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5篇

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5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15 09:00:02 推荐访问: 文章 文章以木笛为题有什么作用 文章内容

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5篇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  干部作风网评文章范文二篇  文章一:明知故犯?干部“带病提拔”必休矣!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仅靠任前考察时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平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5篇

篇一: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

  干部作风网评文章范文二篇

  文章一:明知故犯?干部“带病提拔”必休矣!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仅靠任前考察时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就得观察和研判干部,健全完善日常联系通报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及时收集整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视、督导等执纪监督方面信息和网络舆情反映的干部有关情况,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从而为分析研判提供充分材料。(8月31日新华网)

  “带病提拔”的领导干部虽然只是极少数,但社会危害性却不容小觑,这种现象不仅挤压“健康”干部的成长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而且严重伤害了干部选拔机制的公信力,损害党委及组织部门的形象。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握用人标准上出现偏差,对干部的“德”重视不够、考察不到位,少数干部善于伪装、做秀,台上讲廉政勤政往往头头是道,台下收受礼品却是来者不拒。但不可忽视的一点,一些考察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对一些重要“病症”把脉不准,甚至明知被提拔使用的干部“带病”,但因为种种不可告人的缘由,仍然予以“带病提拔”。比如,少数领导干部将权力私有化,在管辖的地区或部门中肆无忌惮地营造势力范围,拉小圈子,圈子里的人有“病”也能得到提拔。还有的领导干部将权力商品化,利用手中掌握的人事权实行“卖官鬻爵”,明知“买官”者“病魔缠身”,但收足了“拜门钱”“捐官款”,“乌纱帽”也能拱手奉送。作者口273374054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保证原创,求长期合作。

  要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从严选拔、从严把关是关键。尤其是要严把“把关人”的素质,要选有责任感、公道正派、政治素质好的把关人,同时还要求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同时,改进群众参与的方式,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把关人”如何把关呢?要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切实贯彻到干部考察考核的具体实践中去,在动议审查环节,先定规矩后议人选,做到以事择人、按岗选人,有效规避“因人择岗”现象,防止“人情动议”“关系动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干部交流的力度,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的机制,使“带病”干部相形见绌,使“带病”的干部无机可乘。

  文章二:把好“带病提拔”关执行到位是关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意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出具体规定,是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遵循。(人民网9月1日)

  “带病提拔”是对一些干部“边腐边升”现象的一种通俗说法,有人称,“带病提拔”危害猛于虎,这话一点不假。“带病提拔”不仅腐蚀吏治生态,有违社会公平公正,也冲击现行干部人事制度,败坏用人风气,扭曲用人导向,甚至在个别领域形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形象。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不同领域矛盾相互叠加,选拔任用一批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尤为重要。然而,梳理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带病提拔”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从近年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例看,很多腐败官员就是存在于“带病提拔”中,从开始的“苍蝇”变成了后来的“老虎”。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变成了后来的大贪大腐。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既是干部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努力破解的干部工作难题。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非常明确,要求所有准备提拔的干部都必须进行干部档案审核,必须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审核;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审查,防止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意见中还特别强调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谁推荐谁负责,谁提拔谁担责将成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重头戏。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意见》的出台,为选用干部提供了准绳,立了规矩,但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执行的力度、准度和精度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影响甚至消减制度的功效。一言以蔽之。“带病提拔”不是发几个文件,惩处几个人就能根除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去在整个用人选人的过程中织密制度之网,扭住责任的牛鼻子,抓好“关键少数”,让“能

  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落地生根,才能为愿意干事,敢于担当的人提供良好的从政环境。

  

篇二: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

  纪检网评文章5篇

  【篇1】随着时期的变迁,社会的变革,我们的党员队伍出现了党性

  观念弱化的现象:有的只在开组织生活会的时候才想起自己是党员;有的记不住自己的入党时间和入党介绍人;有的对入党时的誓言、入党志愿书内容印象模糊。有的党员实行义务不自觉,“交纳党费基本靠要、思想汇报基本靠问、过组织生活基本靠催”;有的“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1半、转了正靠后站”,自我要求不严,把自己同等于普通大众;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先进性意识不强,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站不出来,危难时豁不出去,思想觉悟、奉献精神有时还不如普通大众。

  党性观念弱化的根子在于党员干部看待利益问题时出现了偏差。古语有讲:“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如何看待利益问题,反应的是1种精神、1种境地、1种觉悟、1种品德。如果党员干部整天盘算个人的“小99”,必定分散精力,消磨意志,影响工作。增强党性观念,我认为必须要强化“4心”。

