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9篇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9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3-23 02:01:34 推荐访问: 202 2020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总结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9篇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1

  2022年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业态摆布,全力推进“一环、一廊、一带”产业示范带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壮大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格局,实现民富村强,共同振兴的目标。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全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抓好赤新旅游公路、道谷南山、二道井子考古遗址公园、杨家湾田园综合体、西水泉创意农业和XX花都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推进,各村要积极配合征收征地等各项工作,联合联动,确保各项目稳步推进,使示范带真正成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各村要立足产业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风民俗、产业优势等特色资源,进一步挖掘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片1至2个,为区、镇两级下一步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认真谋划筹备后续项目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要求,紧扣长远发展需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乡村架构,探索实施设施农业大棚提档升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怪坡景点、生态治理万亩梯田、增嘉园有机杂粮种植、碾子沟药材种植设施农业、生态鱼塘等项目建设,各村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立足项目基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今后的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抓重点带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四)健全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在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的基础上,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科学划分工作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同时,严格把关项目事前事后监督,严控未批先建、批而不建和超规建设等违规行为。要建立严格动态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建立项目实施检查制度,对项目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特色种植业。各村要依托种植合作社,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毛豆、高钙菜、苗圃、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试点种植桑葚、大樱桃、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村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招商机制,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企业,为企业搞好服务,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技术、延伸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三)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指导各村成立以村集体为主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促其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旅经营主体。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农家乐、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各村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民俗文化展等乡风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真正使农民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实现“以节促销、以节促游、以节富民”。

  (二)加快“旅游+”建设发展。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每个村重点打造1至2个旅游示范村,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更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推动农畜产品上网、进城。各村要引导鼓励扶持一批从事电商活动的农民和农村实体经济组织,力争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以及网上购物提供方便。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力推动土地确权颁证,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制定《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镇级土地流转平台,定期发布全镇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严格控制耕地私下流转、小规模流转、无序流转,为大项目落地留空留白。

  (二)加快推进“三变”改革。依托西水泉“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将村集体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载体,依法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带动村民入股,采取“统一安排工作、统一结算劳务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安全管理”的运营模式,实行契约化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推进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整合现有各类行政资源,推行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发挥数字化城管指挥分中心功能作用,实现对案件接收、传递、办理、反馈、验收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完成既有生活垃圾清运,力争行政村集中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高铁配套工程、天丰商贸城二期、中燃、中水、两山两园等征收工作,做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高质量推动镇村建设。全面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村民出一块、政府补一块”的原则筹集资金,力争完成2000户改厕任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丰富镇域城市功能。

  (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持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品质,全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1条文明经营示范街、2条示范农村公路。谋划补绿、建绿、透绿工程,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六、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

  (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不断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培育农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现代理念、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各村要建立专业文化文艺宣传团队、农村特色文化文艺团队、村级业余文化文艺活动队伍,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人员、有场地、有器材、有骨干。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将农村实用性人才纳入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或以入党积极分子等方式建立村级农村实用性人才库,依托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扫盲工程等手段对农村实用性人才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提高带民致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相关人才政策,加大对创业有成、有奉献精神的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和参与村党组织书记选举的吸引力度,减少优秀人才回乡成本,扩大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

  七、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一)加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大力实施支部建设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落实党的制度,严格党的纪律,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各村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民社会组织,完善村民公约,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在党支部领导监督下处理民间事务,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现农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要围绕“明礼诚信、遵规守纪”主题,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创新村规民约内容和实现形式,推动村民在生产生活习惯上实现根本性改变,坚决抵制和消除传统陋习,让读书、学礼、倡善成为主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习俗和特色展现形式。要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

  (四)推进平安镇村建设。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七五”普法,逐步提升法治文化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关系依法理顺、基层问题依法解决。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2

  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

  2022年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业态摆布,全力推进“一环、一廊、一带”产业示范带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壮大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格局,实现民富村强,共同振兴的目标。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全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抓好赤新旅游公路、道谷南山、二道井子考古遗址公园、杨家湾田园综合体、西水泉创意农业和XX花都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推进,各村要积极配合征收征地等各项工作,联合联动,确保各项目稳步推进,使示范带真正成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各村要立足产业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风民俗、产业优势等特色资源,进一步挖掘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片1至2个,为区、镇两级下一步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认真谋划筹备后续项目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要求,紧扣长远发展需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乡村架构,探索实施设施农业大棚提档升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怪坡景点、生态治理万亩梯田、增嘉园有机杂粮种植、碾子沟药材种植设施农业、生态鱼塘等项目建设,各村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立足项目基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今后的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抓重点带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四)健全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在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的基础上,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科学划分工作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同时,严格把关项目事前事后监督,严控未批先建、批而不建和超规建设等违规行为。要建立严格动态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建立项目实施检查制度,对项目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特色种植业。各村要依托种植合作社,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毛豆、高钙菜、苗圃、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试点种植桑葚、大樱桃、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村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招商机制,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企业,为企业搞好服务,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技术、延伸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三)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指导各村成立以村集体为主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促其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旅经营主体。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农家乐、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各村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民俗文化展等乡风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真正使农民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实现“以节促销、以节促游、以节富民”。

  (二)加快“旅游+”建设发展。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每个村重点打造1至2个旅游示范村,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更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推动农畜产品上网、进城。各村要引导鼓励扶持一批从事电商活动的农民和农村实体经济组织,力争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以及网上购物提供方便。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力推动土地确权颁证,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制定《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镇级土地流转平台,定期发布全镇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严格控制耕地私下流转、小规模流转、无序流转,为大项目落地留空留白。

