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双万计划”背景下治安学一流专业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建设——以湖北警官学院治安学专业建设为例

“双万计划”背景下治安学一流专业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建设——以湖北警官学院治安学专业建设为例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5 09:45:04 推荐访问: 专业 专业不对口辞职 专业人员

宋福荣

(湖北警官学院 治安管理系,湖北 武汉 430035)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置的学业类别,建设好高校专业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18 年9 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了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1]2019 年4 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正式启动“双万计划”,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主要任务包括:2019 年至2021 年,建设10000 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 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2]这些关于加强高校专业建设的谋划和布局,是国家从战略层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性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双万计划”评审工作已落下帷幕,全国公安院校有近70 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有9 所公安院校的治安学专业获批),1数据来自教育部关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通知以及公安院校网站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统计。这为公安院校的专业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各地公安院校如何“迎评促建”打造和建设好这些一流专业建设点,总结一流专业建设经验与成效,提高公安院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是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3]

(一)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新使命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5G 应用为基础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也催生了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公安院校是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改革阵营,全方位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公安高等教育要主动应对新时代政治、经济与社会稳定需求的挑战,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持续推进公安学科一流专业建设。

(二)培养新时代高水平警务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责任重大、使命艰巨。高等教育最根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公安院校全面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是对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目标以及打造“四个铁一般”的高水平警务专业人才的有力回应。

(三)提升公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双万计划”既为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挑战。[4]高校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可有效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一流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5]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各高校科学有效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规划,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方向,优化专业建设资源,提升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延续性,从而全面促进一流专业的特色和内涵式发展。“十四五”规划期间,公安部将深化公安教育改革,调整公安院校布局,着力建设区域性重点公安院校。各地公安院校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

湖北警官学院治安学专业始建于本校专科时期,是学院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1984 年,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伊始就开始招收治安管理专业大专生。2002 年,学院升本后开设了治安学本科专业,至今已有数十年的专业发展历史。近年来,该专业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湖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 年,治安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该专业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卓越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等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公安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对现代警务专门人才需求的应有之举。学院于2020 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积极对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适应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形势发展,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而科学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现阶段确定的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需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科学素养、法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开展治安防范、治安管理、治安查控和治安服务等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开拓精神,能够满足公安实战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6]

2.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于2020 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科学设置课程板块的比例,完善了学分制。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素质训练、警察职业认知性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劳动课、汽车驾驶等。治安学专业在综合考虑当前公安部招警考试涉及范围广、公安机关对公安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要求高的现实情况下,对专业基础课进行了科学设置,涵盖公安学基础理论、侦查学、公安技术、公安群众工作等公安理论与素养课程,以及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等法律课程。根据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置了治安学导论、社区警务、公安人口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治安秩序管理、治安勤务、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等10 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以课程超市的形式提供了100 门通识选修课和50 门专业选修课,它们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拓展、延伸和必要补充,以满足学生多学科、多兴趣的综合素质拓展。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学院由于专业分化等原因导致其治安学专业师资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冲击,为有效缓解困境,确保专业师资队伍实力,治安学专业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1.重视专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遵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能适应公安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突出实践创新能力。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及交流能力,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与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切磋,最终实现“1+1>2”的教学效果。学院治安学专业先后建有《治安案件查处》、《危险物品管理》课程院级教学团队和《治安学》课程省级教学团队。

3.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公安专业教师每3 年应参加不少于6 个月的公安工作实践”,结合公安部“双千计划”要求,为提高课程教学服务公安实战的水平,学院将教师警务实践纳入年度师资培养计划,安排教师到实务部门参加警务实践。目前治安学专业所有教师均有警务实践经历,公安实践教学能力较强,多数教师拥有“双师双能型”称号。

4.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高职称教师的培育。目前,学院治安学专业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职称都相对较低,因此近几年系部教研室积极争取学院政策支持,连续两年共招聘了三位博士研究生,教师整体学历层次显著提升,有效重构了专业教师结构。

5.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设。对于新进教师,严格按照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要求落实试讲,并通过以老带新、以老促新的指导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三)落实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旨在推进人才兴国战略,锻造一大批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2018 年,学院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治安管理系积极争取省教育厅支持,治安学专业获评“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随后实施了系列措施推进计划落实。

