在项目立项、现场开工、建设施工、试车试产等各阶段组织安全风险评估。1.项目立项时,应对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工艺成熟程度、工艺危险因素和控制难度、现有控制防范措施、管理主体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2.项目开工前,应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所需工器具和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开工安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3.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危险因素分析排查、安全隐患治理是否按规定执行等情况进行动态安全评估。4.项目试车试产前,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照建设项目“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施工质量、查未完工项目;定流程、定方案措施、定操作人员、定时间。)、“三查、三确认、一许可”(查设计漏项、工程质量、现场隐患,对安全设施装置、试生产人员资格、试生产方案检查确认,确认符合试

  5

  生产条件后发放试生产安全许可证)要求,对系统、设备、设施施工质量,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试车试产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人员、物资、外部环境等情况是否具备试车试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试车试产过程中,涉及安全的工艺、参数、控制等需要变更时,必须重新评估。第十五条“四新”试验评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应对其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员技术能力等是否具备安全试验或推广应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第十六条其他评估。1.设备、物资购置及出入库。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物资购置前,要对设备、物资是否适应本单位安全生产要求进行安全、技术选型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设备、物资入库前,应对其完好情况、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等进行评估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入库。材料、配件、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等出库投入运行前,使用单位(人员)应对其完好情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运行。2.作业人员。新招聘和长期(一年)中断作业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职业禁忌情况、岗位所需技术业务知识和技能、规程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掌握情况等是否具备上岗资格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各厂矿应利用班前会、入井检身等环节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

  6

  精神状态、是否饮酒、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器具配备等状况进行动态评估。3.重大灾害。各厂矿应定期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及已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第四章方法及要求第十七条各厂矿要按照系统、场所、设备设施、作业类型等不同类别,结合专业、岗位特点和评估内容复杂、重要程度,按照“科学、实用、简明、高效”的原则,合理选择安全风险评估的方式、方法(《常用评估方式方法》见附件2)。简单系统、车间、班组、工序、检维修和岗位作业可采用安全评估表法,非煤生产系统、工艺装置可选择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煤矿复杂生产系统、“四新”试验、工程项目等可选择集体检查分析或专家综合评估法,车间、班组应选择“三位一体”评估法,岗位应选择“五步”评估法。第十八条安全评估表制作要结合安全管理经验和生产实际,尽可能完整列举危险危害因素,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分成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种类型,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重大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较大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系统性能或损坏的。一般风险: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7

  低风险: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的。第十九条采用评估表评估时,要逐项检查确认,评估人员签署评估结论和姓名,并牌板公示或告知作业人员评估情况。第二十条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集体检查分析或专家综合评估方式评估时,必须编写评估报告书,明确评估内容、范围、条件、环境、结论、建议等内容,参与评估人员签名。评估报告书必须报上一级业务管理机构审查,不得直接按照评估报告结论进行生产作业。第二十一条岗位评估采用评估表方法时,可以采用评估卡片或评估活页表,必须将涉及到的班组、工序和本岗位的评估结论和要求记入记录中,被通知岗位整改作业的必须经班组长签名复查确认。第二十二条各厂矿对现场评估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汇报、处置程序。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或停止运行,发出预警,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并报告上一级管理部门和单位值班人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评估;存在中等可控风险的,必须通知岗位人员,同时明确整改措施、落实复查验收责任;存在可控风险的,采取预防性措施直接“手指口述”进行作业。第二十三条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应遵循消除、减弱、隔离、联锁、警示、个体防护的先后顺序原则,优先考虑和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

  8

  第二十四条各级评估得出的结论及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能现场公示的应在明显位置予以公示,不能公示的应及时告知相关人员。第二十五条各类评估报告、评估表、检查记录等资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上级规定制度要求。第二十六条确定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和编制规程措施时,应充分听取基层单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作业方法的可操作性、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防范控制措施的针对性。第二十七条各厂矿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管理程序、方式方法、监控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上级新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第二十八条各厂矿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档案,各类评估报告、安全评估表以及检查记录等文字资料,应做到谁评估、谁签字、谁负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存期限,存档备查。第二十九条各厂矿应每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教育培训。第五章检查考核第三十条各厂矿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考核奖惩机制,对各级安全风险评估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查督导,定期检查考核。第三十一条公司每季度对各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标准见附件1)。平均得分低于90分的定为不合格单位,对各单位按照公司《安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