  (二)加快推进“三变”改革。依托西水泉“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将村集体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载体,依法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带动村民入股,采取“统一安排工作、统一结算劳务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安全管理”的运营模式,实行契约化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推进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整合现有各类行政资源,推行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发挥数字化城管指挥分中心功能作用,实现对案件接收、传递、办理、反馈、验收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完成既有生活垃圾清运,力争行政村集中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高铁配套工程、天丰商贸城二期、中燃、中水、两山两园等征收工作,做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高质量推动镇村建设。全面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村民出一块、政府补一块”的原则筹集资金,力争完成2000户改厕任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丰富镇域城市功能。

  (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持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品质,全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1条文明经营示范街、2条示范农村公路。谋划补绿、建绿、透绿工程,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六、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

  (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不断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培育农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现代理念、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各村要建立专业文化文艺宣传团队、农村特色文化文艺团队、村级业余文化文艺活动队伍,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人员、有场地、有器材、有骨干。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将农村实用性人才纳入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或以入党积极分子等方式建立村级农村实用性人才库,依托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扫盲工程等手段对农村实用性人才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提高带民致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相关人才政策,加大对创业有成、有奉献精神的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和参与村党组织书记选举的吸引力度,减少优秀人才回乡成本,扩大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

  七、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一)加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大力实施支部建设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落实党的制度,严格党的纪律,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各村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民社会组织,完善村民公约,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在党支部领导监督下处理民间事务,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现农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要围绕“明礼诚信、遵规守纪”主题,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创新村规民约内容和实现形式,推动村民在生产生活习惯上实现根本性改变,坚决抵制和消除传统陋习,让读书、学礼、倡善成为主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习俗和特色展现形式。要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

  (四)推进平安镇村建设。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七五”普法,逐步提升法治文化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关系依法理顺、基层问题依法解决。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3

  面向阳光吧,不寄予什么春暖花开,只是不想再面对那些阴霾。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农业农村局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

  2022年,X市农业农村局将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X路径”。具体打算如下。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一是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措施。二是保持财政衔接资金投入总体稳定,财政衔接资金投入规模不低于X万元,资金总规模不低于X万元,重点向X、X、X3个X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倾斜,集中力量促进产业振兴发展。三是推进金融帮扶政策落实,市财政投入X万元落实精准防范返贫致贫综合保险、雨露计划项目。

  (二)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共联,确保完成X市下达的主要指标任务。二是强化产业共融,积极推动本土企业赴甘肃投资,带动协作地区脱贫人口就地就业增收。三是强化实事共办,进一步提升协作地区公共服务增收致富能力。四是强化合作共赢,扩大“辣椒致富”新成效,打造“一主多辅面上开花”消费协作态势。

  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一)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确保粮食总面积、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加快提升生猪基础产能,完成国家级X黑猪保种场确认;完成4处以上示范场创建,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处。稳步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完成X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完成4处以上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处。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的增长。

  (二)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培育“红黄黑白”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辣椒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打造X半岛马铃薯产业功能聚集区;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加快国家级、省级产业强镇创建,推进益海嘉里、利群中央厨房等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放大X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供应链作用,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级产业链;深入开展“X金花”企业培植扶持,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农村电商业务培训,全面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深耕细作提升品牌竞争力和知名度,探索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推进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进一步做优“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聚力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一)深入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严格落实月排名和奖补制度,切实保证问题一查到底,随查随整,整必有效。推广信用荣誉积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主体多元、保障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

  (二)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美丽乡村示范村引领带动作用,分批分步在西南三镇连线成片打造美丽家园。2022年,在西南三镇(X、X、X)继续连线成片打造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进一步提高西南三镇美丽乡村覆盖率。

  四、以加快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一)积极推进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和示范带动、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延长试点、丰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新突破。保持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如期完成改革试点各项任务指标。

  (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新修订的《X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建立承包合同日常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由事后备案向事前资格审查、项目审核拓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三)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研究平台智能化,推动系统优化升级,提高系统可操作性。继续发挥平台整合土地优势,扩大土地规模化利用率,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规模化经营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4

  20xx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开局起步期,乡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直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挖特色产业谋发展、深化脱贫成果促小康、聚焦基层治理促振兴,奋力开创乡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总体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强基础、抓重点、补短板,奋力实现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要点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提升、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产业兴旺是重点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产业振兴”总引擎,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特色产业乡镇发展定位,重点抓实、抓强马铃薯、林业经济、蔬菜、养殖业(“1+3”产业)四大产业,主要在提质增效、发展订单、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力争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建立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科技示范园区1处,种植面积达到500亩,植树造林500亩,扩建山地苗圃400亩,蔬菜种植新增500亩,养殖示范区新增1个,四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及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二是构建多元产业模式。通过“支部+合作社”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入股公司分红、落实贫困户发展奖补政策、实施“政银企户保”政策等多种途径,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发挥“扶贫微工厂”有效带动本村留守妇女就业的作用,开展流转土地种植万寿菊、连翘等中药材的增收模式。构建起哈巴气村通过冷棚蔬菜和休闲旅游相结合延伸的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一地生两金”:即流转土地挣租金、入棚打工挣薪金,有效带动当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各支部要鼓励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对接,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实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四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现有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探索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深度贫困村八号地村已率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立福瑞林业工程有限公司,部分贫困户已获得分红收益。计划未来五年,8个行政村至少各谋划1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到2025年底,消灭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培树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

