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落花生读书感受(10篇)

落花生读书感受(10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22 11:30:06 推荐访问: 202 2020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花生读书感受(10篇),供大家参考。

落花生读书感受(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一

其实《落花生》可是是‘许地山专集’中一篇散文,本书包括了18篇的‘散文’和8篇的‘小说’,是许地山的代表作。

我喜欢植物,我也写过很多的植物日记,看了书中‘梨花’后,我又学会了一种写法,用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植物的态度,也能够把一种植物写得那么动情。我记得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我也像‘梨花’中的妹妹一样,喜欢摇一摇桂花树的树干,即刻千万朵的小桂花像雨一样地露在地上,十分壮观,十分好玩。可我从来没有想到它们是花儿的泪,我更没有想到落下的花朵归向何处

春天时候我到过数不清的林野,可是看了书中‘春的林野’后,我才明白了天上的云能够保护了地上花草不受太阳的烫伤;我才明白草儿在倾听着鸟和风的歌声会大醉;桃花听的入神了后会流泪;我才明白捡桃花的落瓣能够有这么多的游戏,如果把这些东西经过消化后,去写春游的话,我想我的春游作文肯定能够得个a+。

看了书中的‘我的童年’,从作者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中,又让我想到远方的妈妈,妈妈啊!我多么想回到你的身边!

书中的‘牛津书虫’中,作者的话:‘读书到死,是我所乐为,假使我的财力,事业能容允我,我诚愿在牛津做一辈子的书虫。’让我深有体会,我喜欢看书,但愿我也能读书到死。

我喜欢读这本书的散文部份,我对书中的小说部份不是很感兴趣,其原因为它们不是童书,大多是大人们看的资料。也许我还太小,有些男女之间的事情还不懂。

书中每篇都有‘导读’和彩图,在书中散文中有些导读比正文还要长,有了它们,让我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读‘落花生’需要慢慢的品味,慢慢地理会,像橄榄一样,会越嚼越有味。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二

当我看到了《落花生》书名,就联想到语文课本中的《落花生》,再一看都是许地山写的,就把这本书借了。

其实《落花生》可是是‘许地山专集’中一篇散文,本书包括了18篇的‘散文’和8篇的‘小说’,是许地山的代表作。

我喜欢植物,我也写过很多的植物日记,看了书中‘梨花’后,我又学会了一种写法,用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植物的态度,也能够把一种植物写得那么动情。我记得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我也像‘梨花’中的妹妹一样,喜欢摇一摇桂花树的树干,即刻千万朵的小桂花像雨一样地露在地上,十分壮观,十分好玩。可我从来没有想到它们是花儿的泪,我更没有想到落下的花朵归向何处

春天时候我到过数不清的林野,可是看了书中‘春的林野’后,我才明白了天上的云能够保护了地上花草不受太阳的烫伤;我才明白草儿在倾听着鸟和风的歌声会大醉;桃花听的入神了后会流泪;我才明白捡桃花的落瓣能够有这么多的游戏,如果把这些东西经过消化后,去写春游的话,我想我的春游作文肯定能够得个a+。

看了书中的‘我的童年’,从作者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中,又让我想到远方的妈妈,妈妈啊!我多么想回到你的身边!

书中的‘牛津书虫’中,作者的话:‘读书到死,是我所乐为,假使我的财力,事业能容允我,我诚愿在牛津做一辈子的书虫。’让我深有体会,我喜欢看书,但愿我也能读书到死。

我喜欢读这本书的散文部份,我对书中的小说部份不是很感兴趣,其原因为它们不是童书,大多是大人们看的资料。也许我还太小,有些男女之间的事情还不懂。

书中每篇都有‘导读’和彩图,在书中散文中有些导读比正文还要长,有了它们,让我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读‘落花生’需要慢慢的品味,慢慢地理会,像橄榄一样,会越嚼越有味。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三

我们学了《落花生》一课后,觉得受益匪浅,懂得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落花生》这篇课文主要写“我”和父亲在茅亭里过花生收获节时交谈的内容。父亲问作者,花生的好处有哪些?又说“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作者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全文的中心,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只关注外表等外在的东西,实用的才是好的。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例子。有些人总是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再出去,可这种人在职场上很容易被淘汰;有些人平常穿着很朴素,干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薪水也很低,可是他们很重要,人类不能没有他们。比

如处处可见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早起贪黑地干活,在马路上,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扫净灰尘,扫尽最后一片落叶,却只能遭到人们的鄙视,唾骂和嫌弃。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家园将会被垃圾所覆盖,所掩埋。这些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花生让我想起了花生花。花生花和花生一样其貌不扬,可花生花在一株花生中占据了一个最重要的位置。花生花很有用,没有一朵是空花,少一朵花生花就少一颗花生。可见,花生花也有花生的品格。