  9

  考核兑现。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年月日起实施。第三十三条本规定解释权属公司。附件1:安全风险评估检查考核评分标准附件2: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一、定性评估法。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10

  二、专家评估法。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1.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2.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11

  3.定义关键词表,按关键词,逐一分析每个单元可能产生的偏差。4.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后果。5.制定对策。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产及工艺作业线、化工工艺装置等评估。四、预先危险分析(PHA)法。是在危险物质和装置设计、施工和生产前,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本方法主要步骤:1.危害辨识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等方法,查找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2.确定可能事故类型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3.针对已确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按危害等级排定次序,以便按计划处理。5.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本方法适用于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触新的物料、设备和设施的危险性评估。五、故障假设分析法(WI)。是由熟悉工艺的人员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通过提问(故障假设)的方式来发现可

  12

  能的潜在的事故隐患(实际上是假想系统中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找出促成事故的潜在因素,在最坏的条件下,这些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的分析评估法。本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的评估。六、“五步”评估法。是作业人员按照“停、想、评、定、做”五个步骤,对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和自身上岗条件进行安全评估的方法。本方法中的“停”即停止作业,实施评估;“想”即辨识、排查危险危害因素;“评”即评估危险程度,及时汇报;“定”即制定安全措施,消除或管控危险;“做”即按照规程、措施和“手指口述”进行作业。本方法适用于各岗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的安全评估。七、“三位一体”评估法。是区队(车间)的跟班人员(值班人员)、班组长、安监员(安全员)三人进行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评估的方法。煤矿单位一般由跟班区队长、安监员、班组长负责,地面各厂矿由本单位规定的人员负责,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对作业现场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和工程质量等逐项进行评估。本方法适用于岗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的评估。

  13

  

篇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生产自主组织开展的,对生产、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本制度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各厂矿)。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公司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安全监察部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第五条各厂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

  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各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区队(车间)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第六条各厂矿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第七条各厂矿在生产系统、装备的投运、移交、运行、停运或重启时,应由单位分管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职能部门组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一)停运或重启是指下列几种情况:1。煤矿的工作面、巷道封闭或启封;2。车间、生产线、重要生产设备、装置的停运或重启;3。地面生产单位的事故停车、停产、停工和重新开车。

  (二)系统、装备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新系统、新装备投运的评估内容应包括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安全设施、安全防护、检测检验、规程措施、技术和人员条件、应急设施和预案等;2.系统、装备移交评估的内容应包括使用环境、运转情况、安全设施、安全措施、接收单位技术能力等;3。系统、装备正常运行的评估内容应包括运行状况、安全保护和安全防护设施等;4。系统、装备停运或重启的评估内容应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运行系统的影响、安全隔离措施,技术、措施以及人员准备,启(停)用后安全管理等.第八条区队(车间)现场开工条件风险辨识。连续生产作业的现场每班开工前,由区队(车间)跟班或值班领导、安监员(安全员)、班组长对作业现场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和工程质量等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估.第九条班组重点工序评估.各作业班组在组织生产、施工、设备安装、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由安全负责人组织对重点工序涉及的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工程质量、人员和安全措施等情况进行安全评估。第十条岗位评估。作业人员每班上岗前,对自身上岗条件和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评估。

  第十一条检维修、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评估。检维修作业、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材料和工具准备,设备和工器具完好,作业环境,电源、高温、高压源等危险能量源以及有毒有害物质隔离,重物失稳防控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作业完毕试运转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质量,材料、工器具回收和人员撤离,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以及采取的安保措施(如短路线、电气接地等)恢复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第十二条特殊施工作业评估。特殊施工作业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等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程序步骤、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特殊施工作业主要指下列内容:1.涉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易发生泄露、中毒、爆炸危险的作业;2.特大重物起吊或井筒内等特殊地点重物起吊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区动火作业等特殊条件作业;3。重要设备安装、撤除、改造、维修等特殊作业;4。其他复杂、特殊施工作业。第十三条异常状况评估。正常生产(运行)的系统(装置)在

