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体育教学同体能训练结合开展的相关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同体能训练结合开展的相关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6-28 14:05:04 推荐访问: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个人总结 体育教学反思【范文4篇】

姚丹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能训练内容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拓展学生的运动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本人发现小学阶段的体能训练和体育教学的融合教学还存在着改进的空间。突破现有教学困境,实现我国小学学生体能水平的整体提高,从而为我国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这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1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已经形成了科学化、体系化、制度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注重和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运动力学、学生兴趣的有机融合。通过多年的努力,教学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流程也更加的科学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教师的后续培训工作也在不断地完善。这对于我国体能训练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开展和深入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同时,家长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为开展体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家庭基础。

2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困境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突出体现在体育课程没有合理的体现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相关的教学体系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相应的教学过程无法合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按照规范安排相应的运动量。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需要在体能训练中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抵触情绪。由于近些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有了质的变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也成为了当下小学体育与体能训练融合遇到的新挑战。

3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融入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

3.1 从兴趣出发开展体能训练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体能训练活动。结合实际教学活动,总结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娱乐活动。现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和以往的学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学生接触到的娱乐方式多元化,开展的娱乐活动也逐渐的复杂化。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内部流行的娱乐形式,并学会理解和尝试新型的娱乐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体能训练的设计和实施找到正确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聆听学生们在下课时所讨论的内容得知学生的喜好,并在课下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年龄都比较小,其所热爱的事物多数都以漫画、玩具、动画片的形式所展现。这就需要教师保持着一颗童心去探索相应的事物,并深入的了解其人物和剧情。第二,依照兴趣点设置针对性的运动或者游戏形式。教师要秉承教学创新的思路,依据学生的兴趣点设置全新的运动或者游戏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体育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调整原有模式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当然,教师要认识到形式改变要以保证运动内涵不变为前提。例如:教师可以将原本的跳绳训练改为动画片主题的弹跳训练,即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又融入了学生喜欢的元素。第三,注重体能训练原理在新运动形式之中的运用。教师要认识到设计全新的运动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所以,要根据体能训练原理、人体力学与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开展对新运动形式的设计,并不断地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将自己开发出的训练模式以研究报告的模式上报教研组,由教研组邀请相应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论证。最终根据专家的建议对新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并通过教学实践予以验证。教师要详细的记录相应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和推广做好准备。第四,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报名参加各种级别的体育竞赛,通过竞赛的相关练习以及对比赛的展望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体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相关内容的专业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能训练之间的联系。

3.2 合理安排运动量,科学规划运动流程

教师要在课前对体能训练的流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精心的设计每一节课程的运动量。教师要尽快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了解,并根据经验对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量进行合理的安排,并按照运动学的要求科学规划运动流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可以根据以下的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第一,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在开学时通过带领学生开展跑步、跳绳、篮球等项目的运动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从而得出学生可以普遍完成的运动量。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化的专业评定,并对评定的结果进行记录。第二,帮助学生做好运动准备。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准备工作,通过徒手操等形式让学生的关节、肌肉、骨骼都处于利于运动的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受伤。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目的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准备活动,通过相对柔和的方式让重点部位进入到运动状态。第三,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科学的制定不同运动目标。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篮球、排球等运动,其他的学生可以采用跳绳、踢毽子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适宜自己身体素质的运动量,通过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阐述需要完成的目标。比如:今天需要跳绳100个,需要投篮20次等。如果学生提出增加相应的任务量,教师要向其阐述制定目标的原因,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对任务量进行小幅度的提高。教师要在每次运动后询问学生的感受,并将其作为下一次课程内容的制定依据。第四,帮助学生舒缓身体不适感,完成恢复工作。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按摩棒,并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仪器舒缓紧张的肌肉。教师要引导学生學会如何科学的缓解运动带给肌肉和其他身体组织的不适感,这不但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身体,还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参与下一次的体育运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一些专业化的按摩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在时间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力度和方向,避免操作不当让肌肉受伤。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针对于明显不舒服的学生要立刻对其提供专业化的帮助。

