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5 19:20:05 推荐访问: 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方法策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杜鹃

作为中国古文化的核心载体,文言文在语文学科中向来有着特殊地位。而在漫长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存在一些典型的认知误区和教学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探究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是教师改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局面、高效培养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正确思路。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科教学目标的完成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既是了解古文明、熏陶国学素养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通过介绍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学生可以了解特定历史年代文学风格形成的缘由;
通过细致探究古文词句的构筑形式,学生的语言建构、运用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简言之,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从古文这一角度全方位塑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新课标背景下,高质量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必然途径。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提升文化水平是引导学生领会文言文的主要目标之一。要实现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大量优秀的古代美文作品。而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将对文言文的典型语言组织方式、语言风格进行深入剖析,并举一反三地拓展运用。语言基础的积累到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是提升人文素养、构筑国学情怀的必经之路。

(三)有助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文字以及由文字构成的语言,是文明的核心要素之一。文言文以其广阔的文学视野和文艺层次,为学生呈现出比较完整的古代人类的生活画卷。通过接触学习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学生得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地领略古代风情、瞻仰先贤风骨。而随着文言文作品量的积累,学生的言行举止、价值追求,也将不自觉地向古代优秀人物看齐,逐渐成长为他们的追随者和效仿者。

(四)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言文中不乏一些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随着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将更深刻地感受历史人物身上迸发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如“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邓世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等。在学习文言文、理解其思想精髓的过程中,学生会被民族英雄所展现的浩然正气所震撼和感染。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古文兴趣不高

古文学习兴趣不高,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中最普遍的难题之一。文言文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主要源于师生双方对文言文所蕴藏的人文价值存在认知偏差。学生方面,往往从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考试成绩的视角来看待文言文学习任务,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应付心态;
教师方面,则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惯性驱使下,对学生专注考点、死记硬背的文言文学习方式秉持默许态度,忽视了对文言文内在艺术魅力、人文内涵的主动发掘。

(二)教学方法古板、枯燥

近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依据新课标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而是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在无形中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也容易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学内容单一

作为还原历史、研究传统事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文言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高中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从教学过程来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多以教材大纲为主,教师的讲解也要围绕字、词、句的翻译和需要背诵的篇章段落展开,实际的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水平。

(四)教学目标设置存在偏差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囊括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知识的讲授与能力的提升、学生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一些教师会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些教师则根据教学大纲与课标要求设置教学目标;
还有一些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以高考考点与考试题型为主要参考对象。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上述几种教学目标的设置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实现趣味性与教学效率的统一。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重塑教学认知,丰富古文素养

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在特定教学思想的指引下,将自身的学科价值观、学科知识充分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学科信息传递的关键角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培养效率的高低。因此,要确保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一方面教师需重塑教学认知,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精髓载体,明确文言文在彰显语文学科魅力、成就学生内在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力式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应秉承“学高为师、以身作则”的教学观,在指导学生研究文言文之前,率先具备深厚的古文素养和广博的古文知识。为达成这些目的,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古文作品进行考究式的透彻研究,力求一字一词都能知其出处、晓其用法,从而全方位覆盖学生的问题死角;
其次,教师应以文艺批评、文学审美的心态,对教材古文展开鉴赏式剖析,并在正式讲授时,向学生分享品鉴心得,以提高学生的古文理解层次;
最后,在深刻理解教材古文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走出教学范畴,通过对历朝历代优秀文言文作品的拓展研究,有效开阔古文视野,积累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将文言文理解从学习任务上升到人生兴趣。

(二)立足学生特点,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适时更新教学观念,善于通过教学模式的灵活調整,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语文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为达成该目标,教师在规划文言文课堂前,应通过广泛的学情调研,精准把握高中生的古文掌握情况、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点,力求契合学生喜好的课程导入形式,快速抓取学生的注意点。另外,在古文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质疑空间,确保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得到充分释放。