  (二)人才支撑是根本

  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三留守”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尤其是具备现代农业意识的人很少,这就需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一是对村“两委”成员开展“头羊培育”。抓教育培训。乡党委每年要对所有村干部、党员进行1次集中培训。加大人才储备。每村储备2-5名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开展“农村优秀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等活动,对其中优秀人才及时纳入村级储备力量,并做好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建设。

  二是对致富能手和返乡创业能人开展“能人培养”。建立乡村干部联系在外能人制度,吸引返乡人才回村创业。通过建立返乡创业人才微信交流群,将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提供给返乡创业人才;建立返乡创业人才信息库,并探索创建乡贤协会、乡贤联盟、回乡创业联盟等新模式,加强对返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度。

  三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党员开展“技能培训”。第一,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采取田间课堂、网络教室、常态化培训等方式对职业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通过弹性学制、“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支持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对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提高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育一批适应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第二,深化党员“双育”工程。对未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农村党员,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乡党委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农村党员的政治意识,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觉悟。通过技能培训让每名农村党员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的标准。

  (三)乡风文明是保障

  要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一是强化群众思想教育。第一,各村要利用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组织群众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第二,通过引导和组织开展科普知识、文明新风、宣传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宣传好人好事、开设道德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寓教于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引导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第一,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出台抵制高价彩礼的倡议或规定,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禁止在红白喜事上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倡导厚养薄葬的理念。第二,倡导文明祭祀。引导群众进行低碳祭扫、植树绿化、以鲜花代替纸钱寄托哀思,倡导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倡导安全有序的祭扫行为。第三,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通过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张贴“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条幅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三是树立典型弘扬新风。第一,坚持示范引领。推出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先进典型,选一批德高望重、带头发展、服务乡邻、孝善齐家的“新乡贤”,开展慈善公婆、孝顺儿女等先进典型评选,通过典型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重构农村社会公序良俗。第二,把家风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家庭评比活动,营造人人羡慕好家庭的浓厚氛围。

  (四)生态宜居是关键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开展集中攻坚,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 

  一是提高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的重要内容,落实好卫生打扫、垃圾清运、门前三包等机制,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二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坚持整村推进的原则,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行“厕所革命”,预计到2021年底,全乡所有农户全部建设标准无公害化卫生厕所;到2022年底,每个行政村建设公共厕所一座。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确保我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向着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目标迈进。

  三是提升整体村容村貌。第一,深化“五清、三建、一改”工作。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结合“三清一拆”治理和空闲农宅利用等工作,对村庄内清理出的场地进行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建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逐步改变村民不良习惯。第二,开展“四化”工作。持续推进村庄主街道、通村组、入户道路硬化,着力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维修河坝及坝后造田;对村庄街道、隙地、庭院等开展绿化,在村庄内外、乡村道路两侧、环村庄周围等进行造林;建立村规民约、安装宣传橱窗、绘制文化墙,引导村民提高清洁卫生文明意识;各自然营子安装路灯、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及戏台组织文化活动,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质量。

  四是全面加强污染治理。第一,水污染治理。加强监督检查,坚决禁止工业企业向河流排放废水,推进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防治生活废水和畜禽养殖等废水对河流进行污染。认真落实河长制,严格督导各级河湖长及河湖管理员定期巡河,确保我乡河湖管理工作高效化。第二,固体废物排查整治。持续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禁止固体废物非法堆存、倾倒等行为的发生。第三,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加大散煤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散煤监督举报奖励机制;深入开展冬季清洁取暖行动,为所有农户安装新能源锅炉或电锅炉,以洁净煤代替散煤,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

  (五)基层组织是基石

  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强化组织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在村党组织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农村党员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意识,争做合格党员,稳妥有序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理。深入落实发展党员质量管控机制,积极吸收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和外出务工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引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克服“等靠要”思维定势和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等消极思想,千方百计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立足村情,做好村庄规划,盘活发展资源,推进土地流转,选准立村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等强村产业,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村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基层监督管理。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治理。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5

  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苏区发展振兴工作成效初显

  年初,积极配合开展了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调研工作,组织开展了各类数据采集和调查摸底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工作任务。国务院《若干意见》颁布后,认真开展了“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了《若干意见》的宣传和落实。重点实施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政策宣传、调查摸底、农户申报、入户审核等基础性工作,并选择村沙丘小组开展了集中新建示范点建设。到目前,共有151户分散新建及维修户参加了2013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94户农户已通过第一批验收,其余改造户工程进展顺利;沙丘集中新建点进展良好,拆除旧房并平整土地2925平方米,17套新房已一层封顶。

  (二)安全生产工作毫不放松

  牢牢把握防汛、防火、交通、食品等四个方面的安全重点,在宣传预防、保障应急、督查问责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落实了防汛、防火责任制,组织开展了汛期和森林防火期的巡查宣传活动,防汛防火意识深入人心;开展了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在重要地段设立了警示标志及减速带,争取资金11万元解决了卢屋村路堤隐患,加强了果品采摘期的道路安全巡查,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认真开展了学校、机关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保障了群众的食品安全。

  (三)社会稳定工作态势良好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宣传教育优先,与法院共同举办普法宣传活动2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形成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认真开展了不稳定因素大排查活动,建立了乡村组三级联防、联控的维稳机制,及时协调处置发现的治安隐患和事故苗头,调处矛盾纠纷20余起,重点对聪坑群众用电问题、圩镇群众用水问题等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加强了重要敏感时期的社会维稳工作,维护了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投资10万余元,完成了圩镇通桥头村多屋围新农村建设点桥梁建设,筹资23万余元硬化桥头、福中等通组水泥路4公里,改善了周边群众的通行条件;督促加快了岽背农电网改造步伐,协调解决了福中村5个小组、聪坑村4个小组的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筹措资金2万余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完善了卢屋村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开展了福中村罗福嶂会议旧址及周边附属设施的维修;中小学三栋教学、住宿用房,敬老院扩容工程如期完工,为小孩老人创造了更完善的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

