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视听融合背景下的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研究

视听融合背景下的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5 09:35:04 推荐访问: 展厅 展厅租赁合同(3篇) 展厅租赁合同范本

王勤 窦学诚

摘要:数字展厅即多媒体数字化展厅,是指采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结合影视动画技术以及图形数字功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展厅形式,可以理解为集多媒体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展示平台,包括数字沙盘、迎宾地幕系统、互动镜面等。其具有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等优势,可以借助对视频、声音的组合应用,进一步挖掘展览对象的背景与蕴含的意义,带给用户极强的视觉震撼,保证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但根据实际调查可知,现阶段许多地区的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存在没有明确展示主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不足、交互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过于注重视觉信息的传递等问题,导致用户的感知层次较低,游览体验较差。鉴于此,文章以某城市博物馆数字展厅为研究对象,阐述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现状,并提出用户体验层次下的用户反馈实验、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视觉语言规划路线等设计路径以及导视设计创新方式,以解决展厅地图不融合、展品标签读取难度较高等问题,丰富数字展厅导视功能,提高设计清晰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实现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的视听融合,切实优化用户体验。

关键词:视听融合;
手机数字展厅;
导视设计;
博物馆;
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3

0 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地实体博物馆运营发展受到影响,需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创新,积极采用云展览的方式,优化博物馆的布局。手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工具,可以发展为游览云展厅的重要媒介,但现阶段手机数字展厅的设计仍不够完善,应充分结合相关技术,实现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的视听融合。

1 手机数字展厅概述

数字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将实体博物馆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在网络上,本质上是一种以教学、观赏为目标,保存、宣传、介绍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物品,兼具管理、展示等功能的数字化系统。而手机数字展厅则是依照某一主题对标本等实物进行三维扫描,之后整合实物的数字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在线传播的一种系统形态。

2 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现状

本文以某博物馆数字展厅为例,其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多角度展示馆内文物,以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作为入口。通过三维建模技术、高精度渲染技术及三维扫描设备,获取展厅内的点云数据,完整呈现点的空间位置信息、产品的纹理信息及色彩数据。该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文物涉及佛教文化、河姆渡文化、红色文化,并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了数字展览板块。现有数字展厅多达27个,进入数字展厅的用户能利用定点旋转观察,通过左滑、右滑等操作调控观察范围与角度。虽然数字展厅能够突破实体博物馆受到的时空限制,使用户能够利用数字化平台进一步了解古越文明,但其设计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展品与地图的融合效果不佳。导览地图往往只能看到点位1、点位2之类的标记,难以获取相应展品信息,用户游览时常常不知如何寻找,无法直观获悉展品位。第二,地图上缺少图标。现有的导视设计虽然可以准确读取行进方向、展厅信息,但缺少用于指明方向的图形符号,也缺少特定的符号表现形式。第三,展品标签读取难度较高。数字展厅的展品通常由立体投影出的图像组成,其清晰度取决于3D全息投影设备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虽然在导览过程中可以利用局部放大功能更好地观看展品,但展品标签文字的清晰度较低,不仅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还使用户难以充分了解展品[1]。

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考虑手机数字展厅的基本功能以及图标交互,结合用户实际需求,明确地图导向的重要性,确保导视设计别具一格。此外,还应借助先进的技术创新原有设计方式,规避传统设计存在的缺陷,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质量。

3 视听融合背景下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路径

3.1 用户体验层次下的用户反馈实验

设计人员需要以用户为核心,更多地考虑怎样建立用户反馈渠道,使用户可以确认自身所在位置。因此,要保证导视地图能作为用户进入数字展厅的导览依靠。设计时,可利用用户反馈实验,深入挖掘用户的体验需求,具体内容包括若干层次。一是结构层,其设计目标是为用户规划好游览路线,保证提供给用户的资讯合理有效,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阅读页面信息,找到所需图标,增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的友好性,保证信息结构的科学性;
二是框架层,其设计目标是增强空间序列的次序性,使用户能够利用空间化的记忆框架,梳理游览路线,切实解决以往手机屏幕平面化导致的记忆框架不清晰问题;
三是表现层,其设计目的是保证界面结构完整,在此基础上提高不同图标的辨识度,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图标,分级设计,优化用户体验。

3.2 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视觉语言规划

3.2.1 路线

从结构层角度出发,数字展厅内的地图需要为用户提供清晰、明确的参观路线,使用户能够更好地识别地图内的界面元素,帮助用户轻松读取导视设计中心的各项功能。例如,在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空间设计地图导视中心中,用户第一眼便可以明晰数字展厅的行进线路,设计人员使用虚线与箭头进一步标识游览流程,通过凸显方位导航符号的方式,保证路线不会抢占视线,并进一步平衡路线可读性与自觉性。由此可见,若想实现视觉融合的数字展厅导视设计优化,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选取大小适宜的标题导言,采用特色突出的主题定位符号,合理把控布局,采用用户最熟悉的视觉标识[2]。

3.2.2 架构

从框架层的角度出发,导视设计要将层级结构、矩阵结构涵盖在内,并具备一定的可延伸性、可扩展性,具备用户切实所需的功能,使用户可以更直观地获取产品名称。以德国的战争纪念馆展厅为例,导视设计采用了立体楼层构架,视觉设计充满秩序性,且内容精练,能全面介绍不同楼层的游览重点。再以我国中央美术学院展厅为例,其对不同的展示区域进行了差异性色彩标注,以保证各展示区的划分效果更加突出,视觉效果更加鲜明,便于用户获取信息。由此可见,架构设计应注重以下两点:一是实现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的立体构建,做好不同展区的差异性划分,帮助用户明确自身所处位置及想去的位置;
二是直观标注展品,利用跳转功能,呈现导视内容与展厅的关系表达。

