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8篇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8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4-05 00:16:04 推荐访问: 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1000字 先进事迹1500字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8篇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1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是信念坚定的优秀代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正是这种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交学费,她不让自己班上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读不了书。这就是张桂梅,她成为全国所有教师的楷模,实在是当之无愧。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榜样。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2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

30多年来,朱有勇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他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0多亿元。

朱有勇扶贫不为名。一个多星期前,正在澜沧各个村寨基地指导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为时代楷模。他依然平静地继续指导马铃薯种植,多方催促下,几天后他才不得不离开澜沧,前往北京领奖。

朱有勇扶贫也不为利。长期跟随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云南农大博士黄惠川讲了个故事,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时间不容易,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毅然决定把学校奖金作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他又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万元捐赠基金会,激励了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3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十七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4

肖文儒,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事应急救援工作38年,直面700多起事故,参与救出1000余名被困人员。

“越是险象环生的危险环境,越是需要我们深入其中救出被困人员。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守夜人的职责。”肖文儒说。

“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

——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

他是一名“将军”,在生死救援的战场披荆斩棘、智勇无双;他是一叶“方舟”,用英勇无畏和细致入微守护生命、守卫安全。

他是肖文儒,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事应急救援工作38年,直面700多起事故,参与救出1000 余名被困人员。“作为一名党员,我的职责是救人,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肖文儒说。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5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曾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百姓挥之不去的记忆。

而今的左云,青山绿水花草香,塞北大地穿新装。谈及巨大、幸福的变迁,百姓们念兹在兹的,是那位18年如一日,带领大家绿化荒山1.8万余亩,植树205万余棵,被誉为“绿化将军”的张连印。

一位共和国将军,为何卸下戎装,举家返乡,携妻下地扛起了锄头?

一位罹患癌症的病人,为何笑对病魔,干劲不减,一心要把荒山变成绿洲?

“我植树就是想报党组织的恩,报乡亲们的情”

黝黑的脸庞,粗糙的皮肤,初见张连印,一如村民所言:“他不像将军,反倒像地道的农民。”问他为什么回乡种树,张连印说:“我植树就是想报党组织的恩,报乡亲们的情。”

张连印出生在左云县张家场村,从小家境贫寒,4岁父亲病故,6岁母亲改嫁,13岁时奶奶病故,而后爷爷又得重病卧床不起。为照顾爷爷,张连印不得已退学回家。离校前,老师王大国说:“学校能保留你的学籍,等你伺候完爷爷,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再来上学。”同学们以为张连印是因家境贫困念不起书,纷纷出资帮助他。

每念及此,张连印心生感激,常常泪洒衣襟,“我不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根本活不成。”

回村后,张连印当过小队记工员、小队会计、大队会计。爷爷去世后,他又坚持劳动了近3年。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那段艰辛岁月不仅磨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还学到了知识,奠定了我一生的基础。”张连印表示,农村生活是他人生宝贵的财富。

1964年,张连印参军入伍。离村那天,张连印骑着高头大马,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在欢送会上,他编了一首快板:“你们给我戴红花,我把决心来表达。到了部队听党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张连印回忆:“那时我已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的初心就是早日入党,当个雷锋式的好战士。”

到军营后,由于表现优秀,张连印入伍第二年入了党,第三年就提了干,并成为部队学雷锋积极分子。

戎马倥偬40载,张连印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从农村娃到解放军,从士兵到将军,张连印说,自己所有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乡亲们的关爱,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

2003年,张连印退休了,范文集锦面对军旗,他敬了最后一个军礼。尽管从军报国了半辈子,但在他看来,恩情远没有报完。无论他走得多远、职位多高,儿时那个风沙漫天的张家场,还有哺育他长大成人的乡亲们,始终是他无法割舍的乡情。

刚退休时,有人劝张连印出去旅游,享享清福;也有人冲着张连印的将军头衔,开出高薪聘请他当公司顾问……但张连印不为所动,他的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左云县地处雁门关外,长城脚下,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区,风沙之苦,历历在目。煤炭产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有的山坡上依旧是光秃秃一片,刮起风来照样是黄沙漫天。乡亲们不能再过喝风吃沙的日子,我得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植树造林,绿化家乡!”张连印打定主意,毅然放弃了城市优越舒适的生活,把人生的第二个战场选在了家乡的荒山。