  (五)民生保障工作进展有序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发放农村转移支付、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家电下乡补助资金、城镇及农村低保资金、大病医疗救助、计生奖扶等各类惠农资金40.6万元。扎实开展了新农合、新农保宣传组织工作,全乡7680名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97%,新农保参合率达54.44%,共有1210名60岁以上老人受益;规范清理了五保、低保对象,全乡60名五保对象、19户31名城市低保对象、190户352名农村低保对象享受到了生活保障。

  (六)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

  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的方针政策,认真开展“四清理六落实”工作,健全了乡村两级干部计生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明确了责任,重心下移目标逐步实现。到目前,共完成一男户上环33例、二孩及以上结扎42例、二女户结扎4例、社会抚养费征收78.3万元。

  (七)“三送”工作务实深入

  按照“常态化、全覆盖”工作要求,务实深入推进“三送”工作。在全乡1770余户农户家装订了“三送”联系牌,走访了520户重点联系户并填写了连心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工作队各展所能,帮助解决了福中村100米通组路建设、书坪村432米农田水渠建设、卢屋村610米排水沟及35米河堤修复工程建设、村300米供水管道建设等一批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深受群众好评;集中力量打造好卢屋村“三送”工作示范点,打造了六个工程观看点,开展了村级活动场规范化建设,规范完善了“三送”服务工作机构,形成了“接访室衔接、服务站带动、各工作结合”的工作格局和“三问三实三促进”的工作模式。

  我乡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上级要求、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少数干部观念不新,作风不实,工作不力;二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基础薄弱;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对维稳工作造成了较大压力;四是流动人口管理方法不多,计生工作仍然步履维艰。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6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根据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遵循《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制定市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不摘”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精准施策、巩固提升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短板和明显弱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下足绣花功夫,抓细抓实“一户一策”,巩固脱贫成效。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提升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相促进、共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20xx年,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实现32户、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已退出贫困对象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人口持续增收不致贫。

  三、工作重点

  (一)着力提高脱贫质量,防返贫。一是坚持“滴灌式”精准投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因户施策的刀刃上,优先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有余力再适当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二是坚持“全覆盖”精准施策。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非贫边缘人口,按要求推进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金融、就业、低保等扶贫保障性政策精准到户到人。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健全和完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障性稳定脱贫措施,打好多部门合力扶贫的政策组合拳。统筹落实防贫保险措施,补齐因病因学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等短板,实施精准滴灌,重点围绕已脱贫人口后续产业培育壮大做好文章。三是坚持“一对一”精准帮扶。在保持帮扶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优化帮扶格局,充实未脱贫户帮扶力量,确保每个未脱贫户有1名乡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包保。紧盯未脱贫人口主要致贫原因,兼顾其他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未脱贫对象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人一措”精准帮扶,切实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残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落实)

  (二)着力提高群众收入,稳增效。一是稳固基层基础平台。处理好如期脱贫和长期逐步致富的关系,优先解决贫困落后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等难题。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壮大产业园区,提高贫困户入社率,每个村至少有1个吸纳贫困户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社率力争达到100%。每个乡镇街至少培育3个规模化、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园区。三是创造发展就业空间。推动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运用,在流转、入股、抵押等方面发挥作用,把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或从事经营增加收入。

  (三)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提效能。一是转移帮扶重点。完善产业扶贫奖补措施,鼓励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脱贫。采取劳务补助、劳动增收奖励等方式,提倡多劳多得、多劳多奖。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尊重贫困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鼓励村“两委”向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发放《脱贫光荣证书》,明晰贫困群众脱贫状态,树立脱贫光荣的良好导向。减少简单发钱发物式帮扶,推广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方式,杜绝“保姆式”扶贫,杜绝政策“养懒汉”。三是形成规范体系。对参与黑恶活动、黄赌毒盗和非法宗教活动且经劝阻无效的贫困人口,可取消其获得帮扶和社会救助资格。关注边缘户、残疾户等非贫群体,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建立爱心超市,设立村规民约,调动农民群众自主参与积极性,实现持续增收。

  四、主要措施

  全面落实好“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人凿实精准扶贫措施,抓实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基础建设扶贫、精神扶贫四个方面工作。

  (一)产业扶贫主要抓好“五大工程”,确保扶贫项目覆盖到村。

  一是光伏电站稳固工程。发挥现有45兆瓦光伏电站的覆盖作用,加强质量管控和运维管理,确保光伏扶贫电站长期稳定收益。(责任部门:市扶贫办)采取统筹协调,集中运作方式,引导各村采用农光、牧光互补方式,落实光伏板下种养殖项目,形成立体发展模式,增加收益。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设置公益岗位,实现按劳取酬;(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各乡镇街)