3.2.3 标识

从表现层的角度出发,数字展厅导视设计需要实现逻辑排布,做好界面信息的秩序呈现,如导航标识、地图标识、分区标识,确保采用的排列分类方法能够理清用户的行进思路。以北京博物馆的APP为例,其标识别出心裁,极具特色,采用多层架构保证层次清晰,利用优先级排列的方法,切实满足用户需求,保证设计的标识符合用户想法。

3.3 视听融合背景下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创新方式

视听融合可以理解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出发,使所呈现的物更具立体感,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视听融合强调感官联系,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表现事物,使用户既能感受到画面,又能感觉到声音,实现视觉与听觉相通、感官同步,具体方法如下。

3.3.1 以功能为核心开展导向结合规划

一是设置语音提示功能,即呼叫者发出提示请求,用户依照提示完成操作或对用户发送录音通知,告知某种情况。视觉上更多是利用文字、箭头等元素实现方向引导,表明实物的具体方位。而结合视听融合理念后,可将设计方向转变为利用多维空间深入刻画展品细节,结合标识、语音指示,保证用户处于最佳浏览状态,提高游览的舒适度。该功能模块的优势在于不仅将博物馆内的艺术风格以及地图标识有机融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导视的趣味性[3]。

二是设置语音引导功能。语音引导大多设置在展厅的入口处,如设置“欢迎光临”等欢迎词,也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采用智能语音提示,重复关键语句,用于疏导客流。例如,北京同力行通软件公司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交互式语音引导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依照用户的选择播放不同的语音,提供自动语音传真等服务,还可以对用户进行自动导航。将其运用在数字展厅导视设计中,可以更好地实时播报用户位置,以往的视觉设计通常利用用户所处位置与大环境位置间的相对关系完成标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语音引导功能,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将用户定位等引入导视设计,拉近用户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三是语音解说功能。视觉设计更多是对数字展厅的空间结构进行介绍,并标注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主要作用是讲解展品,延伸与重塑展品造型。语音解说功能可以将用户与展品背后的故事有机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语音讲解服务,丰富用户的游览

体验[4]。

3.3.2 其他手机数字展厅导视创新规划路径

一些博物馆的数字展厅导视系统个性化明显,特点突出,整体结构较为简约,形式上大胆创新。但无论是大小,还是立体化设计,都稍显不足,若想更好地实现视听融合的数字展厅导视设计,就要将线框作为主体,将点位作为辅助,充分融入介绍录音及配乐,实现人机界面的更新优化,优化界面装饰效果,具体的创新规划路径有三条。

一是健全视觉界面的导视功能,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指引信息,在展厅俯视图上添加文物图例,便于用户游览。同时要在导视界面上做好人机界面的交互管理,提高用户与人机界面的沟通流畅度,利用箭头、虚线进一步标识游览路线,做好展品的直观标注,确保关键展品信息的及时传达及有序排列。在地图上要做好重点部位的信息呈現,通过站点标志符号、拐点标志符号,优化用户的体验。

二是强化视听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利用多维空间深入刻画展品,结合标识、导向布局以及集指示、引导、解说等功能于一体的手机语音,实现用户位置的实时播报,并为用户答疑解惑。简单叙述展厅布局及游览路线,使用户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针对性调整游览路线,全方位了解展品特点与历史背景。

三是拓展设计方式,采用多维设计视角,打破以往导视设计的局限性。以往展厅与用户的沟通大多停留在视觉层面的表达上,若想切实解决此类问题,就要采用多元化视角及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丰富导视功能,利用视听双维度导视及五官融合的方法,使用户产生触、闻、味等层面的感官体验。例如,NHK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研发出了一种物体触觉技术,其目标在于实现触碰感应,参观者移动安装在触觉装置顶端的笔,画面上的指示器就会相应移动,但到达物体所在位置后,笔会停止移动,此时会反馈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获得如同碰到画面上物体的感觉。根据该科研组介绍,未来将面向视觉障碍者实现以触控方式传达信息的目标[5]。

4 结语

本文以某地方城市博物馆数字展厅为例,阐述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现状,提出视听融合背景下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的路径及创新方式,以丰富数字展厅导视功能,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必须注重用户反馈,大幅度提升手机数字展厅导视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张家豪,常雅堃,孙淑桐.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智慧展厅设计方法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22):122-124.

[2] 王琪.体验设计在数字博物馆的运用与探索:中国国家博物馆虚拟展厅的案例研究[J].装饰,2020(2):134-135.

[3] 李嫣.“数字故宫·万象紫禁”:论太原博物馆故宫特展数字展厅设计[J].艺术教育,2019(9):190-191.

[4] 谢天.基于“互联网+”与用户体验的博物馆数字空间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展厅”为例[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3):46-49.

[5] 施行之,陈云泽,耿丹阳.智能型商用机器人在数字展厅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4):21-22,25.

作者简介:王勤(1982—),男,山西运城人,硕士在读,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电信运营商运营策略。

窦学诚(1962—),男,甘肃陇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系统架构博物馆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3期)2022-03-29博物馆里的“虎”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博物馆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面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工厂技术研究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11期)2016-12-26人工智能在智能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23期)2016-12-23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系统架构软件导刊(2016年11期)2016-12-22企业大数据建设的技术瓶颈科技视界(2016年23期)2016-11-04露天博物馆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11期)2016-01-27博物馆幼儿智力世界(2009年5期)2009-07-22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