让我们记住这个道理吧!拥有花生品格的人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爱慕虚荣的人只会被淘汰!这就是我读了《落花生》的心得。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四

我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了一篇,名为《落花生》的课文。它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以及与父亲议花生的事。

再仔细品读了《落花生》,其实课文的资料表达了作者不求名利,只求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远大梦想。

当我读到“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时候,我体会到了虽然花生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这不正是值得我学习的一种精神吗?做人就应当实实在在的,不应当华而不实。

我往下读时,读到了“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时,我体会到了做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只讲究外表,不讲诚信的人;对他人以及社会没有贡献的人;甚至祸害社会的人。

读了《落花生》这篇课文后,使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是一位老教师,他从教四十余年,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自我辛勤的汗水;他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每一天早早的到学校,从早晨到傍晚,一向在艰辛地工作着;他呕心沥血,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当他看着自我培养出的学生登上了成功的殿堂的时候;当他看到自我的学生在理解鲜花和掌声的时候,而他却默默地站在一旁,他也随着人们一齐为自我的学生鼓掌,从不居功自傲。

他是多么的伟大呀!他多么的像落花生——不求名利、默默奉献!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五

花生一向都是我喜爱的食物,而《落花生》这篇文章让我对花生有了更近一步地了解,它是著名的散文家许地山的代表作品。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收获节的夜晚,全家人围在一齐吃花生,议花生的情景,其中父亲的一番话让我们明白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不要一味讲究外表,要讲究实际的深刻道理。

在文中,父亲是这样描述花生的好处的,他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过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成熟了,也不立刻就分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明白。”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对花生优点的最完美的概括。虽然文中的父亲是在议花生,可实质上是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并且告诉“我”做人要具备花生这样的品格:踏踏实实、品德高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经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也懂得了一个人应当如何去寻求和发现“真、善、美”,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其实,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是人类,那些“真、善、美”的影子总是那样真实的存在着,就像荷叶、蚯蚓、教师。

荷叶没有婀娜多姿的风采,可它却用自我碧绿如玉的叶子无私地衬托着多姿多彩的荷花,为大地增添美丽;蚯蚓总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中,它默默地松土,让扎根在土壤中的植物茁壮成长,可是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它、赞美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人们对教师真心地赞美,我们的教师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的新人,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有多少次身患疾病。荷叶、蚯蚓、教师既平凡又伟大,他们都是“真、善、美”的化身。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必须要向花生那样,把自我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踏踏实实地磨练自我,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六

近期,我院工会在女职工中开展了“读一本好书,以提升自身素质,奉献企业为目标”活动,为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电测量所工会组织了本所女职工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下面是我们小组读“魅力女人”一书的感想。

每个女人都渴望完美,渴望幸福快乐地过一生,完美的女人,一生中有太多追求,但是有魅力的女人是懂得取舍的女人,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取舍。

女人一生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梦想,梦想就像黑夜里一盏明灯,一弯新月;又像是岁月里的一缕清风、一滴露珠、一丝细雨,有梦想的女人是美丽的。

女人要拥有自己的事业,有事业的女人才会自信、自立。工作不仅给女人带来成就、充实、满足和快乐,而且还带给女人尊严、责任和安全,这是任何别的事物不能替代的。经过职场的历练而性格成熟的女人,更能经得起人生的大起大落。

女人还应拥有几个亲如姐妹的好朋友,分享心事、宣泄苦乐。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彼此认识、了解,实在是缘份,也可以说是一种幸运,所以应该珍惜! 那到底什么才是朋友呢?当你孤独、寂寞时,可以陪伴你;当你快乐、得意时,可以与你分享;当你烦闷时,可以听你倾诉;当你困难时,可以帮助你;当你伤心时,可以抚慰你。朋友能够彼此敞开心扉,彼此相互信任。所以,每一个女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一定要拥有几个亲如姐妹的好朋友。

女人要学会宽容,不要为小事计较。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你便能明白很多道理。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更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就是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

另外,书中还教我们如何学做一个快乐的女人、学会如何装扮自己、修炼气质、提升格调等等。这些知识都是让女人们如何变得更美丽、更有魅力!所以,读一本好书就像打开了一把智慧之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还有心灵的碰撞。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七

十六年前,余秋雨老师和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们一起踏上了探访人类文明的荆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兴衰。十六年后,在父亲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这本书。拿起这本父亲曾经在多年前读过的书,一阵时间的沧桑感不禁飘过。十六年很长,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经繁盛了几千年的文明相比,这只是一粒尘沙。好像已经习惯了按年月度日,余秋雨老师一行人的旅途四个月有余,乍一看不算太长,但他用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进了时间这条苍老的长河。

