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与定位*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与定位*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7 15:05:04 推荐访问: 定性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评语

黄书琳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新形态[1]。从教育内容层面看,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资源内容都可成为线下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
从教育理念层面看,网络育人是线下思政教育更广范围的现实关照;
从教育方式层面看,多元化的网络思政教育是对线下教育过程的完善和教育方式的创新。

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是契合新时代要求、应对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强化思政教育实效、重构话语权及彰显影响力的有效手段。高校应立足育人实际,精准把控网络思政教育的基本特点,从宏观视角定位网络思政教育,并深入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路径,在找准网络思政教育发展定位的同时强化其教育实效。

网络思政教育,指的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完成知识传授、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教育过程[2],具有虚拟性、互动性、主体性及时代性等基本特征。

1.1 虚拟性

与现实场景的思政教育不同,网络思政教育的交互场景是一种虚拟化的场景,这就决定了网络思政教育具有虚拟性。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网络空间内呈现思政教育内容,展现育人活动形式,而大学生则是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终端接受教育者的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指导。

1.2 互动性

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创新。它改变了以往单向输出和单一呈现的教育模式,以信息平台为支撑,教育者与大学生可在网络空间内进行较为深入的互动和交流。

1.3 主体性

网络思政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其教育过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上。在教育模式设计、教育实践落实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发挥主导性作用,立足学生主体的实际需求和学习习惯,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教育者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主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网络思政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

1.4 时代性

与线下思政教育相同,网络思政教育也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上,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形式的变革也展现出思政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做出的及时调整,进而在保持育人价值的过程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同时也正是因为网络思政教育较强的时代性特征,其才能在新时代保持应有的育人属性,展现更强的育人价值。

在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更高的使命。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的内涵和育人价值也应在更大程度上展现,并实现更广范围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网络思政教育的功能定性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2.1 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对线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补充

网络思政教育承载的内容资源相对于线下教育而言,更加具有多样性。从目前阶段来看,高校思政教育中仍存在内容多样性不足、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教育内容和资源呈现方式难以有效满足学生主体的差异化需求,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也难以有效展现。而利用网络虚拟空间的广大场域及丰富资源,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多种教育资源都可作为教育内容,而且由于当代大学生在长期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习惯,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政教育,能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因此,作为线下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网络思政教育能在教育内容层面为育人体系的创新变革提供有效支撑。

2.2 全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现实观照

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然而在传统模式下,思政教育采用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取向的理念,强调教育内容的规定性、教育方法的固定性和教育形式的约定性,在这样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网络思政教育则更多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其相对全面的教育理念既能展现创新性,又能体现对思政教育主体性原则的现实观照。

2.3 多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对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完善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和对学生需求的满足。因而,思政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与线下有一定不同,其更强调教育活动的多元化特征,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大学生主体的差异化学习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得到较大满足,高校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形式完成思政教育,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效果。

2.4 虚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景是对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有力拓展

现实交互场景是高校思政教育空间的基础和根本。基于现实交互场景开展的思政教育能更直接地实现教育基本目标。而网络思政教育则是在虚拟交互场景中进行探索和尝试,此类虚拟交互场景能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教育空间的拓展。将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展至网络范围,既能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又能在契合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消除其对现实场景的恐惧,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教育环境,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不容忽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和职责也显而易见。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在内容、理念、语言及情感熏陶等层面都表现出一定不足,严重制约了其育人作用的发挥。

3.1 教育靶点分散导致内容深度欠缺

内容聚焦是网络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教育内容能否自成体系并契合主流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高校育人要求,对其教育作用的发挥和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思政教育的场域不断扩大、平台不断增多、媒介形式不断变化,展现出较强的网络社群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作为思政教育的内容存在,因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在更广的范围内快速传播,其中不乏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部分高校为了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政教育,缺乏对网络教育资源的严格把关和适时转化,导致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无法深化,在教育过程中也无法真正为大学生带来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基于此,网络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便被弱化,受到部分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网络思政教育难以全面实现其育人目标。同时,网络思政教育的靶点会在内容的泛化中出现分散,一旦教育靶点出现分散,网络思政教育便无法深入开展。

3.2 主体需求错位导致理念角度偏差

网络思政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适应当代学生主体的学习习惯、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在此视角下,大学生主体的需求便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坐标参考。如网络思政教育对学生主体需求的观照不够,其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网络思政教育实践中,教育者教育目标与大学生主体需求的错位易引发教育角度的偏差。从思政教育者角度看,其更希望网络思政教育能充分发挥育人的积极作用,成为巩固育人成果的重要阵地。从大学生主体角度看,其更希望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找到自我,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感悟精神价值引导及实践锻炼中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同时在参与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全方位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显然,教育者更多地是从育人角度出发,探索一种相对封闭的需求形态,而学生则是一种从自我出发、寻求开放的需求状态。在此背景下,就可能表现出教育者与大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层面的需求错位,进而会引发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育体系的动摇,如无法在错位中寻求双方关系的平衡,网络思政教育最终便会阻碍其育人作用的发挥。

3.3 网络语言差异导致形式亮度有限

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在于相对多元化的教育呈现形式,形式的多样化是其能够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和发展学生的不二法宝,更是其魅力所在。