  在待遇眼前要保持满足心。“事能满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满足之心,是1种感恩之心、报答之心、奉献之心。有的党员干部整天抱怨条件艰苦、生活清贫。但在广大大众心中,党员就代表着艰苦,奉献是我们的勋章。作为党员干部,要时时保持满足心,摒除不当不义之欲,在诱惑眼前多1些定力,对物资待遇多1些澹然,不攀比那些超标准、超规格、超范围享受待遇的事。在生活待遇上满足,就是保持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保持共产党人先忧后乐的情怀。党员干部应当感到满足的,是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1切,应感到不满足的,是许党报国永无止境、提高本领永无止境、提升人生境地永无

  止境。“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身为形役,心为物役,必定会让自己掉入愿望的圈套不能自拔。我们党员干部应思考如何做人、为什么入党、为谁用权等问题,淡化名利思想,崇尚简单生活,把满足扎根于内心、落实到行动,1辈子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名利眼前要保持平常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信心,不重名利,不计得失。要多想一想自己能够获得现在的成绩,除个人努力之外,还有组织关心和爱惜,要常持平常心,怀着感恩的心态做人做事。惟有如此,人生才会变得豁达淡定。

  在事业眼前要保持进取心。事业是奉献社会的舞台,是践行主旨的平台。我们少数党员同志存在着“小进即满、小成即安”的心态,总是“这山看着那山低”,始终在党员队伍的“中游”徘徊,还自认为干得不错,缺少青年党员的拼劲和闯劲,站排头、当先锋、争第1、创唯1的劲头有所欠缺。人总是需要有进取之心的,1个人如果丧失进取之心,就会精神委顿、碌碌无为。进取之心是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动力。我们正置身在1个大有作为的时期,特别需要保持1颗不断进取之心、1股豪情勃勃之气,励精图治,开辟创新。无数事实表明,只有那些敢想大事、敢做大事、敢成大事的人,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发展,才能不断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那些沿袭守旧、左顾右盼的人,只能迟滞事业的发展,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在纪律眼前保持律己心。《论语》中讲:“吾日3省吾身”,我们共产党人强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说的都是要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遵照党的纪律这个重大问题,每

  名党员都应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胸怀,认真查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醒醒脑、提提神,震动思想洗礼灵魂。要把纪律规矩常记心中,做到不该去的不去,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沾的不沾,不该玩的不玩,不该做的不做。党员干部要严格依照党章党规要求自己,知边界、明底线,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坚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司马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孔子曰:“为政以德,比方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保持“4心”,强化党性修养,是新情势下党员干部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4心”,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为党和人民建新功立大业。

  【篇2】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情势产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运筹帷幄高屋建瓴,提出1系列新思想和新举措,构成了以坚定信心、健全制度、强化风格、严明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理论指点实践,具有坚决性、有效性和长时间性的特点,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指南。近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作用,严肃查处了1批大众身旁的腐败和风格问题。我们在拍手叫好的同时也要深深地堕入寻思,为何如此多的领导干部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恰恰以身犯险。作为大众的领导者与指引者,10余名领导干部知法犯法,欺骗财政专项补贴、背规收费、侵占5保户5保金、欺骗低保金、套取国家补贴款等风格问题深深刺痛着大众们的心。

  说过“得1官不荣,失1官不辱,勿道1官无用,地方全靠1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段话以浅显的语言揭露了官民关系,封建时期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比这个境地高很多。

  风格关乎命运,风格决定成败,可以说,不管是党的“大事业”“小事业”,风格建设一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68.3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74万件,谈话函询15.4万件次,立案30.2万件,处罚24万人(其中党纪处罚20.1万人)。处罚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8人,厅局级干部1500余人,县处级干部1万人,乡科级干部3.7万人,1般干部4.5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4.6万人。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应用监督执纪“4种形态”处理68.4万人次。其中,第1种形态44.2万人次,占“4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64.6%;第2种形态18.9万人次,占27.7%;第3种形态3.2万人次,占4.7%;第4种形态2.1万人次,占3%,做到了铁面忘我。

  