3.3 注重细节指导,让学生的训练规范化

教师要注重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动作细节是否规范,并通过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达到相应的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展相应的工作。第一,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注重体能训练的规范化。学生对于规范化的训练在一开始可能会带有抵触情绪,因为规范化的训练的难度较大、要求较多、趣味性不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年轻的体育健儿的事迹引导学生注重规范化的训练。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着重的对学生讲述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是如何坚持标准化训练的,采用了何种方法克服了相应的困难。同时,还要着重强调非标准化运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教师要对动作要点进行详细化的讲解,并通过慢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具体要求。教师在讲解动作要点时,要运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并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例如:教师在讲解仰卧起坐的要点时,要注重对腿部、腹部、胳膊、双脚位置的讲解,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动作演示。第三,引导学生的动作规范化,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点。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缓慢的移动学生的胳膊或者腿部让学生记住相应的动作轨迹,从而达到良好的指导效果。同理,在学生尝试仰卧起坐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其调整胳膊、腿部的位置让其理解动作要点。第四,适当的讲解训练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可以提高的身体机能。当教师进行指导时,学生可能对具体的指导内容提出疑问。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人体运动力学或者其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原因。教师要注意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并耐心的讲解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将人体和学生常见的各种玩具相比较,从而让学生理解肌肉和骨骼是如何在运动中互相配合的。第五,通过互相监督让学生养成规范化的习惯。小学生的自律性不高,教师一个人很难对所有学生的动作做到合理的监督。所以,可以通过学生间互相监督的方式让学生彼此监督运动情况,从而达到增强体能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相监督的过程中,运用温和的语气、诚恳的态度。同时,也要让学生坚持自己的原则,认识到只有对朋友严格要求才是真正的帮助朋友。

3.4 注重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战胜困难

通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本人发现学生在体能训练中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心理建设。除此之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体能训练中的困难,树立坚定的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于日后学生的学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第一,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当学生表现出抗拒的时候,教师要深入了解原因。并根据相应的原因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教师要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工作。如果学生认为体能训练没有明显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其先开始参与到训练之中。当一段时间过后,通过让其感受自身在速度、力量方面的变化感受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这种方式的效果会明显强于单纯的说教。第二,给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当学生由于体能训练的要求较高,不能立刻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情的言语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完成相应的体能训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的参加体能训练变为主动要求开展体能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做体操的时候在一旁给学生加油,让学生坚持下去,多完成一组动作。第三,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坚持训练。体能训练绝对不是速成课,其效果的显现也是缓慢的。教师要擅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鼓励学生坚持体能训练的习惯。当学生听到教师用专业的语言鼓励自己,就会产生自豪感并会将习惯坚持下去。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他的速度更快了,完成的动作更加的标准了。第四,给予学生奖励,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当学生进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这种奖励,更多的应该来自精神方面,比如:和学生打一场篮球赛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预先設定奖励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奖励。第五,注重突发事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体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的身体受伤。虽然这种伤害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一旦发生就可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要及时的通过陪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疏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只是静静的在旁边陪伴着学生,并不说话。观察学生的具体情况,当学生表情舒缓的时候再和其展开交流。

3.5 注重递进式的训练,逐步达成目标

现阶段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所以学生所需要的训练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生长情况逐步的提高相应的训练强度,而且还需要变换相应的体能训练形式。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不同,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调整学生所在的小组帮助其开展适宜的体能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的目标。第一,对每个学生进行小学整体体能训练规划,并将规划的内容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教师要和家长共同配合完成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规划内容,并就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第二,根据规划的内容开展适宜的训练,通过训练内容的调整逐步的加强强度和技能的难度。例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单脚平衡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平衡力。在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扶着墙壁单脚站立。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感受到腿部的酸痛。但是,随着训练的开展,所能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墙壁的帮助下单脚站立,开展更高难度的训练。一开始,可以让学生保持5分钟,后续的时间可以慢慢延长。第三,注重通过平时的了解对训练方式的调整,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要观察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表现,并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日常的生活情况。从而及时的了解学生在体能方面的欠缺。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训练方式进行适宜的改变。例如:当教师让学生通过踢腿开展相应的训练时,可以根据学生在课间操时的表现调整相应的强度。如果学生在课间操上踢腿的速度、力量都达到了相应的标准,教师可以让其接受加强版的训练,帮助其快速成长。第四,检验各个学期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合理的调整整体规划。在每个学期期末,要根据本学期的规划进行体能测验,评定学生是否都达到相应的要求。针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在下个学期要增加训练强度,并适当的延长训练时间。针对于已经完成训练目标或者超额完成目标的学生,要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以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的反馈相应的训练情况,请求家长和班主任的配合,从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4 结束语

小学体育融入体能教学是新时代下体育教学的伟大创举,这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水平、强化全民运动理念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广大一线教师要深入实际教学领域,不断地创新相关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并通过网络研讨的形式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感受,根据学生的需求完善相应的教学工作。社会上的相关人士也要为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并通过各种形式推动小学体能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体能训练运动体育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不正经运动范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年2期)2017-07-312016体育年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0期)2016-12-08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古代都做什么运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9期)2014-09-16疯狂的运动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军事体育学报(2014年3期)2014-02-27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