“林地是我现在的战场,只要还能动,就不当逃兵”

“咱村里的荒山,几十年就没种活过树,你不要逞这个能,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听说张连印要回乡种树,村民们起初不理解也不相信,还有人说风凉话,“他这是脑袋瓜发热,当官久了回来散散心,种几天就走了。”

对此,张连印表示:“回来种树,我绝不是心血来潮!我要向甘祖昌、杨善洲学习,要干就要干出样子。”

一开始张连印的想法比较简单,自掏腰包买树苗,买回来了就在荒山上种。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买得起树苗也添不起工钱,倒不如自己育苗。

“先干起来!遇到困难再一个个克服。”张连印说,“想来想去,我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为乡亲们造福。”

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张连印开始了新战场的战斗。建育苗基地,选址是头等大事,他一趟一趟到县、乡政府汇报协调。为了不占群众耕地,他将育苗基地选在了张家场村南湾十里河的一处荒滩。

资金有缺口,全家人倾囊而出。大女儿张晓梅用刚买的新房抵押贷款了20万元,儿子张晓斌拿出了10万元积蓄,小女儿张晓花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并贡献了出来。

2004年春,张连印风风火火带人上了山,白天栽树,晚上浇水。夫人王秀兰回忆:“那时人一出去就像埋在沙子里,嘴唇干裂流血,肿得很高,脸上冻得青一块紫一块。”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阻挡张连印的脚步,心得体会范文为抢工时,他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抱着树苗和工人们一起上山,中午就在山上吃碗泡面,稍作休息又接着干,直到天黑才收工。一次女儿张晓梅回家看望父母,几乎不敢相认。为此,家人没少劝张连印,但他坚定地说:“军人的价值体现在战场,林地是我现在的战场,只要还能动,就不当逃兵!”

本以为一番辛苦就等着见绿了,可到了秋天,栽种的1万棵树苗“全军覆没”。看着树苗全部枯死在地里,张连印流下了眼泪。

“当兵人从来不信邪!”痛定思痛,张连印走大同、上太原、去东北考察学习;先后购买了几十本林业栽培方面的书籍,订阅了多种专业期刊和报纸;虚心拜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为师,请教在沙化土地严重的地区如何植树造林,并协调省治沙办邀请技术专家现地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张连印对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及能种什么树、不适宜种什么树等问题心里有了谱儿,渐渐摸到了在沙化地上种树的门道儿,成了村民眼中的“植树专家”。

“从外地买回来的树苗要带母土,在苗圃培育一段时间,以适应当地的土质和气候,然后再栽种。栽种时还要带上母土,并且要多浇水。”张连印像爱护自己的士兵一样,对种下的每一颗树苗都倾注了心血。整地、挖坑、植树、围圈、浇水、覆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回树苗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唤起全民生态意识是我的心愿”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唤起全民生态意识是我的心愿。”张连印常讲,他想把树种满荒山,更想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那年,张连印种下的近万棵树苗短短几天就被牛羊啃得残缺不齐。

“乡亲们养牛养羊挣钱不容易,不能责怪他们。”张连印一没有撒药、设栅栏、立警示牌,二没有向放牧人索赔,而是把羊倌、牛倌集合了起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回来种树就是想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情,把咱这荒山荒坡绿化好,希望大家帮一把,看好自己的牛羊。”大家听了张连印的话,都沉默了。

自那以后,他们放牧都格外小心,生怕牛羊再啃了树苗。大家都说:“张将军种树是为了村子、为了大伙儿,我们再搞破坏,对不起自己良心。”

全面的栽树难,护树也不容易。张连印感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种再多的树也难见效。

为鼓励更多的群众加入植树造林、管林护林的行列,张连印把自己繁育的樟子松、侧柏、新疆杨等苗木,无偿提供给周围十里八乡需要种树的百姓。

但随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一些杂音也涌了出来,有人说:“老张种树都是给自己种的,等树长大就来钱了。”

为了打消乡亲们的疑虑,张连印郑重承诺:不要林权,不要地权,退耕还林的补助全部交给村民,30年生态建设成果无偿交还集体。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村里的环境变化很大,收益也归村民。我们都相信种树这事,他能办成!”村民张连茂说,在张连印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植树队伍中。18年间,张连印带领大家在荒滩上建起了300多亩的苗木繁育基地,绿化荒山1.8万余亩,植树205万余棵,培育了樟子松、油松、侧柏等20个品种,左云县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现在的45.03%。