篇三: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

  干部作风网评文章例文二篇

  干部作风网评文章范文二篇文章一:明知故犯?干部“带病提拔”必休矣!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仅靠任前考察时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就得观察和研判干部,健全完善日常联系通报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及时收集整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视、督导等执纪监督方面信息和网络舆情反映的干部有关情况,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从而为分析研判提供充分材料。(8月31日新华网)“带病提拔”的领导干部虽然只是极少数,但社会危害性却不容小觑,这种现象不仅挤压“健康”干部的成长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而且严重伤害了干部选拔机制的公信力,损害党委及组织部门的形象。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握用人标准上出现偏差,对干部的“德”重视不够、考察不到位,少数干部善于伪装、做秀,台上讲廉政勤政往往头头是道,台下收受礼品却是来者不拒。但不可忽视的一点,一些考察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对一些重要“病症”把脉不准,甚至明知被提拔使用的干部“带病”,但因为种种不可告人的缘由,仍然予以“带病提拔”。比如,少数领导干部将权力私有

  化,在管辖的地区或部门中肆无忌惮地营造势力范围,拉小圈子,圈子里的人有“病”也能得到提拔。还有的领导干部将权力商品化,利用手中掌握的人事权实行“卖官鬻爵”,明知“买官”者“病魔缠身”,但收足了“拜门钱”“捐官款”,“乌纱帽”也能拱手奉送。要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从严选拔、从严把关是关键。尤其是要严把“把关人”的素质,要选有责任感、公道正派、政治素质好的把关人,同时还要求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同时,改进群众参与的方式,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把关人”如何把关呢?要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切实贯彻到干部考察考核的具体实践中去,在动议审查环节,先定规矩后议人选,做到以事择人、按岗选人,有效规避“因人择岗”现象,防止“人情动议”“关系动议”。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干部交流的力度,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的机制,使“带病”干部相形见绌,使“带病”的干部无机可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意见》贯彻落

  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出具体规定,是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遵循。(人民网?9月1日)

  “带病提拔”是对一些干部“边腐边升”现象的一种通俗说法,有人称,“带病提拔”危害猛于虎,这话一点不假。“带病提拔”不仅腐蚀吏治生态,有违社会公平公正,也冲击现行干部人事制度,败坏用人风气,扭曲用人导向,甚至在个别领域形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形象。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不同领域矛盾相互叠加,选拔任用一批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尤为重要。然而,梳理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带病提拔”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从近年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例看,很多腐败官员就是存在于“带病提拔”中,从开始的“苍蝇”变成了后来的“老虎”。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变成了后来的大贪大腐。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既是干部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努力破解的干部工作难题。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

  见非常明确,要求所有准备提拔的干部都必须进行干部档案审核,必须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审核;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审查,防止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意见中还特别强调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谁推荐谁负责,谁提拔谁担责将成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重头戏。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意见》的出台,为选用干部提供了准绳,立了规矩,但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执行的力度、准度和精度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影响甚至消减制度的功效。一言以蔽之。“带病提拔”不是发几个文件,惩处几个人就能根除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去在整个用人选人的过程中织密制度之网,扭住责任的牛鼻子,抓好“关键少数”,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落地生根,才能为愿意干事,敢于担当的人提供良好的从政环境。

  

篇四: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

  网评文章写作例文

  骂人被双开,官员并不冤

  “‘辱骂他人也是严重违纪’。此次吴达君算栽了大跟头啦!真没想到他会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近日在谈到该市文化艺术中心原主任吴达君对应聘者“爆粗口”被严肃处理时,福建省泉州市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这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

  因应聘者吕某迟到,便恼羞成怒,向应聘者手机上连发10条侮辱信息,骂对方“人渣”,“今天接了几次客?臭婊子”,这名官员的做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骂人者吴达君50出头,而被骂者是一名大三女学生,吴达君若有女儿,这名女学生与其女儿年龄相仿吧,他会这样骂自己的女儿吗?再说,吴达君与这名女学生并无恩怨,却出口成脏,毫无斯文,成何体统?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这说明骂人绝不是小事,也不是小节,而是涉嫌违反党纪国法。每名党员干部都有责任严以自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嘴,体现在不大吃大喝,还体现在不乱骂人。不能骂民众,也不能骂同僚。

  吴达君被处理,为从严治党提供生动注脚。有个背景不能不提,去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会议认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很显然,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就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把党章放在眼里,把遵循党章放在心上,把党章视为行动规范,才能成为合格党员,避免走向违法犯罪。吴达君被双开,当为其他党员所警戒。作者口273374054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保证原创,长期合作

  干部摆“无事酒”岂能平安无事?