翻开书,父亲当年的圈圈点点映入眼帘,这是对这次行程最好的注释。起初我并未对这次旅程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只是觉得这次活动很有创意很新颖,但却对余秋雨老师为什么参加这次活动而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不辞辛劳,不顾危险,用行车这种方式完成对文化遗迹的考察?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深深地体会到,这是因为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与良知。在书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抚摸历史,抚摸文明,就是在鼓励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传承的原因,去比较古代文明和年轻文明的相似与异同,去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风雨沧桑却仍旧焕发生命力的奇迹。

这样应该会对历史和文化有所敬畏与反思,应该会对当下和自身有所了然。余秋雨老师在自序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好像又是专门说给年轻人听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这是一场按照当年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线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赛,全长好几百公里,和余秋雨老师的行程有点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视记录频道的一段广告词:

路为纸,地成册,行作笔,心当墨。

希腊——梦醒时分

游记的第一站便是希腊。一提到希腊,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烧的圣火,波光粼粼的爱琴海,还有气势恢宏的巴特农神殿了。余秋雨老师对它们的描写已非常细致,在此就不赘述了。关于奥林匹亚的叙述我倒很感兴趣。

古代运动会发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这里还保留着竞技场的遗迹,虽然老旧,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壮观与辉煌。为什么运动会会发源于这里?因为在希腊文明中,“健康是他们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再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的理想。”这也正是中华文明没有做到的地方。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很少关注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既然这是文化遗留下来的不足,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从自身去改变一下呢?有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实施,而是没有办法清楚地认识。

希腊很美,真的很美,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希腊早已是经过痛苦沉淀过的美,这种痛苦包含着希腊人和希腊文明被统治和侵略的血与泪,美得干净,美得悠闲。如果把古代希腊比喻成一场梦,那么现在的希腊便是梦醒之后眼中的光芒。余秋雨老师关于雅典城邦衰落的评论脍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是它与周际的生态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它注定要与野蛮和愚昧为邻。如果两个方面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必定时时起战火;如果两个方面属于同一个政治范围,必定天天有内耗。由此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腊游记中临近末尾的一篇很让人感动,标题为“我一定复活”。讲的是希腊的一个组织,几个教授向全世界游客呼吁把巴特农神殿中的精华雕刻从大英博物馆中请回来。还有希腊一位已故文化部长的话:“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读完之后稍有点忧伤,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尊严还在吗?

埃及——一直神秘下去

余秋雨老师关于埃及写了很多思考与感悟,就来写写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于四千年前。历经了四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金字塔不仅岿然不动,而且石方之间连一个薄刀片划进的细缝都没有。这样的世界奇观,却因为史书和文字的消失,没有办法被解读。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们的赞誉和惋惜。

曾经辉煌一时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源头,有令世人震惊的众多遗迹,竟然就这样消失了。“所谓文明的断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华文明在历经了岁月的冲刷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文明如果追求神秘和封闭,结果只能故步自封,终于难以为继。”“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文明传承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可以是建筑,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还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继承,创新,发展。由此联想到现在讨论的“西化”问题。中华文明向来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发展至今,文化交流不应成为一种障碍。但很多人凭着自己对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观点对中国文化指手画脚,有些可悲。我认为文化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已经掌握一种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这样的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也不至于丢弃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浮躁。新事物这么多,新思想这么多,而现在的社会如同跑步机一般容不得人们有半点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倒也变得“单纯”起来,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闻调查中的一个煤矿老板,哪里会把环境放在眼里中。一想到现在还有许多浓浓黑烟从工厂的烟囱中冒出,就觉得一丝哀伤。

以色列——绿洲的国度

一说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须要提到。作为三大宗教圣地的耶路撒冷承载了太多。灾难一次次降临在它头上,它就这样不断被摧毁,重建,摧毁,重建,直到现在这个苍老的模样。但以色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为这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与故事,而是以色列这个国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却在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种出了蔬菜,水果,不仅自足,还大量出口欧洲,用的正是滴灌技术。尘黄的沙漠硬是被装点得五颜六色。余秋雨老师称这是“向自然争夺”。当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寸土必争,但这些和“向自然争夺”相比,是不是过于渺小了些?人类诞生才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争斗,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来只不过几天的时间,连胜利者的踪影都会消失。一个成熟的文明不应该是这样。就像余秋雨老师所说:“当人们终于懂得,笼罩荒原的不应该是战火而应该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应该是鲜血而应该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说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宾——一位呼唤和平的老人。余秋雨老师和他的妻子在悼念墙上用汉字写了三遍“和平”。这样的虔诚与气度让我敬佩,这样的文明让我自豪。