今日左云,荒坡荒山变为金山银山,风沙干旱之地变成塞上绿色氧吧。然而,张连印却病了。

2011年,张连印被确诊为癌症,做了肺叶切除手术。2014年,他又被确诊为肺癌骨转移。“与其让我住院,不如让我回到村子里,和树苗待在一起,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心得体会范文锦集我就能看到生命的意义。”面对疾病,张连印冷静对待,科学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就又回到了植树一线。“看着一片片荒山绿树成荫,家乡的风沙退了,环境美了,我由衷高兴,非常幸福。”正是这份乐观与豁达,他的病情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

“父亲这样做,我既心疼又敬佩。”儿子张晓斌说,“他的选择,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我要学习他的精神,传承他的事业,尽自己一份孝心。”2015年,张晓斌结束了28年的军旅生涯,回乡与父亲并肩战斗在植树造林的战场。

今年8月,张连印与夫人王秀兰在北梁山坡上栽下了500棵沙地柏,纪念他们结婚50周年。

“要动员更多的企业家支持,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把植树造林这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2018年7月,在县乡党委的帮助下,张连印在林场建起了清风林党性教育基地,如今,基地成为右玉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张连印被聘为“特聘教授”。3年来,张连印应邀为省内外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做报告200多场,受教育人数达1.2万余人次。下步,张连印还计划建设一处生态园,将华北地区适合栽种的树木种植于此,供人们在游览间增长知识,让生态文明理念厚植人心,助推当地生态振兴。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6

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经发布,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潮。

在陈俊武身边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陈香生说:“‘石油’就是陈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现在做一,准备做二,观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来,至今心中还装着一系列和‘石油’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学家中的典范。”

“30多岁是最想干成点事,又往往没方向的时候。这时有人把你扶上马、送一程,引导到正确方向,难能可贵。”回忆起跟随陈俊武学习的日子,中国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学员吴青说,“遇到陈院士这样的大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长期采访陈俊武的洛阳日报记者孙自豪谈起陈院士的生活,感慨良多。18年3月,在郑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6年的陈俊武将所得的近18年学子。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郑大师生的款待邀请,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将这束花带回洛阳,送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在妻子还健康的40年里,家庭的重担一直由妻子承担,陈俊武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曾对女儿说:“这个荣誉也有你妈妈的一半。”

“陈院士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跟陈院士接触,远不止收获几篇稿件,他的精神将影响我一生。”孙自豪说。

“我们很尊敬陈院士,不仅因为他是大科学家,对我们而言,他更是良师益友,工作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经理侯宝东说。

“陈院士看重原则,不重排场,公私分明。走上领导岗位后,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节俭。”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松静浩说,“他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党员。”

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告诉记者:“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7

茂名石化组织干部员工收看央视《新闻联播》以及《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的颁奖典礼,深入学习时代楷模陈俊武院士的感人事迹。干部员工纷纷表示,要学习陈俊武院士活到老,工作到老,为国尽责,勇担重任的精神,牢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初心,立足岗位奉献企业,事事争先、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在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为中国石化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中国好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茂名石化研究院主管师岑静芸表示,作为石化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陈俊武院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毕生精力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勇担创新驱动发展的重担;要像陈俊武院士一样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全心全意想着科技工作;要像陈俊武院士一样在石油化工的新领域不断突破创新,努力实现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添动力,为中国石化实现“两个三年”、“两个十年左右”战略目标,打造更多“中国造,中国石化造”自主品牌,以技术创新为公司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贡献。

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茂名石化热电分部班长叶飞表示,92岁高龄仍坚持打卡上班,研究技术的劲头比小伙子还足。真的很佩服这位“90后”院士——陈俊武,他是我们石化人的骄傲、石化人的榜样。他的经历、他的成就、他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作为一名班长、党员,我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班组队伍带好,把试验工作做好。作为一名劳模、工匠,我必须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把试验技术研究透彻,把试验人才培养好。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乙二醇车间党支部书记李灵敏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陈俊武院士身上做了最鲜活的诠释。学习他勇于超越、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就是要在公司转型发展、为生存而战的事业中带头打破思想桎梏,以创新思维直面新困难新挑战,模范完成工作,不让领导为我分管的工作操心。

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篇8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