  近年来,八项规定、反四风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党风民风。但在一些地方,借孩子“满月”、升学、搬迁等理由大摆“无事酒”的风气依旧浓厚。中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今年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案例中,湖北、黑龙江、江苏、吉林等多个省份都有相关案例曝光。(3月21日中国新闻网)

  不得不承认,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在各级纪检部门的明查暗访,以及坚定不移的纠“四风”态度,干部违规婚丧宴请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有些地方的“请客风”并非就此消失,继续变换着花样敛财。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如今,借孩子“满月”、升学、搬迁等理由大摆“无事酒”的风气依旧浓厚。

  既然无事,还要违规摆酒,那就是赤裸裸的敲诈。摆酒干部也清楚,“无事酒”能有市场,全靠手中的权力;参席人员也明白,如果不云捧场,略表心意,恐怕今后的事情不好办。在这样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下,摆“无事酒”风气难以自生自灭,因而不能让摆“无事酒”的干部平安无事。

  虽然这些干部摆酒,无非是找个理由收钱,借机敛财,但也暴露出监管的“盲区”。如果监管真正到位,做到了天衣无缝,哪怕干部到其他乡镇、区县办酒席或化整为零,多个场所分散办酒席,甚至只收礼金,不写礼单,都逃不脱监管的视线,相信也没有几人能在“零容忍”的纠风手段下以身犯险。同时,一些地方大摆“无事酒”的风气依旧浓厚,足以说明摆酒的不是少数人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干部要随礼,需参与有来往的“无事酒”宴席,同时自己也会办类似的吃请,以平衡收支。大家都这样,“无事酒”便有了生存的市场。当地的监督“盲区”应该足够大,否则也绝不可能让“无事酒”摆得如此嚣张,日渐成风。所以,在有了“限酒令”“限宴令”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在约束官员权力上多下功夫,将之关进笼子,杜绝权力寻租。唯有如此,才能不让摆“无事酒”的干部平安无事。

  

篇五:纪检监察网评文章范文

  关于“四风”的几篇网评文章

  反对“四风”无禁区问责把脉“节日病”

  作者:魏华来源:网络投稿添加日期:16年09月15日

  广东省纪委、监察厅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容易产生的“节日病”,把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一批顶风违纪行为,两名厅官犯“节日病”被查处。(人民日报2016-09-14)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背向,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方向标,落实八项规定就是要反对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四风”是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温床,从已经查处通报的老虎、苍蝇可以看出,他们的罪恶无不起源于自己作风上的不严谨,贪欲之火不加以遏制,可以燎原,一步一步被拉下水,灵魂空虚、身败名裂,最终坠入犯罪的深渊。近日,《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反弹的通知》在广东省落地,这已经是每年的惯例。今年,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在老生常谈的基础上,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四个意识”,用担当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切实履行监督责任。以纪律为戒尺,衡量干部行为,瞪大眼睛、拉长耳朵,聚焦聚焦再聚焦,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突出问题导向,板起脸来监督,铁面问责,按“一律从严惩处”的原则,从严从实处理比较典型的违纪违规问题。以零容忍态度的坚决反腐,狠治下不为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猫捉老鼠、披上隐身衣的三公腐败等。今年,随着问责条例出台,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纠正“四风”不仅处理责任人、追究主体责任,更要追究上级领导的领导责任,对授意指使或默许纵容下属搞“四风”的领导干部一律从严惩处,一经查实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真正做到无禁区、“零容忍”,层层压实压细责任,传递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奢靡享乐之风不仅影响整个党员队伍,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到整个社会,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甚至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两名厅官犯“节日病”被查处进行点名道姓地通报,彰显广东省纪委中秋反腐正风斗争毫不含糊、措施有力、见到实效、形成震慑。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加强责任追究,加大问责力度,为“节日病”把好脉、对好症、下好药,为节日营造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开一味良药,整治“四风”病

  作者:舒黎来源:网络投稿添加日期:16年09月15日

  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级基层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紧盯中秋、国庆节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人民网)“四风”问题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自2013年6月18日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由习总书记提出反“四风”开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基层,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得到了有效制止,共产党人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特定时间,“四风”问题依然有抬头之势,例如:在中秋国庆等佳节“礼尚往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玩乐等现象依旧蠢蠢欲动。为此,中央直属机关纪工委近日开出一味“良药”,开通了举报网址来受理“四风”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紧盯中秋国庆节点,充分认清形势,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中央纪委部门在此时出台通知,旨在为领导干部敲响警钟,将萌动的“四风”思想打消在睡梦中。“四风”问题的根源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高低,为此党和国家把“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以及“三严三实”等教育活动作为提升领导干部思想觉悟的课堂;把网上举报作为群众举报领导干部“四风”问题的新通道。为提升干部思想开出好药方,给“四风”病一味良药。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