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探讨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探讨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5 12:00:31 推荐访问: 探讨 探讨电气安装及调试处理技术 舞蹈

刘可

摘要: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社会意义。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将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相结合,且连贯、富有节奏地展现出来,就能准确表达作品中蕴含的独特主题和情感,所以舞蹈动作也成为一种特殊语言,在舞蹈演员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桥梁。因此,舞蹈演员应对此有所认识,并在日常加强训练,熟练掌握各种舞蹈动作,从而在表演中完美展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分析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并对舞蹈动作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舞蹈表演  舞蹈动作  特殊的动作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105-04

舞蹈表演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时空艺术,要求舞蹈演员运用相应舞蹈动作来表达内容,并揭示作品想要展现的精神世界,以达到吸引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但舞蹈动作并不等于肢体动作,它是舞蹈演员支配身体产生的一种有节奏的律动。舞蹈动作的形态主要来源于大自然的各种运动形态,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艺术提炼、组织和美化后,便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语言。因此,要想在舞蹈表演中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就要求舞蹈演员对生活进行观察,然后根据作品特点,将各种肢体动作进行合理艺术加工和改编,并融入个体情感,使其成为富有审美特征的舞台动作,从而赋予舞蹈表演生命力,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一、舞蹈表演概述

舞蹈被称为艺术之源,是人类文明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表演艺术。早在语言诞生之前,人们就使用各种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进行表达和交流,由此逐渐催生出舞蹈表演这一艺术形式。到秦汉时期,舞蹈表演已初具雏形,并在各种仪式、庆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舞蹈表演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舞蹈艺术也持续發展,至宋元时期,我国舞蹈表演已趋于成熟,并成为了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不仅被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内容,还与其他类型的艺术相互融合。比如小说,主要以文字表达人的紧张、喜悦、惊恐等深层心理状态。舞蹈创作者将相应文字内容进行艺术提炼、改编后,配以恰当的音乐,再加上舞蹈演员丰富的面部和肢体语言,也能用舞蹈动作直观地表达上述各种情绪。如此一来,舞蹈表演具有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得到了深入挖掘、开发,便绽放出更加厚重饱满的艺术魅力,并逐步由一种生活化的艺术转变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

二、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的重要性

在舞蹈表演中,动作是构成舞蹈的核心元素,它与时间、空间等元素结合后,便成为一种动作语言,使得舞蹈表演具备叙事、表情功能,并最终实现了语言化艺术价值的升华。

(一)准确表现舞蹈作品内容

舞蹈动作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连接观众与舞蹈表演的纽带。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演绎作品时,只有将个人主观意识融入舞蹈动作中,才能准确用肢体语言表达出相应内容。这也要求舞蹈演员的动作应足够熟练、流畅,表情应足够丰富,并掌握用不同舞蹈动作表达不同内容的方法。例如在情节发展到高潮部分,往往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内容和场景,此时舞蹈演员不能平铺直叙地展现肢体动作,应运用一些具有难度的技巧,并通过改变肢体摆动幅度、动作类型、移动节奏快慢等,使舞蹈动作达到交织、交响效果,从而突出动作表现力,使其符合情节发展需求。因此,舞蹈表演和舞蹈动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舞蹈演员日常应注重强化肢体协调性训练,只有掌握了熟练运用肢体语言的方法,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准确表现作品内容。

(二)增强舞蹈表演的叙事功能

区别于话剧、电影等有声艺术,舞蹈表演中并不能直接运用人类的语言文字,所以舞蹈演员必须运用舞蹈动作来叙事,这也要求各种肢体动作必须具有达意功能,能够让观众看得懂。而一些现实生活的肢体动作本就具有指向性,比如双目圆睁代表愤怒、高举单臂寓意十分振奋等。编排者将这些动作进行采集、改编后,融入舞蹈表演之中,便能将观众带入相应情节中。舞蹈实际上是将生活中的各种内容用舞蹈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表演形式,如果观众感觉动作索然无味,或者不明其意,那么舞蹈表演无疑就是失败的。所以对舞蹈进行编排时,就应增强舞蹈动作叙事性,即用肢体语言来“讲故事”,编排者可以将矛盾冲突十分激烈的情节表现出来,再设计一些带有明显指向性的动作,即能将相应内容用生动的舞蹈动态表现出来,而舞蹈表演风格也能变得十分鲜明、突出。