但愿全世界的文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如此。

约旦——在缝隙中生存

约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个沙漠上的国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仅靠着约旦河旁的公路维持着脆弱而坚强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势使约旦别无选择,只能在贫困中挣扎。但即便如此,约旦几乎所有人都在缅怀一位国王——侯赛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给约旦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康,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种文明所处的生态不同,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不尽相同。作为中华文明子民的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像约旦那样没有选择的问题,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种文明强加在另一种文明的头上,结果呢?大多两败俱伤或者胜利方也没捞到多少好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两千多年前先秦诸子告诉我们的哲学。

那么文明也应该一样,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怜与无知

如果说希腊文明闪耀着光辉,那么比它还早绽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还早的则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经伊拉克。按理说伊拉克所在地区的历史久远,应当有所继承和发展,但事实恰好相反,这里全都是被枪炮毁灭过的痕迹,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现之一便是权力和利益凌驾于文明之上,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变得麻木,只有服从与仇恨。这里当然有国外强权政治的影响,但那些吃得肥头大耳,住在和卢浮宫差不多奢华的总统府的官员们,他们的责任呢?在这片国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谓的“文明”裹挟,却只有哀叹的份。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于任何一个国家。

快要离境时,余秋雨老师采访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问:“你是不是也像大人们一样讨厌美国?”女孩用流利的英语说:“人民不讨厌,政治讨厌。它没有理由强加给别人。”“那你为什么还学英语?”“语言是文化,不一定属于政治。”理性的光芒就这样绽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上的一个十四岁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样璀璨夺目。想想平日里看新闻评论时,作为文明从未断裂过的中华民族的一员,理性又在哪里?

伊朗——学会和平与宽容

伊朗也算是一个王朝更迭频繁的国家,但其中有几个统治者因宽容仁慈而出名——居鲁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底王国被来自波斯的居鲁士征服。居鲁士不仅解放了当初被尼布甲尼撒掳掠来的数万犹太人,还对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这在当时以残酷为代名词的巴比伦实属罕见的。他的后继者大流士倡导天下各国应平等往来,和睦相处。他们共同倡导的和平睦邻关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纵使时间流去已有千年,这两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被永久的记录在史册上。

尽管两位统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给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丝和平宽容的色彩。和平的意义不用强调,宽容也无需赘述,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来他对少数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终的结果非但不是战争,反而是“天可汗”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又想起西方国家宣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发展起来就一定会和其他国家血刃相见吗?中华文明的根源主张和平自守,战争在人们眼中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一种文明企图通过暴力手段获取财富,那么它最终要么走向灭亡,要么被众多力量所制衡,终究没有称雄时的威风凛凛。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和平宽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毁灭的良药。

不管于国家还是一个人,和平与宽容都是一种成熟后的道德。

巴基斯坦——发现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么最有意思?车。说的确切一点是改装车,说的形象一点是棺材车。关于对棺材车的记述余秋雨老师已经写了很多。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的人们热衷于把车改装成这个样子。余秋雨老师没有说,却论证了美与丑的关系。这就给我留下了广阔的猜测空间。这究竟是当地的贫穷导致的还是文化导致的?如果是贫穷的原因,买辆车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改装还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是文化原因,为什么在曾经诞生了犍陀罗这一伟大艺术瑰宝的地方,人们的审美观念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既然人们都愿意把钱花在改装棺材车上,为什么不愿意投资教育呢?赤脚流浪的儿童满街都是。真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承认了自己的贫穷而引发的心理上的畸形竞争。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当然以上的猜测全部是出于我个人的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是不是像我这样。

但贫穷和奇怪的审美在这片土地上变得渺小起来,是因为这里有法显和玄奘来过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于一时的景物,而是贯穿在骨子里的坚强。在现在的探险队员都认为艰苦危险的路线上,法显和玄奘两位僧人进用脚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长短。

首先惊异于他们是靠什么挺过了这段旅程。余秋雨老师曾经说,古代中国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其中具有明确的文化意图并能远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传递的使者,而鼓励他们的正是文化本身,换句话说,便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许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记得白岩松曾经说过,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各种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没有信仰。不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就想想法显和玄奘当年走过的路和他们的心吧。

重新说说这两位僧人的远行。正如余秋雨老师的这句经典的总结

“一切深层沟通都不能仅靠文字资料,而必须以脚步、目光乃至整个血肉之躯作为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体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一个曾经让无数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余秋雨老师笔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它有童话般美丽、杰出的建筑泰姬陵,有曾经领导印度走向民族独立之路的圣雄甘地,有释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树,但是,它也同样面临人口爆炸带来的危机,也遭受着大范围的整体贫困,也有严重的污染和落后的管理……当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来,不论古今,不分先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印度——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但在我看来,现实问题的严重性掩盖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度文明,因为没有一种文明适合生存于这样的状况之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也是我认为的任何文明的基础,不因别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载体还是人。