  生产工序、工作流程、技术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设施、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时,应由专业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安全可靠性重新评估。第十四条工程项目评估。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各厂矿应分别在项目立项、现场开工、建设施工、试车试产等各阶段组织安全风险评估。1。项目立项时,应对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工艺成熟程度、工艺危险因素和控制难度、现有控制防范措施、管理主体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2。项目开工前,应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所需工器具和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开工安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3。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危险因素分析排查、安全隐患治理是否按规定执行等情况进行动态安全评估。4。项目试车试产前,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照建设项目“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施工质量、查未完工项目;定流程、定方案措施、定操作人员、定时间。)、“三查、三确认、一许可"(查设计漏项、工程质量、现场隐患,对安全设施

  装置、试生产人员资格、试生产方案检查确认,确认符合试生产条件后发放试生产安全许可证)要求,对系统、设备、设施施工质量,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试车试产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人员、物资、外部环境等情况是否具备试车试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试车试产过程中,涉及安全的工艺、参数、控制等需要变更时,必须重新评估。第十五条“四新”试验评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应对其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员技术能力等是否具备安全试验或推广应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第十六条其他评估。1。设备、物资购置及出入库。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物资购置前,要对设备、物资是否适应本单位安全生产要求进行安全、技术选型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设备、物资入库前,应对其完好情况、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等进行评估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入库。材料、配件、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等出库投入运行前,使用单位(人员)应对其完好情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运行.2。作业人员。新招聘和长期(一年)中断作业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职业禁忌情况、岗位所需技术业务知识和技能、规程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掌握情况等是否具备上岗资格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各厂矿应利用班前会、入井检身等环节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精神状态、是否饮酒、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器具配备等状况进行动态评估。3.重大灾害。各厂矿应定期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及已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第四章方法及要求第十七条各厂矿要按照系统、场所、设备设施、作业类型等不同类别,结合专业、岗位特点和评估内容复杂、重要程度,按照“科学、实用、简明、高效”的原则,合理选择安全风险评估的方式、方法(《常用评估方式方法》见附件2)。简单系统、车间、班组、工序、检维修和岗位作业可采用安全评估表法,非煤生产系统、工艺装置可选择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煤矿复杂生产系统、“四新”试验、工程项目等可选择集体检查分析或专家综合评估法,车间、班组应选择“三位一体”评估法,岗位应选择“五步”评估法.第十八条安全评估表制作要结合安全管理经验和生产实际,尽可能完整列举危险危害因素,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分成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种类型,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重大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较大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系统性能或损坏的.一般风险: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系统性能或损坏

  的.低风险: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的。第十九条采用评估表评估时,要逐项检查确认,评估人员签署评估结论和姓名,并牌板公示或告知作业人员评估情况。第二十条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集体检查分析或专家综合评估方式评估时,必须编写评估报告书,明确评估内容、范围、条件、环境、结论、建议等内容,参与评估人员签名。评估报告书必须报上一级业务管理机构审查,不得直接按照评估报告结论进行生产作业。第二十一条岗位评估采用评估表方法时,可以采用评估卡片或评估活页表,必须将涉及到的班组、工序和本岗位的评估结论和要求记入记录中,被通知岗位整改作业的必须经班组长签名复查确认.第二十二条各厂矿对现场评估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汇报、处置程序。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或停止运行,发出预警,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并报告上一级管理部门和单位值班人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评估;存在中等可控风险的,必须通知岗位人员,同时明确整改措施、落实复查验收责任;存在可控风险的,采取预防性措施直接“手指口述"进行作业。第二十三条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应遵循消除、减弱、隔离、联锁、警示、个体防护的先后顺序原则,优先考虑和采取可靠