(三)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舞蹈人物形象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塑造出的饱含主体思想、能被直接感知的动态形象,它在舞蹈表演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物形象确定了,舞蹈表演的中心也就确定了。而舞蹈动作主要提炼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将其搬上舞台后,只要突出其中一些重要特征、风格,就能表现出鲜明的人性形象。例如我国东三省地区,当地群众性格普遍豪爽、泼辣,所以当地的秧歌舞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在动作上,秧歌舞突出腰的扭动,十分夸张。而在脚步上,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变化,踢出的一瞬间是非常快的,收脚时的节奏变得稍慢,但很快又是一个重重的落地。三者结合,即能塑造出一个性格豪爽、泼辣,且做事风风火火的人物来。因此,舞蹈演员把握住生活动作中的各种主要特征,即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将其贯穿于舞蹈表演的各部分,便能让观众如同阅读小说、欣赏影视一样感知鲜活的人物。

(四)准确表达情感

舞蹈表演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它的情感价值中,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表演,体会到别样的人生经历,并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就舞蹈动作本身而言,单纯的肢体摆动对情感表达是非常有限的,舞蹈演员需要用个体意识进行注解后再重新排列、组合,并在舞台这个空间范围内连续不断地将其展现出来,便能赋予舞蹈动作特殊情感。例如在表达喜悦、欢欣等情感时,可以将不动的肢体动作进行组合,再以快捷、流畅的方式展现出来。当表达烦闷、悲伤等情感时,可以用一些僵硬、迟滞、重复性动作来表达,如此一来,观众便能获取相应的审美信息,自然也能感知到具体情感。因此,舞蹈演员应将内心情感融入肢体的各部位,让自身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灵动起来,并通过舞蹈动作向观众展示出来,从而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五)传递文化信息

舞蹈是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魅力在于通过舞台这样一个局部、有限的空间,来表现广阔、丰富的生活内容。而文化正是生活内容在思想和精神上的一种浓缩,所以舞蹈表演在揭示生活内涵时,也能传递出相应的文化信息,舞蹈动作正充当着其中的载体。比如蒙古族人民过去生活在大草原上,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他们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马成为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在蒙古族舞蹈中,通常都有“踏马步”“碎抖肩”等富有特色的动作,这正是舞蹈动作对“游牧”文化的一种展示。因此,生活中的肢体动作是具体而实际的,而舞蹈中的动作是虚拟而抽象的,但这种抽象并不代表舞蹈动作没有意义,它反而传递出各种文化信息,更成为了思想和精神内容的一种具体表征。

三、舞蹈动作的训练方法

(一)注重磨炼意志

舞蹈表演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要求舞蹈演员具有较高专注度,并长时间进行肢体动作训练,这无疑是十分艰难的。所以舞蹈演员应不断磨炼自身意志,由此树立起不畏苦、不惧难的坚强信念。意志并非自发产生的,它是舞蹈演员在长期训练、表演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机能,也是大脑基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舞蹈动作的物理规律等内容进行综合思维后表现出的一种反应。舞蹈演员从认识舞蹈动作在表演中的价值开始,并在平时的练习中反复训练、加强反思深化这种认识,进而对不足之处改进、提高,由此才能逐步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同时,意志也能反过来支配舞蹈演员的行为,促进他们积极投入到训练中,并精心做好舞蹈表演的准备工作。

在意志训练中,一是要调整好自身心态。面对一些复杂甚至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每个舞蹈演员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适度压力能够增强训练的适应性,而压力过大会则会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正常发挥。所以舞蹈演员应调整好情绪,确保在训练中保持稳定状态。二是应克服畏难心理。舞蹈演员可了解、学习一些名人事迹,并从中汲取养分,以克服畏难心理。比如杨丽萍,她为了跳好孔雀舞,多年来一直坚持素食、坚持训练,最终在该项表演中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因此,意志是个体赋予现实心理现象的总和,舞蹈演员应注重磨炼自身意志,从而专注于舞蹈训练和表演之中。

(二)加强基础动作训练

舞蹈中存在一些基础动作,能够改善身体柔韧性、肢体协调性和肢体稳定性,舞蹈演员应加强基础动作训练,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舞蹈专业水平。