贫困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很多灾难,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够率先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这样以后谈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结语——思想的启示

读完了,感觉很快。余秋雨老师的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整个旅程的险象环生,许多文明的起落兴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每一篇都蕴涵着新的思考,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读来永远新颖,不会困倦。

其实这本书的读后感写得很费劲。余秋雨老师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发人深省,足以让我豁然开朗,每一次都伴随着原来如此的惊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阅读的,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启迪或扫盲运动吧。要提笔写,真不知该写些什么。但有一点我要感谢余秋雨老师,他让我感到了自己还很无知,他告诉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还很渺小,他教给我以后要虚怀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读一本好书,可以读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我比较感兴趣。

一个是文明与权力的关系。一直以来我认为文明滋养了权力,权力只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权力的运作会导致文明的兴盛或衰亡,但它们仍然是从属关系。如果权力导致了文明的毁灭,那么应该从文明自身找原因。而余秋雨老师讲到:“文明和权力毕竟是两个秩序系统,至少在古代一直没有找到协调之路,因此两方面迟早产生抵牾。两方面的力量越强,抵牾也越严重,而严重抵牾的结果必然是严重失序。”原来它们之间还可以分得再开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灾难都是文明的错。

还有一点就是文化学者的责任。以前我一直以为文化学者的工作大多应该在研究浩如烟海的典籍,有时联系中外,贯通古今,解读文化的深层含义。然而余秋雨老师以车轮考察各个文明的方式逐渐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文明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鉴,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种文明已经时间不够,更何况是多种文明。于是大家都变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几经误传的信息作为判断的基点,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的文明。因此,应该抓紧时间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劳走出受欺的陷阱。”那么,对于我们,这年轻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遗训没有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八

十六年前,余秋雨老师和凤凰卫视的工作人员们一起踏上了探访人类文明的荆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兴衰。十六年后,在父亲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这本书。拿起这本父亲曾经在多年前读过的书,一阵时间的沧桑感不禁飘过。十六年很长,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经繁盛了几千年的文明相比,这只是一粒尘沙。好像已经习惯了按年月度日,余秋雨老师一行人的旅途四个月有余,乍一看不算太长,但他用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进了时间这条苍老的长河。

翻开书,父亲当年的圈圈点点映入眼帘,这是对这次行程最好的注释。起初我并未对这次旅程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只是觉得这次活动很有创意很新颖,但却对余秋雨老师为什么参加这次活动而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不辞辛劳,不顾危险,用行车这种方式完成对文化遗迹的考察?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深深地体会到,这是因为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与良知。在书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抚摸历史,抚摸文明,就是在鼓励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传承的原因,去比较古代文明和年轻文明的相似与异同,去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风雨沧桑却仍旧焕发生命力的奇迹。

这样应该会对历史和文化有所敬畏与反思,应该会对当下和自身有所了然。余秋雨老师在自序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好像又是专门说给年轻人听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这是一场按照当年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线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赛,全长好几百公里,和余秋雨老师的行程有点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视记录频道的一段广告词:

路为纸,地成册,行作笔,心当墨。

希腊——梦醒时分

游记的第一站便是希腊。一提到希腊,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烧的圣火,波光粼粼的爱琴海,还有气势恢宏的巴特农神殿了。余秋雨老师对它们的描写已非常细致,在此就不赘述了。关于奥林匹亚的叙述我倒很感兴趣。

古代运动会发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这里还保留着竞技场的遗迹,虽然老旧,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壮观与辉煌。为什么运动会会发源于这里?因为在希腊文明中,“健康是他们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再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的理想。”这也正是中华文明没有做到的地方。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很少关注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既然这是文化遗留下来的不足,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从自身去改变一下呢?有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实施,而是没有办法清楚地认识。

希腊很美,真的很美,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希腊早已是经过痛苦沉淀过的美,这种痛苦包含着希腊人和希腊文明被统治和侵略的血与泪,美得干净,美得悠闲。如果把古代希腊比喻成一场梦,那么现在的希腊便是梦醒之后眼中的光芒。余秋雨老师关于雅典城邦衰落的评论脍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是它与周际的生态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它注定要与野蛮和愚昧为邻。如果两个方面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必定时时起战火;如果两个方面属于同一个政治范围,必定天天有内耗。由此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腊游记中临近末尾的一篇很让人感动,标题为“我一定复活”。讲的是希腊的一个组织,几个教授向全世界游客呼吁把巴特农神殿中的精华雕刻从大英博物馆中请回来。还有希腊一位已故文化部长的话:“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读完之后稍有点忧伤,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尊严还在吗?