  的控制措施.第二十四条各级评估得出的结论及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能现场公示的应在明显位置予以公示,不能公示的应及时告知相关人员。第二十五条各类评估报告、评估表、检查记录等资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上级规定制度要求.第二十六条确定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和编制规程措施时,应充分听取基层单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作业方法的可操作性、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防范控制措施的针对性。第二十七条各厂矿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管理程序、方式方法、监控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上级新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第二十八条各厂矿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档案,各类评估报告、安全评估表以及检查记录等文字资料,应做到谁评估、谁签字、谁负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存期限,存档备查。第二十九条各厂矿应每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教育培训。第五章检查考核第三十条各厂矿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考核奖惩机制,对各级安全风险评估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查督导,定期检查考核。第三十一条公司每季度对各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标准见附件1)。平均得分低于90分的定

  为不合格单位,对各单位按照公司《安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年月日起实施.第三十三条本规定解释权属公司.附件1:安全风险评估检查考核评分标准附件2: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一、定性评估法.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

  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二、专家评估法.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1。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2。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3.定义关键词表,按关键词,逐一分析每个单元可能产生的偏差。4。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后果。5.制定对策。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产及工艺作业线、化工工艺装置等评估.四、预先危险分析(PHA)法。是在危险物质和装置设计、施工和生产前,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本方法主要步骤:1.危害辨识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等方法,查找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2。确定可能事故类型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3。针对已确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按危害等级排定次序,以便按计划处理。5.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本方法适用于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触新的物料、设备和设施的危险性评估。五、故障假设分析法(WI).是由熟悉工艺的人员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通过提问(故障假设)的方式来发现可能

  的潜在的事故隐患(实际上是假想系统中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找出促成事故的潜在因素,在最坏的条件下,这些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的分析评估法.本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的评估.六、“五步”评估法。是作业人员按照“停、想、评、定、做”五个步骤,对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和自身上岗条件进行安全评估的方法。本方法中的“停”即停止作业,实施评估;“想"即辨识、排查危险危害因素;“评”即评估危险程度,及时汇报;“定”即制定安全措施,消除或管控危险;“做"即按照规程、措施和“手指口述"进行作业.本方法适用于各岗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的安全评估。七、“三位一体”评估法。是区队(车间)的跟班人员(值班人员)、班组长、安监员(安全员)三人进行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评估的方法.煤矿单位一般由跟班区队长、安监员、班组长负责,地面各厂矿由本单位规定的人员负责,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对作业现场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和工程质量等逐项进行评估。本方法适用于岗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的评估。

  

篇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为全面准确地辨识风险点与危险源,科学地评价其安全风险,为策划

  风险的控制措施提供方法依据,实现风险分级管控,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X公司所有车间/科室。3、编制依据3.1《中华人名共与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与国劳动法》3.3《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3.4《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病防治法》3.5《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3.6《山东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单位》3.7《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3.8《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代码》3.9《企业伤亡事故分类》3.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1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通则》3.12《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13《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14《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4、术语与定义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与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4.2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与区域,以与在设施、部位、场所与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4.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与(或)健康损害与(或)财产损失

  第1页

  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与管理因素四类)4.5风险点: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与(或)健康损害与(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与特性的过程。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与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与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与手段。4.11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与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5、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5.1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精确、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风险点、危险源,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风险,对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5.2目标:危险源辨识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5.3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与贡献意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堵塞各类安全漏洞。6、组织机构6.1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的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分管副经理、各科室/车间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与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6.2各科室/车间应结合企业实际,成立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体系建

  第2页

  设的实施。6.3各科室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员工、等应全面参与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措施的制定等活动,确保风险识别、评价与管控措施的制定涉与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与管理活动,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7、职责7.1公司经理负责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与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确保全员与领导小组其他人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履行其职责。7.2分管副经理是风险识别、评价与风险管控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7.3安全保卫科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关体系文件,协调与调度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检查;负责对各级风险与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7.4各科室/车间负责本单位的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协调,并与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8、风险点确定与分级8.1风险点确定8.1.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并列出活动与设备设施清单。(附件一)8.1.2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8.1.3操作与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与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8.1.4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