  二是产业园区振兴工程。首先,抓好“示范园区”建设。结合基础设建设,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完善市、乡、村三级乡村振兴规划体系,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由包保乡镇街的市级领导牵头抓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每个乡镇街至少要保证抓好3个产业扶贫示范园区。要具有示范性、可塑性和长效性,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吸引和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发展。(责任主体:市级包保领导)其次,抓好“规模园区”培育。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区划特点,按照交通主干线、精品示范线的脉络,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招商引资目标和精准扶贫规划,据实研发和培育有规模、标准化的产业园区。重点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新品种繁育、扶贫车间、电子商务等方向延伸。根据农业的实际,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水稻、花生、杂粮杂豆、瓜菜、中草药等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养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业园区。对建设规范,扶贫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园区,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绩效奖励。(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各乡镇街)第三,抓好“四小项目”落实。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有效做法,加强与具有一定投资规模、管理水平和回收能力的种养殖企业合作,采取整村(屯)推进的方式,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布局一批鸡鸭鹅猪羊等小养殖,中草药、食用菌、地瓜、马铃薯、龙葵果、百合、瓜菜等小种植,农家乐、电商等小买卖,服装、柳编、竹编、草编等小手工项目。建立“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对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家庭旅馆、农家乐和手工艺等项目的贫困群众,可由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决定,落实补贴到户政策,确保每个村都有到户产业,每一户都有脱贫项目,都能稳定长效增收。

  三是电商消费助力工程。首先,打通物流障碍。以现有的村级电商平台为引领,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可持续流通渠道。(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其次,激活服务效能。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不断提高电商平台实际运用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在帮助农民进行网上代购、代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代收、代缴、信息咨询等增值性电商服务业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第三,拓展消费扶贫。开足马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开展扶贫产品展销会、农副产品采购和消费扶贫大集等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大型超市设立扶贫专柜,推介扶贫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市商务局,各乡镇街)第四,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代言农特产品的促进作用,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村级电商品牌,促进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协调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产销关系,参加农产品展销、推介和对接活动。

  四是生态银行储备工程。首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扶贫有序落实,持续推进农户庭院果树种植和果树村、绿化村、方田林网、四好公路、万亩民兵林等植树造林活动,为持续增产增收储备资源。(责任部门:林业和草原局)其次,推进苗木种植项目落实,选择适宜种植地块,由林木种苗站负责种苗供应,林草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格回收成苗。(责任部门: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扶贫办)第三,加强林果种植项目管理,组织产业指导员和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户庭院内种植果树项目,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别管护的“四统一分”模式,整村推进,提高附加值。(责任部门: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扶贫办)第四,推进生态文旅项目落地,实施村部周边村屯绿化、经济林、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等项目,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创建农家乐、乡村旅馆、采摘园等,大力推广乡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

  五是就业创业增收工程。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将贫困群众培育成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打造劳务品牌。持续推进就业扶贫车间与产能企业无缝对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针对疫情防控务工受限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形成长期和临时性公益岗位结合设置的助力脱贫方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乡村保洁、治安协管、道路维护、邻里看护等力所能及的劳务工作,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加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创业。

  (二)政策扶贫主要抓好“六项工作”,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一是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改善贫困村小学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取暖改造。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政策。严格执行“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习就读的学生由市教育局负责统计监管,域外就读的学生由扶贫办、人社局及乡镇街负责监管,做到应补尽补。按照国扶办信息比对表示情况确定补助对象,补助资金按学期直接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到卡,建立补助发放台账,建全备案审查制度。

  二是健康扶贫。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一体”机制,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保障乡村配齐合格医生。进一步健全大病兜底综合保障机制,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开展慢性病、常见病健康宣教工作,培养贫困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贫困群众防病意识,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切实实现签约到人、服务到位。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康管理平台,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三是残疾人扶贫。强化技能培训扶贫。与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残疾人手工编织培训班,让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安排残疾人服务员公益岗位、残疾人专职委员就业岗位,每个乡镇(街)配备一名残疾人服务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优先发放康复器材。

  四是金融扶贫。首先,构建县、乡、村便捷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物权融资、小额信贷、金融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确保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产生惠民实效。(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其次,拓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贷款业务,使更多符合贷款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人口受益。推进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有效落实,确保贫困户在金融支持的红利中获得更大收益。

  五是保险扶贫。全面落实好防贫保险和扶贫项目产业保险,确保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有保障,有效降低扶贫项目风险。首先,制定和完善产业项目风险防范处置措施,深入落实《省扶贫产业保险实施办法(暂行)》,确保“6+N+1”模式落地生根。(责任部门:市农资总站)其次,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在确保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开展防贫保险业务。按照“未贫先设防,骤贫即处置”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经办、基金式管理、申请式救助、阳光化操作、事前框定人数、总额投保,政保联审,约定盈亏、年度核算”的模式,设立防贫保障基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脱贫户和边缘户购买社会保障保险,防止因病、因学、因灾造成的致贫返贫。

  六是保障兜底。把落实“一户一策、一人一措”精准脱贫计划作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关键举措,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直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进一步细化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生态、金融、就业、低保兜底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确保符合条件的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不差一户,不漏一人。(责任单位:民政局)落实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持续实现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做好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设立并实施60周岁以上老年贫困人口补贴。

  (三)基础建设扶贫主要抓好三项工作,全面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渠道、多维度规划乡村布局,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层级入手,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准绳,科学规划,深入研究,确保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重叠,不浪费,不虚浮。并产生促进乡村发展、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的实效。

  二是产业基础设施提升。对全市228万亩耕地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置水井、电力、道路、林网、沟渠等农业增产增效基础设施项目。强化“四好农村路”建设,解决断头路等短板。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荷载能力,补齐贫困地区电网基础设施短板。强力推进水旱田上电、节水改造、井井通、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灌溉水源、灌排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协调配套。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化农田改造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与国家、省、市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衔接,提升产业长效发展的后续空间。(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市扶贫办、农电公司)