埃及——一直神秘下去

余秋雨老师关于埃及写了很多思考与感悟,就来写写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于四千年前。历经了四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金字塔不仅岿然不动,而且石方之间连一个薄刀片划进的细缝都没有。这样的世界奇观,却因为史书和文字的消失,没有办法被解读。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们的赞誉和惋惜。

曾经辉煌一时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源头,有令世人震惊的众多遗迹,竟然就这样消失了。“所谓文明的断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华文明在历经了岁月的冲刷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文明如果追求神秘和封闭,结果只能故步自封,终于难以为继。”“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文明传承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可以是建筑,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还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继承,创新,发展。由此联想到现在讨论的“西化”问题。中华文明向来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发展至今,文化交流不应成为一种障碍。但很多人凭着自己对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观点对中国文化指手画脚,有些可悲。我认为文化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已经掌握一种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这样的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也不至于丢弃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浮躁。新事物这么多,新思想这么多,而现在的社会如同跑步机一般容不得人们有半点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倒也变得“单纯”起来,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闻调查中的一个煤矿老板,哪里会把环境放在眼里中。一想到现在还有许多浓浓黑烟从工厂的烟囱中冒出,就觉得一丝哀伤。

以色列——绿洲的国度

一说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须要提到。作为三大宗教圣地的耶路撒冷承载了太多。灾难一次次降临在它头上,它就这样不断被摧毁,重建,摧毁,重建,直到现在这个苍老的模样。但以色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为这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与故事,而是以色列这个国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却在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种出了蔬菜,水果,不仅自足,还大量出口欧洲,用的正是滴灌技术。尘黄的沙漠硬是被装点得五颜六色。余秋雨老师称这是“向自然争夺”。当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寸土必争,但这些和“向自然争夺”相比,是不是过于渺小了些?人类诞生才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争斗,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来只不过几天的时间,连胜利者的踪影都会消失。一个成熟的文明不应该是这样。就像余秋雨老师所说:“当人们终于懂得,笼罩荒原的不应该是战火而应该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应该是鲜血而应该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说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宾——一位呼唤和平的老人。余秋雨老师和他的妻子在悼念墙上用汉字写了三遍“和平”。这样的虔诚与气度让我敬佩,这样的文明让我自豪。

但愿全世界的文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如此。

约旦——在缝隙中生存

约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个沙漠上的国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仅靠着约旦河旁的公路维持着脆弱而坚强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势使约旦别无选择,只能在贫困中挣扎。但即便如此,约旦几乎所有人都在缅怀一位国王——侯赛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给约旦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康,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种文明所处的生态不同,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不尽相同。作为中华文明子民的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像约旦那样没有选择的问题,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种文明强加在另一种文明的头上,结果呢?大多两败俱伤或者胜利方也没捞到多少好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两千多年前先秦诸子告诉我们的哲学。

那么文明也应该一样,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怜与无知

如果说希腊文明闪耀着光辉,那么比它还早绽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还早的则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经伊拉克。按理说伊拉克所在地区的历史久远,应当有所继承和发展,但事实恰好相反,这里全都是被枪炮毁灭过的痕迹,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现之一便是权力和利益凌驾于文明之上,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变得麻木,只有服从与仇恨。这里当然有国外强权政治的影响,但那些吃得肥头大耳,住在和卢浮宫差不多奢华的总统府的官员们,他们的责任呢?在这片国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谓的“文明”裹挟,却只有哀叹的份。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于任何一个国家。

快要离境时,余秋雨老师采访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问:“你是不是也像大人们一样讨厌美国?”女孩用流利的英语说:“人民不讨厌,政治讨厌。它没有理由强加给别人。”“那你为什么还学英语?”“语言是文化,不一定属于政治。”理性的光芒就这样绽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上的一个十四岁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样璀璨夺目。想想平日里看新闻评论时,作为文明从未断裂过的中华民族的一员,理性又在哪里?

伊朗——学会和平与宽容

伊朗也算是一个王朝更迭频繁的国家,但其中有几个统治者因宽容仁慈而出名——居鲁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底王国被来自波斯的居鲁士征服。居鲁士不仅解放了当初被尼布甲尼撒掳掠来的数万犹太人,还对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这在当时以残酷为代名词的巴比伦实属罕见的。他的后继者大流士倡导天下各国应平等往来,和睦相处。他们共同倡导的和平睦邻关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纵使时间流去已有千年,这两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被永久的记录在史册上。

尽管两位统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给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丝和平宽容的色彩。和平的意义不用强调,宽容也无需赘述,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来他对少数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终的结果非但不是战争,反而是“天可汗”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又想起西方国家宣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发展起来就一定会和其他国家血刃相见吗?中华文明的根源主张和平自守,战争在人们眼中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一种文明企图通过暴力手段获取财富,那么它最终要么走向灭亡,要么被众多力量所制衡,终究没有称雄时的威风凛凛。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和平宽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毁灭的良药。