  第3页

  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8.2风险点分级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风险点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为最高,依次降低)。9、危险源辨识9.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与作业活动。辨识的危险源应覆盖国家安全总局下发的《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中《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提与的较大危险因素,确保不遗漏。9.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与设备设施,包括:9.2.1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与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9.2.2常规与非常规作业活动;9.2.3事故与潜在的紧急情况;9.2.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9.2.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与使用过程;9.2.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9.2.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9.2.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2.9气候、地质与环境影响等。9.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附件二)9.4危险源的评价选用风险程度分析法(MES)。(附件三)9.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9.5.1违反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9.5.2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与以上轻伤、

  

篇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滨州北海汇宏新材料有限公司文件

  汇宏安〔2016〕6号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制定管控制度如下:

  一、风险划分原则:

  1、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依据火力发电企业重点工艺流程,以燃煤电厂为例:煤在炉膛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火力发电企业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可以划分为以下主要单元:汽机设备及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燃料储运系统、水处理系统。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辅助系统,如燃油系统、采用氢冷机组的氢气系统、采用纯氧点火的纯氧系统、环保需要的液氨系统、脱硫脱硝系统等。

  2、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示例:发电机、锅炉、汽轮机油系统属于设备设施;汽轮机高、中压缸、锅炉炉膛、高温、高压管道属于部位;热工电子设备间、配电室属于场所;脱硝氨区、燃油泵房属于区域。

  3、操作及作业活动:火力发电企业操作及作业活动按照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两大类,即运行操作和检修作业.

  运行操作主要是指机组或设备启动、停运、运行中设备的切换、试验等。根据重要程度和监护等级和又可分为:重大操作、双监护操作、单监护操作、

  单人操作。

  检修作业主要是指在生产现场、设备、系统上进行检修、维护、消缺、安装、改造、调试、试验等工作。

  二、危险源辨识方面:

  1、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内的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火力发电企业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大类:人员作业行为、设备设施系统、作业环境、管理因素。

  1.1人员作业行为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电气作业:带电作业、高压电气设备附近作业、低压电气设备附近作业、全部停电作业

  b。高处作业:5米以下、20米以下、50米以下

  c。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非重点防火区域动火

  d。起重吊装作业:重大物件起吊作业、一般起吊作业

  e。有限空间作业:酸碱容器、油罐、一般金属容器、电缆井、电缆夹层、地下沟道等

  f.运行操作:重大操作、双监护操作、单监护操作、单人操作

  g.人工搬运作业:大件物体搬运、一般物体搬运

  h。油漆防腐作业:吸收塔内部防腐作业、烟道、烟囱防腐作业、一般防腐作业

  i.液氨接卸作业

  1。2设备系统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汽机设备及系统:汽轮机超速、轴系断裂、大轴弯曲、轴瓦损坏

  b。锅炉设备及系统:炉膛爆炸、制粉系统爆炸、煤尘爆炸、汽包满水和缺

  水、尾部再次燃烧、承压部件爆漏

  c.电气设备及系统:全厂停电、发电机损坏、高压开关损坏、接地网事故、污闪、继电保护故障、变压器(互感器)损坏

  d。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电力监控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

  e。其它设备及系统:液氨系统泄漏、燃油系统着火、汽轮机油系统着火、燃煤储存系统着火、燃煤运输系统着火、压力容器爆炸等

  1。3作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高度、宽度、粉(灰)尘、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风速、照明、噪声、气象、通道、安全设施、设备机具及环境工作措施等。

  1.4管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致行政处罚或处罚金;

  b.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漏洞;

  c。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人身伤害事故;

  d.外包工程管理不到位导致外来风险侵入。

  2、危险源辨识实施: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企业应在每年初组织开展一次系统性的风险点排查和危险源辨识活动,要结合前一年技术改造、设备设施变更后带来的变化以及同类型企业发生的事故情况,组织各部门、各专业重新进行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对于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应适时开展专项辨识评估活动。

  三、风险评价方法及标准: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进行风险评价,此法针对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可能性、人员暴露频繁程度、后果严重性)基准值的乘积来评价人员伤亡或设备事故风险大小。