1.实施“导师制”和“试点区队制”改革,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治安管理系积极推进学生管理改革,曾在治安学专业择优组建50 人“试点区队”,成立多元化的导师工作团队,形成了由职业道德导师、学业导师、学管导师、体能导师、心理导师、专业导师、法治导师等共同构成的多元导师制,实现德育教育和学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为培养卓越治安警务人才探索了新途径。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治安管理系学管大队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工作,坚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特点,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为宗旨,在思想认识、工作思路、方法途径、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比如,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角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系部制度建设、学生资助、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从管理、服务和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扎实有效、特色鲜明的创建工作。

3.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课堂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李昌钰工作室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实创新创业学分,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可以申请素质学分。近三年,治安学专业学生有50 多个项目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创业课题立项,获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奖励20 余项。

4.强化实战化教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治安学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实验和实训,构建了课程实训、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实战(实验)训练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庭科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全面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等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其次,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与公安政法机关建立协同育人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推进服务实战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公安机关实战教材科研活动、开展“送教下基层”等教学活动和实战部门共同开展“水域治安”、“加强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等项目研究,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

(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的根本是课程,因此要建设一流专业必须深入推进一流课程的建设。学院治安学专业根据相关培养目标要求,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了课程资源,优化了课程结构,升级了课程内容。

1.加强治安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专题报告,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治安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其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基层公安工作,深入推进治安学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互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2.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一流专业需要一流课程支撑。[7]治安学专业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探索“互联网+”课程新模式,利用超星平台将全部专业课程建成网络课程,推行“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相融合的“金课”。

3.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全面规范教材选用工作程序,推进规划教材、优势特色教材建设,坚定不移坚持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和价值导向。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要求。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和公安部、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推荐的规划教材。

(五)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落实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落实了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1.围绕培养目标,完善质量标准。治安管理系及时修订《治安学专业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对教学考核的八个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对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教研室、教材建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了对标建设;
全面回应了学院“八位一体”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了治安学专业质量管理体系。

2.打造监控系统,加强数据利用。充分发挥学院四级常规教学督导作用,同时坚持系部、教研室、专职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
引进麦可斯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和实施教学质量评价;
全面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调控机制。

3.持续改进质量,健全奖惩机制。积极回应本科合格评估与审核评估要求,对标推进改革举措。通过推选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科研能手、师德标兵,鼓励和表彰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激发教师活力。

4.推动信息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学院投入专项经费引进强智教务管理系统,建设“慕课”平台,教师利用智慧教室、超星平台、雨课堂等将所有专业课程全部建成网课。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所有课程如期开展线上智能化教学,效果良好。

(一)师资队伍的优化程度不够完善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治安学专业建设中应始终重视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完善,重视高学历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招聘和引进。近些年,公安院校出现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人才大战”,竞争激烈。治安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大多进入公安部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部属院校,地方公安院校难以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学院治安学专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数量相对匮乏。在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公安院校虽然招聘了少量博士研究生,但与本专业对口的人才较少,存在专业转化和培养问题,以及待遇落差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此外,还包括专业师资队伍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而导致师生比例不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师资队伍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手段和方法等问题都亟待与时俱进提高。

(二)课堂教学的改革程度不够彻底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兴起。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当前公安院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短板显而易见。例如,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中依然没有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性化差异等因素,不去科学规划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设计;
没有根据课程性质和授课内容选择混合式、讨论与辩论式、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没有跳出“教材”的范围,让更多的资源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扩大课堂知识内涵;
没有建立师生课上课下的互动交流平台等。同时,有些公安院校在打造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所需的智慧教室、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方式融合等方面的工作仍然相对滞后。这些课堂教学改革的短板不解决,一流专业建设也将无法顺利推进。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够主动

21 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但当前有些高校却出现学风不正、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有少部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学生因就业有政策保障更是如此。公安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省属公安院校根据各地公安机关需求预测,编制生源计划”,各地公安机关每年给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录用公务员职位数一般大于毕业生选岗人数。这种政策优势和就业保障使得部分公安院校学风不正的现状令人堪忧。[8]治安学专业学生因受公安专业招录培养体制和招警政策的庇护以及高就业率现状的自我满足,有部分学生从入校伊始即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学业与职业的规划,仅满足于专业课程考试合格的最低标准。同时,由于专业课程阶段的学习对最后招警考试成绩和岗位选择没有关联,导致少数公安专业学生不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只重视最后的全国公安院校招警联考。