  三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打破村级建制,按照区划建设安全饮用水源站,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做好设施管护、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等日常监管工作,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逐步落实水费收缴机制,促进社会节约用水。(责任部门:市水利局)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立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收集处理体系。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文明村屯、干净人家”等创建活动。推进卫生厕所改造,强化生活污水治理,加强通村组道路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有效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监管,严格实行“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动态调整”制度,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再排查,对鉴定为C级、D级的,全部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异地安置,确保所有贫困户不住危房,所有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

  (四)精神扶贫主要抓好“六个引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是思想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办“大讲堂”。每半个月开展一次集中宣讲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办“大讲堂”,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宣讲活动,主讲精准扶贫政策、重要讲话、种养殖技术等。通过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科普画廊等媒体宣传,全方面、立体宣传扶贫工作,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制作各类扶贫宣传图册,发放扶贫政策口袋书、宣传单、精准扶贫政策挂历、漫画书,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典型引领。召开勤劳示范户表彰大会,表彰自主脱贫户、勤劳致富典型和创业增收大户,并由其带动发展,宣讲创业致富经验。开展共建美丽乡村、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系列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

  三是文化引领。建立乡土人才库,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宣传讲解政策、推广增收技术、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提升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效果。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到户帮扶责任人承担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开展农民广场舞培训、农民趣味运动会、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实施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和高价彩礼治理、薄养厚葬整治等活动,自觉抵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切实减少贫困群众搭情送礼支出、婚丧嫁娶支出、高价彩礼等非正常支出。

  五是志愿引领。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建立扶贫志愿服务人员库,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组建服务团队,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参与扶贫活动。推进“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扩大企业参与和受助群众两个覆盖面。加强军地脱贫攻坚工作协调,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和多种形式的结对助学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助推脱贫攻坚。进一步明晰社会慈善捐赠规程,捐赠款项须通过市慈善总会专用账户,按照慈善捐赠的相关程序进行。开展“衣衣有爱”、“金秋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提振贫困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的强大力量。(责任部门:市民政局、慈善总会、文明办、工信局、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

  五是爱心引领。首先,在中小学建立“爱心超市”,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爱心捐助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责任部门:市教育局)其次,充分整合社会帮扶资源,多渠道、多举措筹集爱心救助款物,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建立“爱心超市”。“爱心超市”物资主要由帮扶单位、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购买补充,或可联合民政局、慈善总会、镇政府等各相关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的募集活动,保证“爱心超市”的货源和种类尽可能充足齐全。服务范围是全体村民,重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保障兜底户、残疾人、在校特困生和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村民。采取爱心积分卡管理的方式,根据村民实际表现,对照爱心积分标准给予奖励并发放积分劵,村民持“爱心超市积分卡”中的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积分捐赠物品。(责任部门:各乡镇街)

  六是法规引领。制定规范性、可行性的乡(村)规民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遵守约定,提升素质。同时,开展法律监管,对懒贫、赖贫户及不赡养老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不执行村规民约,推卸尊老扶幼责任的农户,采取法律监管方式,督促其限期改正。屡教不改的,采取强制措施,废除各类保障性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四、保障机制

  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合力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促振兴工作。各乡镇街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乡镇街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强化党建引领。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贫困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首先,加强对村干部带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之间要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由第一书记负责,通过引导和带动,教会村干部抓党建、抓脱贫、抓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为每个村储备1-2名后备干部。其次,加强驻村干部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轮训工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集中培训。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严格管理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对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宣传表彰、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第三,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持续推进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和“党心连民心,干群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促使广大干部多下村、常入户,对自己所包保的户做到认得门、熟悉人、攀上亲,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加深与群众的感情。

  (二)强化顶层设计。首先,解决专职扶贫人员配备问题。结合机构改革,确保每个乡镇街都设立扶贫办,有专职的扶贫办主任(由乡镇街党政副职以上领导干部担任),配备3至5名具体工作人员;每个村都有扶贫专干(工资报酬从村转移支付经费支出),有带富能力强的村级领导班子。其次,解决资金使用监管问题。科学整合涉农资金,严格扶贫资金管理,所有扶贫项目都由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集体表决通过。严把项目审核、资金使用和后期监管三道关,采取扶贫项目、资金逐级报审程序。坚持资金项目管理招标投标、公示公告、项目验收等制度。落实县级包保领导牵头抓总、市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巡查、乡镇街统筹管理的“三级监管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明确职责范围和问责机制,保证项目的实效性和持久性。第三,解决扶贫项目管理问题。明晰扶贫项目申报监管程序,采取村申请,乡镇街初审汇总申报,扶贫办实地核查,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决议的方式。扶贫项目由全市统一招标,资金由扶贫资金监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跟踪审计。具体工作中采取乡镇街党政一把手挂牌监督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倒查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落实到村,平稳运行,产生实效。第四,解决扶贫收益分配问题。要确保扶贫项目收益公开、公正、公平分发到贫困户,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扶贫项目收益储蓄卡,所有扶贫项目收益必须通过“打卡”的方式发放到户到人。严格按照《市扶贫项目收益管理办法》要求,落实村级公益岗位,引导和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到村屯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护林护草、邻里互助等力所能及的岗位中来。由各乡镇街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贫困程度,分类分发。具体分红额度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确定,并报请乡镇街政府核准,报市扶贫办备案。