网络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依赖于教育者与学生主体之间网络共同语言的构建,更依赖于双方网络对话的开展。教育者突破原有思政教育的认识常规,换位思考,换道提速,学会用学生的语言去设计和构建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绩。但教育者并未进入学生的“圈层”。“圈层化”指的是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由于信息获取定制化、个人社交圈子化、交互关系层级化而形成的一种只在自己的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现象和趋势[3]。尽管高校及教育者尝试与大学生主体构建网络共同语言,但并未真正消除两者间的网络语言差异,教育者并未真正有效地掌握学生的网络语言体系,如此一来思政教育便难以真正传达学生喜好的内容,也难以在形式创新上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网络语言的差异性,网络思政教育便无法有效吸引大学生主体的关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受到一定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呈现形式也可能再次陷入重复。

3.4 交互场景虚化导致情感温度不足

思政教育致力于打造一种有温度的教育,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怀。但因网络思政教育交互场景的虚化,有可能使其陷入情感教育缺失的困境。

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感知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但在此过程中,学生情感交流的需求则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毕竟对于学生而言,与视频、照片和文字符号等的互动,是一种单向输入的过程,久而久之,会引起审美疲劳。同时,教育者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与学生是“键对键”的交流互动,无法直接感知学生真实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变化,以学生主体的学习反馈为依据进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调整也难以推进。在此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也难以真正入脑入心。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育人方式创新、质量增强的关键之举,网络思政教育应在发展中不断探索自身定位,在教育内容、载体及形式等层面实现综合创新,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进而更有效地助力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

4.1 聚焦主流思想教育,开发设计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内容体系

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是其教育内容的选择,高质量的教育内容是其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更是其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依据。在教育过程中,内容泛化、深度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思政教育的靶向过于分散,没有完全聚焦主流思想、对标实际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应优化教育目标,聚焦主流思想价值,坚守正确的政治导向,并结合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高校立德树人的实际,统筹优化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内容层面摆正自身定位,以支撑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应对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四史教育及劳动教育等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主旋律内容,在网络教育平台上充分展现主流思想教育内容,以巩固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阵地,也支撑网络思政教育的高质量推进。在此基础上,网络思政教育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认同中华文化,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进而达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还应立足本校思政育人实际及大学生主体需求,以更广阔的视角探寻契合时代要求、符合学情实际的教育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进而在符合学情实际的基础上让网络思政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帮助大学生真正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4.2 整合师生主体需求,牢固建立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体系

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高校要着力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并融入网络思政教育理念中,牢固建立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体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应重视对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吸引,只有吸引大学生更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才能建立其实践发展的基础,没有吸引,其教育活动的开展便寸步难行[5]。在当前阶段,部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导向的供给输出,以学校和教育者为主体,以他们的需求达成为基本理念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这种教育理念必须改变。为此,高校应着力破解教育者与大学生主体之间需求的错位,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及教育者提升创新意识,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强调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同时结合创新变革的理念,积极学习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经验,在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设计中全方位考察学生主体的需求,在精准定位中实现教育的供需平衡,在供需平衡中提升教育的效果。同时,对高校而言,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还可构建舆情引导机制,在线上线下联动中加强对学情的调查和研究,进而通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巩固思政教育阵地,也支撑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发展[6]。此外,高校还应关注教育者的育人实际,包括考察教育者的思想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以及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并立足于此寻求与大学生学情实际的平衡点,在强调大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在灵活处理教育者与大学生关系地位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模式,促使网络思政教育既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又能充分体现教育者的能力水平,进而在供需平衡中推动教育的高水平发展,也更好地吸引大学生主体的关注和参与。

4.3 推动网络语言转换,创新发展以服务受众为根本的形式体系

建立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思政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如果网络思政教育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对话无法有效建立,其教育便难以开展,教育效果的展现更是无从谈起。而建立对话的关键在于共同语言系统的构建。

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网络语言差异导致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不足。为解决此类问题,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话语差异的存在,并主动开展话语差异研究,充分借鉴和吸收学生的语言习惯和体系,推动网络思政教育能在契合大学生主体话语习惯的基础上强化教育实效。

在掌握学生网络语言的基础上,教育者也应掌握新型的网络工具,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真正建立以服务受众为根本的形式体系。高校及教育者可使用当前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线上形式如直播等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网络思政教育的输出搭建桥梁,并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4.4 重视融入真实情感,着力强化线上线下结合的交互体系

网络思政教育的目标是育人。有温度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网络思政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动力在于其对学生个体人性的关怀,对学生个体情感的呵护。

高校要重申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在网络思政教育中重视真情实感的融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教育者在重视教育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教育价值,强调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支持学生的发展,以多元化的实际举措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情感育人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与人民、社会的紧密联系,体验到个人发展与时代、历史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每个中国人奋斗的激情。感情的交流,要立足于线上线下结合的交互体系,以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共性和个性的同时推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关心和引导,实现情感教育的融入和细化,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其参与教育的获得感,成长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杨文忠)

猜你喜欢教育者主体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品读江苏教育(2022年10期)2022-06-06论碳审计主体财会月刊·上半月(2022年5期)2022-05-17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亚太教育(2022年3期)2022-03-17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教书育人(2021年12期)2021-04-24何谓“主体间性”领导文萃(2020年15期)2020-08-19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0年3期)2020-06-11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