1.站姿训练

“站”是舞蹈中最为基本的动作,可以彰显出一个人的气质,所以舞蹈演员应从“站”开始练习,塑造出一个优美站姿。主要方法如下:第一,下肢训练。双脚呈小八字站立,略微绷紧足背,并将臀部收紧上提。在体重作用下,可以明显感觉到来自地板的反作用力沿足踝关节——小腿骨——膝关节——大腿骨向上传递,并起到支撑腰部的作用,能达到俗称“腰以下全是腿”的效果,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施展舞蹈动作。第二,上肢训练。挺胸收腹,放松肩部,使其微微张开,并自然下落,同时将背部绷紧,双臂可下垂、前伸或抱圆。应注意的是,背部并不是严格的几何学上的平面,而是微微向外凸起,练习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肌、背的重力向两腋延伸。坚持上肢练习有利于施展舞蹈动作时保持上身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第三,头颈练习。锁骨下沉,想象头发受到向上拉力,并保持头颈直立。长期进行头颈练习可以让颈部线条变得更加优美,带给人“修长”的感觉,从而改善身体比例,让舞蹈动作更具形态美。

2.单一动作训练

跳跃、翻身和旋转是舞蹈表演中应用最多的单一动作,所以舞蹈演员的日常训练也应围绕这三个动作展开。第一。跳跃。舞蹈中的跳跃是人跳起以后在空中完成的一种舞蹈动作,比如闪、展、腾、挪等。常见的跳跃练习方法有单起单落、单起双落、双起单落和双起双落四种。起跳时应注意弯曲膝盖,依靠小腿肌肉爆发力将整个身体腾空。舞蹈演员应反复进行上述四种跳跃训练,以提高自身的弹跳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确保在空中顺利完成各种舞蹈动作,从而带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第二,翻身。翻身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动作,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倾斜状态下的一种翻转,可以表现出拧、仰、俯等舞蹈形态。在练习翻身时,可由“点翻”入手,即以一只脚为轴,用另一只脚发力,上身同时完成“立圆”运动,熟悉上述动作后,再双脚交替发力,形成不断移动的翻身动作(串翻)。第三,旋转。在舞蹈中,旋转指人体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进行圆周运动。练习旋转时,可采用原地转、行进转和空中转三种方式。原地转时应双脚轮流发力,用腰带动身体转动,并维持好身体重心平衡。行进转则是在原地转的基础上移动身体重心,而空中转训练的重点在于腾空后辅以一定的姿态变化。舞蹈演员只需依照上述顺序进行练习,即能熟练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

3.组合动作训练

掌握各种基础动作之后,还应连贯地表现出来,如此才能将其转化为形象的舞蹈语言。所以舞蹈演员在日常训练中,应将单一动作进行各种组合、串联,方法如下。首先,将单一动作进行叠加。比如将旋转与跳跃组合,练习时应了解手、脚、躯干在动作连接中的具体位置、连接方式和路线等,在此基础上将两个动作进行叠加。其次,拆分复杂动作。面对一些十分复杂的动作时,可以对其进行详细解构,拆分为各种已掌握的基础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充分感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再完整做出复杂动作。最后,将组合动作连贯表现出来。按照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规范等,深入感知组合动作要领,再一气呵成地将其表现出来。综上所述,舞蹈练习中,单一动作代表舞蹈的基本要素,组合动作则代表舞蹈的逻辑结果,舞蹈演员应遵循由单一动作过渡到组合动作的练习程序,从而科学、系统地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

(三)控制好动作幅度

幅度是衡量舞蹈动作准确度的重要标准,它对舞蹈表演中的造型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中国古典舞中有“拉山膀”这一动作,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手臂张开和收拢,显然难以表现其意蕴,只有拉直双臂过肩,并将两掌略上扬,形似一个“山”字,才能表现出相应的舞台效果。因此,舞蹈演员应强化动作幅度练习。首先,动作幅度大小是身体张力的一种表现,它与韧带的韧性、肌肉和关节活动范围有关,如果知道某个动作肢体应摆放的位置,但力所不能及,那么作出的动作自然不标准、不到位。所以舞蹈演员在日常练习中应科学了解肢体运动学规律,并针对性进行肌肉、骨骼和柔韧训练,从而提升舞蹈动作幅度。其次,動作幅度反映了人体与外部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是在具体空间范围内进行展示的。该空间的方向、位置、距离等决定了何种动作幅度才能表现出最佳舞台效果,比如舞台位置离观众较近,就应减小动作幅度,避免给观众带来突兀的感觉。所以舞蹈演员在练习时,应合理想象,将自己置身于不同舞台空间之中,从而展现出不同的动作幅度。