(四)公安专业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人才强国战略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普通高校的创新创业氛围相对浓厚,但对于公安院校而言则有待提升。虽然近几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暂露头角,但与地方其他高校比较来看,公安院校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仍有一定差距。多数公安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机构,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力度不够,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创新创业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同时由于公安专业学生受到公安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的招警政策庇护,入校即入警的“职业前定”模式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和消极影响。

为全面提升一流专业建设水平,治安学专业将持续聚焦现实需求,对标专业质量标准,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

(一)坚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凝练专业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指导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专业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为此,各公安院校须结合治安学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对相关人才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需求,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公安院校修订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注意以下几点:1.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公安院校是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阵地,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抓紧、抓实、抓好。坚持政治建校宗旨,筑牢忠诚育警理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握政治育人大方向,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三全育人”机制建设,确保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成效与公安机关需求相适应;
2.提升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根据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所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合理设置课程模块,通过优化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人文社科知识,通过完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强化警务技能模块并辅之以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块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全面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警务技能与个性化发展的相互融合,培养“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应用型专门人才;
3.凝练专业特色和优势。各地公安院校应以建设区域性重点公安院校为契机,根据自身在资源、师资、区位和办学历史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在某些方向上进行差异化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9]

(二)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多措并举强化育人质量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10]公安院校为持续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多措并举强化育人质量建设。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检验“教、学、练、战、管”各个环节;
综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自主式、探究式、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革新,激发课堂活力;
适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将当前社会治安领域的典型案例和公安科技成果融入到课程和教学中来,提升智慧公安场景应用效能,打造一批智慧公安“金课”;
适当压缩公共基础课课时,加强信息化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
优化学生入警职位选择机制,积极向公安主管部门建言献策科学用人机制,探索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就业工作中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和择优选用录用机制,将公安专业毕业生平时在校成绩、综合表现与参加全国公安院校统一招警考试成绩相结合,采取综合评价方式确定排名和选择职位,引导学生重视日常学习和综合表现。

(三)坚持师资建设龙头地位,持续优化师资队伍质量和结构

师资队伍对高校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师资队伍水平决定着学科专业建设水平。[11]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师资建设应以内部挖掘和培养潜力人才为主,适当从外部补充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教师与教官有机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确立治安学专业各项负责人制度,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其作用不应被忽视;
积极引进公安学类高层次人才和招聘高学历人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层次;
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要强力推进教师参与警务实践制度,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导师进行“传帮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系统指导、督促和帮助,使其快速转换角色,尽快站稳讲台;
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公安民警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建立规模适当的兼职教官队伍,打造专职与兼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与教官协同育人成效。

(四)坚持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推进公安教育数字化建设

“互联网+”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这种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公安教育应深入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实践新模式,要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教学互动、课程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特别是在“慕课”、“微课”和“最小作战单元”课程建设方面要重点推进,促进和形成一批能用于专业化课堂教学、远程教学、网络自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要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使其从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开放共享、多元共建的教学模式转变;
要加强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与公安机关共同开发虚拟仿真课程,让基层警务模拟演练教学丰富化、开放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

(五)坚持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合作育人成效

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无处不在、创业无时不有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干事创业的能力,坚决纠正当公务员不需要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当警察不需要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错误观念。大力支持治安学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各项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硬件、场所和智力支持,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政策、法律、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积极营造实践育人环境,鼓励治安学专业学生参加科研创新与技能竞赛。同时,加强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组建社会治安志愿服务小组,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和力素质。加强专业导师制的长效机制建设,激励更多教师投身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找准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与突破口,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进行规范导引。加强校局合作力度,积极推动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将合作教育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为教师成长及学生警务实践创造更多机会与平台,进一步增强专业影响力与学生自豪感。加强校校合作研究,探索合作办学机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专业开展对口合作支持计划,共同促进合作育人环境的形成。

猜你喜欢双万计划公安院校治安Me & Miss Bee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10期)2021-12-07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7-21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基于“双万计划”的“野外损伤的救援与处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考教师·中(2020年1期)2020-04-07浅析“双万计划”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金课建设的思考新一代(2019年19期)2019-11-26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新工科背景下森林工程专业课堂实物教学探索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17期)2019-10-30“双万计划”背景下商务经济学专业建设内涵探讨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12期)2019-02-03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10期)2018-10-12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5期)2015-12-21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