  3。1风险评价准则:LEC法给出两种评估方式,即两个计算公示,D=L×E×C和D=L×C,根据D值不同对应两种判定准则,其中LEC评估方式适用于作业活动类风险分析,也可以用于设备设施类。LC评估方式适用于设备设施类风险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也可以根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编制适合的判定准则。

  3。2风险评价与分级:根据风险评价准则对风险点内的每一项危险源(潜在事件)逐一进行评价与分级,风险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项危险因素.按照LEC法准则,风险评价级别可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和可接受风险。评估出来的不可接受风险,从高到低分为四级,即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对应简称为1级、2级、3级、4级.

  四、风险点级别确定:风险点的级别确定应遵循从严从高原则,按风险点内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4.1风险控制措施:4。1.1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现有控制措施进行识别、梳理,并根据风险的可控在控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新增)措施建议,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和有效性,要重点突出人的因素。控制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

  4。1.2控制措施实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并落实到位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火力发电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4.1.2。1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包括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等。

  消除措施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进而消除风险发生的根源,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等。

  当消除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使用预防性技术措施防止危害的暴露,进而预防和控制风险,如使用连锁装置、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事故排风装置等。

  在无法消除和预防危害因素时,可采取减少或消弱危害因素的措施,降低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如静电释放装置、局部通风装置、降温措施、减振装置等。

  在无法消除、预防或减弱危害因素时,应将人员、设备(施)与危害因素隔开或将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封闭,如设置围栏、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隔音罩,采用遥控作业,保持安全距离等。

  警示措施是指在存在风险的地点或场所,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或者设置声、光信号报警装置,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1.2.2管理措施:风险控制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制度措施和监督措施两个方面。

  制度措施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规范和约束人员的管理行为与作业行为,进而有效控制风险的出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并定期进行评审,保持有效性.火力发电企业风险管控制度措施至少应包括:工作票制度(包括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热工热工控制系统安全措施票、动土票、动火票)、操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度、重大操作到场到位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变更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制度、检修规程、运行规程、现场作业规程等等。

  监督措施是指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违章行为实行分级处罚:班组长查出违章时,处罚违章责任者;车间查出违章时,处罚违章责任者及其所在班组负责人;职能管理部门查出违章时,处罚违章责任者及其所在班组和车间负责人;企业领导查出违章时,处罚违章责任者及其所在班组和车间负责人,并联责分管职能部门负责人.

  加强对现场作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较大及以上风险等级作业活动项目的监督,建议实施作业前两级检查验收制度.可以制定高风险作业安全检查卡,

  明确检查标准和验收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加强对外包工程的监督管理,依据工程总投资、同一时刻施工现场人员数量及作业性质特点等,确定外包工程风险等级,开展外包工程专项分级管控。对于风险较大的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安全风险高、人员不易连续监控、人员集中或交叉作业等部位)设置24小时连续监视录像的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并进行全程储存备查.

  4。1。2.3个体防护措施: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与安全工器具防止人身伤害的发生,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绝缘手套、绝缘杆、脚扣、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耳塞、酸碱防护服等,还有事故情况下使用的全面罩防毒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等.

  4。1.2.4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应急管理,针对人身伤亡、火灾、发电设备、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处置等危害因素,组织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下发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综合预案的演练活动,车间根据分工组织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班组组织预案的学习培训,参加公司和车间组织的演练活动。