以《诗经·氓》的讲解为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背诵与默写,同时还需要就“赋、比、兴”进行细致讲解,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言文的重要表现手法。此外,对于《诗经·氓》的讲解,教师还需要在强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和抒情特征的基础上,将人物形象、女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可结合《诗经·氓》的内容和主题,首先发掘其中最令高中生动容的环节,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趣味内容展现出来。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蒙太奇手法,将诗歌女主恋爱时的浓情依依,婚后备受冷落的抑郁神情,丈夫凶暴、娘家人嘲笑的绝望处境一一呈现出来。将该环节作为课程导入,无疑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怜悯心、正义感,使原本被动的学习过程,迅速转化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主动研究。

(三)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情感共鸣

促进情感共鸣,是以生为本的文言文教学应具备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情感共鸣的教学方式,往往比由字到句、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更易达成教学目的。情感共鸣的产生主要依托教材内容的定向拓展。

以屈原的《离骚》为例,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本文字词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屈原以及楚辞,在注意重音与节拍的同时吟咏本文,并且以“移情法”理解文学作品,对作者借“美人”“香草”表达情怀和政治理想的文学手法进行分析。在情感培养方面,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文形象、掌握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力、洞察力,还需要在讲解本文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作者爱国情怀的感染、引导其对作者忠于理想、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产生学习和效仿之心。作为先秦时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的整体理解难度较高,陌生典故较多,情感传递隐晦复杂,单纯的朗读学习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为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细化拓展该诗篇的背景内容,通过由学生分别扮演楚怀王、靳尚、屈原等关键历史人物,将屈原受谗流放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出来。借助该过程,学生的同理心将直接与屈原紧密羁绊,切身领悟诗人坚持爱国理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坚贞志向。在此基础上研读诗篇内容,自然也能高屋建瓴、深化理解。

(四)发掘古文故事,构筑趣味课堂

相比现代白话文作品的品鉴学习,文言文理解额外增加了古今语言信息转化的过程,从学生视角看,该过程既枯燥又艰难。缓解文言文枯燥性的有效办法,就是将其中可能蕴藏的故事性充分发掘出来,以文言文内涵的精彩底蕴,抵消学习过程的困难乏味。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该诗篇的光怪陆离、浪漫宏大,丝毫不亚于屈原的《离骚》。于学生而言,要按部就班地理顺全篇内容比较艰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发挥联想,将《蜀道难》与李白“诗仙”称号的来源关联起来,在课堂开篇,为学生勾勒这样一幅趣味图景:年仅20岁的李白初到长安,便携带新作《蜀道难》拜访当时的秘书监——年过六旬的贺知章,结果贺知章在读完该作后,大为惊叹,当场为李白送上流传千古的称号:诗仙!通过该故事,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蜀道难》究竟蕴含了哪些精彩内容,竟让大诗人贺知章倾倒如斯?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学生将以更饱满的热情,认真剖析诗歌内容。

(五)注重学情反馈,调整目标重点

为避免教学目标的偏差,教师可充分发挥教学评判机制对学情的实时反馈作用,经由学生群体提供的文言文学习理解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在教学评判机制的建设上,教师可参考如下两条思路:其一,将教学评价与学生主体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较为基础的字形词义、短句翻译任务,期间,各小组均可随时向教师提交无法透彻理解的字句篇章,为教师锁定疑难知识点提供依据。其二,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简化评判流程,赋予教学评判机制动态评价功能。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以电子图表的方式,发放到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界面,学生每达成一项目标,即可在该栏填写“O”;
因难度过高无法完成,则填写“X”;
面对个别目标下的疑难之处,学生可添加问号标记,并在空白处填写具体疑问内容。

四、结语

文言文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新课标背景下,广大教师应坚持生本理念,贯彻核心素养教育观,通过趣味教学情境的创设、现代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反馈机制的完善,促进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深入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成为学科素质、人文修养俱佳的新生代人才提供助益。

参考文献:

[1]张思芬.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J].读写算,2022,1252(33):57-59.

[2]岳洋洋.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策略[J].学园,2022,15(34):51-53.

[3]李爱侠.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2.

[4]唐永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J].学周刊,2021,486(30):19-20.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第一中学)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古文理解能力文言文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国学(2021年0期)2022-01-18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称象阅读(低年级)(2019年11期)2019-12-27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汉字汉语研究(2018年1期)2018-05-26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期)2016-06-24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地理教学(2015年15期)2016-01-06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