不管于国家还是一个人,和平与宽容都是一种成熟后的道德。

巴基斯坦——发现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么最有意思?车。说的确切一点是改装车,说的形象一点是棺材车。关于对棺材车的记述余秋雨老师已经写了很多。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的人们热衷于把车改装成这个样子。余秋雨老师没有说,却论证了美与丑的关系。这就给我留下了广阔的猜测空间。这究竟是当地的贫穷导致的还是文化导致的?如果是贫穷的原因,买辆车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改装还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是文化原因,为什么在曾经诞生了犍陀罗这一伟大艺术瑰宝的地方,人们的审美观念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既然人们都愿意把钱花在改装棺材车上,为什么不愿意投资教育呢?赤脚流浪的儿童满街都是。真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承认了自己的贫穷而引发的心理上的畸形竞争。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当然以上的猜测全部是出于我个人的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是不是像我这样。

但贫穷和奇怪的审美在这片土地上变得渺小起来,是因为这里有法显和玄奘来过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于一时的景物,而是贯穿在骨子里的坚强。在现在的探险队员都认为艰苦危险的路线上,法显和玄奘两位僧人进用脚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长短。

首先惊异于他们是靠什么挺过了这段旅程。余秋雨老师曾经说,古代中国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其中具有明确的文化意图并能远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传递的使者,而鼓励他们的正是文化本身,换句话说,便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许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记得白岩松曾经说过,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有一亿人说他们信仰各种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没有信仰。不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就想想法显和玄奘当年走过的路和他们的心吧。

重新说说这两位僧人的远行。正如余秋雨老师的这句经典的总结:

“一切深层沟通都不能仅靠文字资料,而必须以脚步、目光乃至整个血肉之躯作为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体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一个曾经让无数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余秋雨老师笔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它有童话般美丽、杰出的建筑泰姬陵,有曾经领导印度走向民族独立之路的圣雄甘地,有释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树,但是,它也同样面临人口爆炸带来的危机,也遭受着大范围的整体贫困,也有严重的污染和落后的管理……当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来,不论古今,不分先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印度——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但在我看来,现实问题的严重性掩盖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度文明,因为没有一种文明适合生存于这样的状况之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也是我认为的任何文明的基础,不因别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载体还是人。

贫困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很多灾难,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够率先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这样以后谈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结语——思想的启示

读完了,感觉很快。余秋雨老师的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整个旅程的险象环生,许多文明的起落兴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每一篇都蕴涵着新的思考,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读来永远新颖,不会困倦。

其实这本书的读后感写得很费劲。余秋雨老师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发人深省,足以让我豁然开朗,每一次都伴随着原来如此的惊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阅读的,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启迪或扫盲运动吧。要提笔写,真不知该写些什么。但有一点我要感谢余秋雨老师,他让我感到了自己还很无知,他告诉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还很渺小,他教给我以后要虚怀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读一本好书,可以读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我比较感兴趣。

一个是文明与权力的关系。一直以来我认为文明滋养了权力,权力只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权力的运作会导致文明的兴盛或衰亡,但它们仍然是从属关系。如果权力导致了文明的毁灭,那么应该从文明自身找原因。而余秋雨老师讲到:“文明和权力毕竟是两个秩序系统,至少在古代一直没有找到协调之路,因此两方面迟早产生抵牾。两方面的力量越强,抵牾也越严重,而严重抵牾的结果必然是严重失序。”原来它们之间还可以分得再开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灾难都是文明的错。

还有一点就是文化学者的责任。以前我一直以为文化学者的工作大多应该在研究浩如烟海的典籍,有时联系中外,贯通古今,解读文化的深层含义。然而余秋雨老师以车轮考察各个文明的方式逐渐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文明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鉴,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种文明已经时间不够,更何况是多种文明。于是大家都变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几经误传的信息作为判断的基点,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的文明。因此,应该抓紧时间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劳走出受欺的陷阱。”那么,对于我们,这年轻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遗训没有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九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由著名作家曹文轩所写的书籍《大王书》。

这本书我早就听同学们说过,听看过的同学说,这本书写的很好,既生动又具体,是读者身临其境。我禁不住这迷人的诱惑,便去书店买了一本,拿回家欣赏。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出逃自地狱的熄剥夺了人间的光明、声音、语言、灵魂……分别装进四个魔袋。熄将四只魔袋放置与王宫边缘的四座大山的顶峰。这四座山,分别名为:金、银、铜、铁。金山由黄狗把守,银山由白狗把守,铜山由红狗把守,铁山由黑狗把守。熄害怕人类智慧而美丽的文字迟早会让人们觉醒,所以,熄决定焚烧所有文字。