  4.2风险分级管控4。2。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风险管控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降低或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定期开展法律法规辨识,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防控管理风险。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风险目标管理,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评估出来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明确管控层级(企业、车间、班组、岗位),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具体管控措施。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4。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开展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后,对各部门、班组活动记录进行梳理.将主要风险点、风险等级、典型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予以公布,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各自岗位或系统对应的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滨州北海汇宏新材料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篇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目的为全面辨识、管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危害因素,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二、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主要负责公司级重大风险(红)和较大风险(橙)的管控工作。各部门、岗位分别负责公司一般风险(黄)和低风险(蓝)的管控工作。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内容(一)风险辨识分类1、全员辨识每年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员辨识,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公司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由岗位、部门、公司,层层辨识,层层汇总,最终形成新的辨识成果。2、专项辨识程序(1)全国其他同行业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或公司发生涉险事故、出现重大非伤亡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各部门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2)新工艺、新设备安装使用前,由生产部门负责人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生产部门负责人,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二)风险辨识评估方法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规范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本公司使用风险程度分析法(MES),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一般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2、安全风险评估(1)每次风险辨识结束后,分别由总经理、部门负责人组织,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风险评价准则,建立一套包含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等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相关记录中使用“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标识区分不同等级的风险。要完善本公司安全风险档案,明确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基本情况,实行“风险档案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管控措施,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监控。(2)各部门每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分析评价记录,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风险分级管控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措施。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部门、岗位、”三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2、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3、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4、由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周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5、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四)安全风险告知警示及培训1、完善安全风险告知,全公司要在存在重大和较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告知存在的重大和较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

  容。各部门安全员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查。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安全管理部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

  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公司所有人员进行以年度、综合、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四、检查考核由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小组牵头组织,依照《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奖惩制度》进行考核,经领导组审核后兑现。

  

篇六: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实用文档

  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准确把握平安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平安事故,确保企业的生产平安,落实平安生产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21〕11号〕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平安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平安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第三条本制度对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提出了要求,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各直属单位。全资及控股权属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实现本制度的转化、对接和落实。

  第二章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第四条各单位应当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对本单位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平安生产危害因素进行辨识。第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平安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平安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平安风险评估。

  .

  实用文档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平安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平安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平安生产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1.设计施工情况、边坡高度、边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封闭圈以下深度、排土场情况和周边环境等。2.设计施工情况、库容、坝高、汇水面积、筑坝方式、浸润线控制情况、库址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1.生产设备设施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2.生产、调度、管理、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3.设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情况。4.设备设施取得矿用产品平安标志情况。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执行情况。来平安生产监管指令落实情况。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平安生产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平安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平安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平安风险等级。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将平安生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D级\1级〔重大风险〕、C级\2级〔较大风险〕、B级\3级〔一般风险〕和A级\4级〔低风险〕,分别用红、

  .

  实用文档

  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各单位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平安生产风险分级时,对每一级可考虑再细分亚类管控,例如:对A级风险,根据其风险程度等再划分为A+、A、A-亚类。

  第三章平安生产风险管控第九条各单位应当根据平安生产风险评估分级的结果,通过采取隔离危险源、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测监控设施等措施,到达回避、降低和监测平安生产风险的目的,同时针对平安生产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平安生产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各单位各级平安生产风险管控遵循以下原那么:〔一〕A级\4级:蓝色风险〔低风险〕,需要注意,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各企业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A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二〕B级\3级:黄色风险〔一般风险〕,需要控制整改。各企业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B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应考虑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改良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实施,保存记录。〔三〕C级\2级:橙色风险〔较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各企业、职能部门应引起关注,负责C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采取改良的控制措施。〔四〕D级\1级:红色风险〔重大风险〕,各企业应对D级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具体由各分厂或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停止风险不可控制的工作,立即整改,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

  .

  实用文档

  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第十条各单位应当依据平安生产风险等级建立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台账,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平安风险空间分布图。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对平安生产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平安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完善平安生产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平安生产风险的根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第十三条各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平安生产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平安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平安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平安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平安风险监测和预警。第十四条各单位应当根据生产过程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动态评估、调整平安生产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平安生产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第四章管理责任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企业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从企业、工程部、班组和岗位的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逐步构建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第十六条各单位违反本制度,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视情况处以200-3000元罚

  .

  实用文档

  款,并列入集团公司平安生产考核:〔一〕未建立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二〕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并有效实施的;〔三〕未按规定进行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四〕未建立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台账的;〔五〕未按规定进行平安生产风险告知的。第十七条对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不力、构建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不力,导致形成隐患,并引发事故的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平安生产考核管理制度】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那么第十八条本制度经平安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四川双成达建筑工程平安生产部负责解释。

  .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