  (三)强化包保帮扶。首先,提升市领导包保实效。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市级领导对所包保的乡镇街村脱贫攻坚工作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对所落实的扶贫项目负有监督监管责任,对省、市、县、乡四级驻村工作队负统筹协调责任,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负指导责任,随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巡察。(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各乡镇街)其次,提升驻村工作质量。继续实行副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部门包村的工作机制,定岗定责、到户到人,确保包保全覆盖、无死角,脱贫不脱钩。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省及市派驻的村,只选派驻村工作联络员,负责与省市驻村工作队协调沟通。每月包村部门主要领导要到村召开座谈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工作;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传递政策信息,教会村“两委”人员按规程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培养和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各乡镇街)第三,提升本土人才素质。针对村级组织、驻村干部和贫困群众三类人群,分别落实“火车头”计划、“指导员”计划、“火种库”计划。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建立“乡土人才库”,提升村组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带动致富能力。全市206个村每村都有一个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每名村组干部至少有一个带动致富项目,都产生带动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效能。(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各乡镇街)第四,建立长期稳固的帮扶工作体系。实行驻村帮扶动态管理,始终保持扶贫一线队伍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做到人员、责任、措施、效果四个到位,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帮扶带动先进典型,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增强群众致富信心。指导各村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人都有致富技能。

  (四)强化问题整改。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各级各类督导巡查、评估暗访、审计监察反馈的问题,确保改彻底,不反弹。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村级填表报数,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上。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加强绩效管理,落实资金使用者的绩效主体责任,明确绩效目标,加强执行监控,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五)强化风险防范。建立预警机制,实行“三级三点动态监测”,防风险。对脱贫户及非贫低收入户进行市、乡、村三级动态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及脱困退出“七项指标”。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防范社会风险,加强对脱贫攻坚典情监测,及时引导社会典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止不良炒作一些意外重大事件干扰脱贫攻坚大局。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7

  2022年,X市农业农村局将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X路径”。具体打算如下。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工作要点。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一是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措施。二是保持财政衔接资金投入总体稳定,财政衔接资金投入规模不低于X万元,资金总规模不低于X万元,重点向X、X、X3个X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倾斜,集中力量促进产业振兴发展。三是推进金融帮扶政策落实,市财政投入X万元落实精准防范返贫致贫综合保险、雨露计划项目。

  (二)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共联,确保完成X市下达的主要指标任务。二是强化产业共融,积极推动本土企业赴甘肃投资,带动协作地区脱贫人口就地就业增收。三是强化实事共办,进一步提升协作地区公共服务增收致富能力。四是强化合作共赢,扩大“辣椒致富”新成效,打造“一主多辅面上开花”消费协作态势。

  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一)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确保粮食总面积、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加快提升生猪基础产能,完成国家级X黑猪保种场确认;完成4处以上示范场创建,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处。稳步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完成X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完成4处以上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处。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的增长。

  (二)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培育“红黄黑白”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辣椒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打造X半岛马铃薯产业功能聚集区;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加快国家级、省级产业强镇创建,推进益海嘉里、利群中央厨房等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放大X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供应链作用,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级产业链;深入开展“X金花”企业培植扶持,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农村电商业务培训,全面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深耕细作提升品牌竞争力和知名度,探索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推进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进一步做优“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聚力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一)深入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严格落实月排名和奖补制度,切实保证问题一查到底,随查随整,整必有效。推广信用荣誉积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主体多元、保障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

  (二)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美丽乡村示范村引领带动作用,分批分步在西南三镇连线成片打造美丽家园。2022年,在西南三镇(X、X、X)继续连线成片打造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进一步提高西南三镇美丽乡村覆盖率。

  四、以加快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一)积极推进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和示范带动、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延长试点、丰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新突破。保持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如期完成改革试点各项任务指标。

  (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新修订的《X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建立承包合同日常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由事后备案向事前资格审查、项目审核拓展,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三)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研究平台智能化,推动系统优化升级,提高系统可操作性。继续发挥平台整合土地优势,扩大土地规模化利用率,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规模化经营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8

  2022年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业态摆布,全力推进“一环、一廊、一带”产业示范带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壮大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格局,实现民富村强,共同振兴的目标。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全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抓好赤新旅游公路、道谷南山、二道井子考古遗址公园、杨家湾田园综合体、西水泉创意农业和XX花都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推进,各村要积极配合征收征地等各项工作,联合联动,确保各项目稳步推进,使示范带真正成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各村要立足产业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风民俗、产业优势等特色资源,进一步挖掘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片1至2个,为区、镇两级下一步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认真谋划筹备后续项目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要求,紧扣长远发展需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乡村架构,探索实施设施农业大棚提档升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怪坡景点、生态治理万亩梯田、增嘉园有机杂粮种植、碾子沟药材种植设施农业、生态鱼塘等项目建设,各村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立足项目基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今后的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抓重点带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四)健全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在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的基础上,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科学划分工作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同时,严格把关项目事前事后监督,严控未批先建、批而不建和超规建设等违规行为。要建立严格动态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建立项目实施检查制度,对项目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特色种植业。各村要依托种植合作社,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毛豆、高钙菜、苗圃、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试点种植桑葚、大樱桃、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村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招商机制,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企业,为企业搞好服务,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技术、延伸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三)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指导各村成立以村集体为主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促其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旅经营主体。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农家乐、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各村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民俗文化展等乡风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真正使农民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实现“以节促销、以节促游、以节富民”。

  (二)加快“旅游+”建设发展。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每个村重点打造1至2个旅游示范村,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更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推动农畜产品上网、进城。各村要引导鼓励扶持一批从事电商活动的农民和农村实体经济组织,力争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以及网上购物提供方便。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力推动土地确权颁证,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制定《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镇级土地流转平台,定期发布全镇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严格控制耕地私下流转、小规模流转、无序流转,为大项目落地留空留白。