(四)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气息不畅则无法顺利完成相应的舞蹈动作,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使舞蹈更具活力。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提、沉、冲、靠、含、舔、移”等,比如在跳跃之前就需要“提气”,它是把吸入的气体保持在胸室与腹室之间,让身体绷紧,确保跳跃时躯干固定。而单腿站立时则需要“沉气”,即将吸入的气体保持到腹部,从而降低重心,确保单腿站立的稳定性。因此,呼吸贯穿于舞蹈表演的始终,舞蹈演员进行呼吸练习时,应准确把握动作与呼吸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准确控制好动作力度、节奏。

(五)将情感融入动作之中

舞蹈动作是一种身体语言,舞蹈演员需要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融入动作之中,才能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才能让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联系起自己的过往经历,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等,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进而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由上可知,舞蹈演员在日常练习时应根据表演需求,合理定位自己的人物形象、情感,从而让形体与心灵相契合。比如表现大自然时,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小草随风摆动,并将该思想内容注入舞蹈之中,肢体的摆动自然也就显得更加灵动。

(六)坚持理论学习

舞蹈演员不仅要熟练运用各种舞蹈技巧,还应深度理解舞蹈作品,编排出能够准确表现作品内容的动作,并在表演中根据观众反应随时作出临场调整,才能向观众呈现出一场高质量的舞蹈演出。这些能力都与舞蹈演员的文化水平有关,舞蹈演员只有掌握完善的舞蹈艺术理论知识,才能将肢体动作转化为舞蹈语言。因此,舞蹈演员应在日常坚持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首先,学习舞蹈文化知识。舞蹈演员可购买一些经典舞蹈教材,如《中国舞蹈艺术概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等,系统学习最先进的表演理论和动作理论,由此掌握正确的表演和训练方法。其次,观摩学习。舞蹈演员可以和教练、同事共同观看一些高质量的舞蹈表演录像,从中挑选出一些优美、复杂的舞蹈动作进行讨论,并总结这些动作是如何编排的、又是如何表达作品主题的。最后,欣赏现场舞蹈演出。舞蹈演员应多观看各种舞蹈演出,亲身感受现场氛围,近距离接受熏陶,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综上所述,长期坚持学习舞蹈艺术理论知识,能够丰富舞蹈演员的知识储备,进而通过知识积累促进动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发展。

四、结语

舞蹈是一种动态艺术,舞蹈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都由舞蹈动作所承载。对于舞蹈演员而言,应认识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等方式提升个人艺术素养。除此之外,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蹈演员还应深入研习作品,并将个人情感融入舞蹈动作之中,从而用舞蹈语言更好地传情达意,带给观众完美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张新宇,毛荣.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对培养舞蹈人才的价值[J].戏剧之家,2021(27):115-116.

[2]索南多杰.浅谈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应用[J].艺术大观,2021(02):91-92.

[3]李飞扬.浅谈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的关系[J].艺术大观,2020(25):81-82.

[4]王晓丹.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15):134-136.

[5]李青.关于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探讨[J].戏剧之家,2021(01):117-118.

[6]王韵思.舞蹈表演情感表现力的提升方案研究[J].艺术评鉴,2021(08):55-57.

[7]冀霄宇.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与教学方式探究[J].明日风尚,2019(06):91.

[8]刘杨,杨诗瑶,谷雨哲.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舞千年》中的《李白》为例[J].尚舞,2022(17):81-83.

[9]宝音阿木尔.蒙古族舞蹈風格特点的形成与融合发展研究[J].东西南北,2020(04):86.

[10]闫映东,缪思薇.多元创新型传统民族舞蹈文化体系构建研究[J].戏剧之家,2022(06):119-120.

猜你喜欢舞蹈表演浅谈舞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特征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研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3浅析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浅谈舞台服装设计在舞蹈表演中的影响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