在焚书大会上,突然从书山中间飞出了一本书。它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是书中之书,是书中之王—大王书!它飞到了放羊娃茫—的手中。

在刀光剑影的漫长黑夜里,茫带领着他的军队和百姓与熄的百万军队及巫师团展开了殊死的较量。虽然茫知道他的队伍靠数量根本打不过熄的军队,但是,是大王书给了他智慧,是将军柯给了他力量,是瑶给了他自信,是他的羊群让他有了爱心。他在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下,终于成为了一个帅气、自信、阳光、勇敢的王。

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篇。里面写的是茫要带领军队攻克金山(由黄狗把守)。军队刚来时,大家充满了信心,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人们得到光明!可是,面对这黄狗的一场恶战过后,异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只黄狗好象中了魔法似的,对着士兵一通乱咬。而且每一口都命中要害,一口就能让人毙命。茫的第一小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个金山成了一个血的海洋。

茫和柯都惊呆了!他们想不到一只小小的狗就能杀死一只突击小队!这一件事让茫费劲心思。无意中,茫打开了大王书。他看到了一个人。她有三个影子。她的身材很迷人,让茫很痴迷。茫在想:”难道只要找到一个拥有三个影子的人就可以了?“他就派人四处寻找拥有三个影子的人。后来,在一片空地上站着瑶。突然,茫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瑶站在地上,在夕阳的照耀下,茫发现瑶竟然有三个修长的影子,和大王书上一样迷人。茫快哭了,他想不到瑶竟然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柯也看到了。他也十分惊讶。后来经过柯的调节,经过了茫的同意,让瑶去对付黄狗。后来,瑶在黄狗面前翩翩起舞。终于抢到了袋子。而她也被黄狗咬死了……

作者调动非凡的想象,描绘了一个风烟瑟瑟、扑朔迷离的陌生世界,演义出千军万马攻城、追击、迎战的宏大场面,令我读后受益非浅!

落花生读书感受篇十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由著名作家曹文轩所写的书籍《大王书》。

这本书我早就听同学们说过,听看过的同学说,这本书写的很好,既生动又具体,是读者身临其境。我禁不住这迷人的诱惑,便去书店买了一本,拿回家欣赏。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出逃自地狱的熄剥夺了人间的光明、声音、语言、灵魂……分别装进四个魔袋。熄将四只魔袋放置与王宫边缘的四座大山的顶峰。这四座山,分别名为:金、银、铜、铁。金山由黄狗把守,银山由白狗把守,铜山由红狗把守,铁山由黑狗把守。熄害怕人类智慧而美丽的文字迟早会让人们觉醒,所以,熄决定焚烧所有文字。

在焚书大会上,突然从书山中间飞出了一本书。它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是书中之书,是书中之王—大王书!它飞到了放羊娃茫—的手中。

在刀光剑影的漫长黑夜里,茫带领着他的军队和百姓与熄的百万军队及巫师团展开了殊死的较量。虽然茫知道他的队伍靠数量根本打不过熄的军队,但是,是大王书给了他智慧,是将军柯给了他力量,是瑶给了他自信,是他的羊群让他有了爱心。他在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下,终于成为了一个帅气、自信、阳光、勇敢的王。

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篇。里面写的是茫要带领军队攻克金山(由黄狗把守)。军队刚来时,大家充满了信心,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人们得到光明!可是,面对这黄狗的一场恶战过后,异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只黄狗好象中了魔法似的,对着士兵一通乱咬。而且每一口都命中要害,一口就能让人毙命。茫的第一小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个金山成了一个血的海洋。

茫和柯都惊呆了!他们想不到一只小小的狗就能杀死一只突击小队!这一件事让茫费劲心思。无意中,茫打开了大王书。他看到了一个人。她有三个影子。她的身材很迷人,让茫很痴迷。茫在想:”难道只要找到一个拥有三个影子的人就可以了?“他就派人四处寻找拥有三个影子的人。后来,在一片空地上站着瑶。突然,茫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瑶站在地上,在夕阳的照耀下,茫发现瑶竟然有三个修长的影子,和大王书上一样迷人。茫快哭了,他想不到瑶竟然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柯也看到了。他也十分惊讶。后来经过柯的调节,经过了茫的同意,让瑶去对付黄狗。后来,瑶在黄狗面前翩翩起舞。终于抢到了袋子。而她也被黄狗咬死了……

作者调动非凡的想象,描绘了一个风烟瑟瑟、扑朔迷离的陌生世界,演义出千军万马攻城、追击、迎战的宏大场面,令我读后受益非浅!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