  (二)加快推进“三变”改革。依托西水泉“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将村集体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载体,依法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带动村民入股,采取“统一安排工作、统一结算劳务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安全管理”的运营模式,实行契约化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推进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整合现有各类行政资源,推行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发挥数字化城管指挥分中心功能作用,实现对案件接收、传递、办理、反馈、验收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完成既有生活垃圾清运,力争行政村集中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高铁配套工程、天丰商贸城二期、中燃、中水、两山两园等征收工作,做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高质量推动镇村建设。全面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村民出一块、政府补一块”的原则筹集资金,力争完成2000户改厕任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丰富镇域城市功能。

  (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持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品质,全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1条文明经营示范街、2条示范农村公路。谋划补绿、建绿、透绿工程,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六、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

  (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不断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培育农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现代理念、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各村要建立专业文化文艺宣传团队、农村特色文化文艺团队、村级业余文化文艺活动队伍,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人员、有场地、有器材、有骨干。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将农村实用性人才纳入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或以入党积极分子等方式建立村级农村实用性人才库,依托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扫盲工程等手段对农村实用性人才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提高带民致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相关人才政策,加大对创业有成、有奉献精神的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和参与村党组织书记选举的吸引力度,减少优秀人才回乡成本,扩大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

  七、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一)加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大力实施支部建设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落实党的制度,严格党的纪律,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各村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民社会组织,完善村民公约,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在党支部领导监督下处理民间事务,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现农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要围绕“明礼诚信、遵规守纪”主题,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创新村规民约内容和实现形式,推动村民在生产生活习惯上实现根本性改变,坚决抵制和消除传统陋习,让读书、学礼、倡善成为主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习俗和特色展现形式。要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

  (四)推进平安镇村建设。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七五”普法,逐步提升法治文化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关系依法理顺、基层问题依法解决。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篇9

  在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的基础上,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科学划分工作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XXX镇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业态摆布,全力推进“一环、一廊、一带”产业示范带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壮大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格局,实现民富村强,共同振兴的目标。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全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抓好赤新旅游公路、道谷南山、二道井子考古遗址公园、杨家湾田园综合体、西水泉创意农业和XX花都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推进,各村要积极配合征收征地等各项工作,联合联动,确保各项目稳步推进,使示范带真正成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各村要立足产业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风民俗、产业优势等特色资源,进一步挖掘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片1至2个,为区、镇两级下一步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认真谋划筹备后续项目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要求,紧扣长远发展需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乡村架构,探索实施设施农业大棚提档升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怪坡景点、生态治理万亩梯田、增嘉园有机杂粮种植、碾子沟药材种植设施农业、生态鱼塘等项目建设,各村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立足项目基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今后的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抓重点带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四)健全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在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的基础上,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科学划分工作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同时,严格把关项目事前事后监督,严控未批先建、批而不建和超规建设等违规行为。要建立严格动态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建立项目实施检查制度,对项目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特色种植业。各村要依托种植合作社,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毛豆、高钙菜、苗圃、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试点种植桑葚、大樱桃、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村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招商机制,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企业,为企业搞好服务,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技术、延伸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三)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指导各村成立以村集体为主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促其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旅经营主体。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农家乐、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各村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民俗文化展等乡风民俗和节会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真正使农民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之中,实现“以节促销、以节促游、以节富民”。

  (二)加快“旅游+”建设发展。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全面做足做好“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生态资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民俗文化等要素,每个村重点打造1至2个旅游示范村,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更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推动农畜产品上网、进城。各村要引导鼓励扶持一批从事电商活动的农民和农村实体经济组织,力争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以及网上购物提供方便。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力推动土地确权颁证,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制定《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镇级土地流转平台,定期发布全镇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严格控制耕地私下流转、小规模流转、无序流转,为大项目落地留空留白。

  (二)加快推进“三变”改革。依托西水泉“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将村集体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载体,依法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带动村民入股,采取“统一安排工作、统一结算劳务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安全管理”的运营模式,实行契约化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推进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整合现有各类行政资源,推行镇、村、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发挥数字化城管指挥分中心功能作用,实现对案件接收、传递、办理、反馈、验收全过程跟踪监督。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完成既有生活垃圾清运,力争行政村集中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高铁配套工程、天丰商贸城二期、中燃、中水、两山两园等征收工作,做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高质量推动镇村建设。全面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村民出一块、政府补一块”的原则筹集资金,力争完成2000户改厕任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丰富镇域城市功能。

  (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持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品质,全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1条文明经营示范街、2条示范农村公路。谋划补绿、建绿、透绿工程,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六、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

  (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不断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培育农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现代理念、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各村要建立专业文化文艺宣传团队、农村特色文化文艺团队、村级业余文化文艺活动队伍,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人员、有场地、有器材、有骨干。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三)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将农村实用性人才纳入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或以入党积极分子等方式建立村级农村实用性人才库,依托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扫盲工程等手段对农村实用性人才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提高带民致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相关人才政策,加大对创业有成、有奉献精神的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和参与村党组织书记选举的吸引力度,减少优秀人才回乡成本,扩大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

  七、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一)加强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大力实施支部建设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落实党的制度,严格党的纪律,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各村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民社会组织,完善村民公约,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在党支部领导监督下处理民间事务,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现农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要围绕“明礼诚信、遵规守纪”主题,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创新村规民约内容和实现形式,推动村民在生产生活习惯上实现根本性改变,坚决抵制和消除传统陋习,让读书、学礼、倡善成为主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习俗和特色展现形式。要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

  (四)推进平安镇村建设。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七五”普法,逐步提升法治文化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关系依法理顺、基层问题依法解决。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