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发言材料 >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5篇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5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4-02-02 17:30:02 推荐访问: 202 2020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总结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5篇

2024年最新市政府工作计划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的文章5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篇1

  近年来特别是换届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xx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构建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配班子、选干部、树导向、强激励,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着眼发展谋远谋精。一是围绕长远发展,准确把握“当前配备”和“长远储备”的关系,提前统筹规划,加强各领域各级各类干部队伍建设,确保近期有人用、远期有人接。二是围绕产业布局,顺应全县盐卤药化、箱包皮具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有针对性地在工口单位及工业园区周边乡镇,选配懂工业经济、企业管理、化工环保等专业型干部,进一步充实基层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力量。三是围绕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干部培养路径,特别是以实施“百名‘90后’干部成长计划”为抓手,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入库建档”跟踪培养,综合运用专题培训、现场教学、导师帮带等形式,选派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关键吃劲岗位历练,适时择优大胆使用。与换届前相比,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不拘一格用好用活。一是突出一线选用。把一线作为干部的“磨刀石”“试金石”,把干部放到一线去培养使用、在一线发现选拔。50余名在乡村振兴、征地拆迁、工业发展等攻坚克难一线表现突出的“拓荒牛”式干部得到优先提拔使用。同时,30余名长期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干出实绩、群众认可的“老黄牛”式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起到了提拔使用一个、激励触动一片的效果。二是敢于打破惯例。坚持“看学历不唯学历、看阅历更比能力、看资历更看潜力”,破除传统观念,敢于打破“隐性台阶”,多名复合型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和县直单位正职。三是注重轮岗交流,坚持上下贯通,推动县直单位与乡镇双向交流优秀干部,切实改变县直单位干部长期不交流、活力不够的现状;打破部门界限,推动政法系统干部跨单位交流;对在同一职位上任满10年的交流轮岗。

  三、健全机制管严管实。一是让吃苦者吃香不吃亏,坚持把实干实绩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的“铁标尺”,多名一贯表现优秀且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使用,统筹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名额用于激励在乡村振兴、工业发展等领域敢挑重担、实绩突出的职级干部,多名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职级干部优先晋升职级。二是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不在状态、安于现状、工作推进不力的“躺平式”干部,下发提醒函、督办函,“点名道姓”指明薄弱环节,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到位。三是让没有效果的承担后果,用好“红黄牌”警示制度,对工作消极落后、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慢作为、不作为的干部及时赋牌,有效触动思想、传导压力。对年度考核中工作靠后、表现不佳的干部,取消其评优评先和职务职级晋升资格,倒逼干部履职担当、奋发有为。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篇2

  近年来,xx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市“xx英才计划”,坚定实施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高层次人才数量翻两番和重点企业全覆盖,创造了获批全省首个工业企业领办的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单年度新增省级以上工程人才10人等多个全省、全市之首,开创了人才迭出、平台跃升、创新超越的发展新局面。一、创优发展环境这个基础,全方位吸引集聚人才。一是系统谋划提升人才工作。坚持高端人才与基础人才并行、向外引才与自主育才并重、刚性引才与柔性用才并济、人才引项目与项目聚人才并进、待遇留才与平台留才并举。每年安排近10项人才工作列入全区重点工作定期调度,近20项纳入重点关键指标考核。二是系统集成优化人才政策。先后出台“聚集xx英才实施办法、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30条”,将扶持范围扩大到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三级技能、15万年薪以上以及企业自主推荐的骨干人才,首创区级人才津贴、柔性人才作用评价奖励机制等,围绕“引育用留”四个方面,构建起覆盖人才发展全过程的政策体系。三是系统配置升级人才服务。建立及时集中相结合的政策兑现机制,开发“才直通”APP,实现人才政策“免申即享”。投入人才资金超1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奖励人才1500多万元。获评全市首个省级服务人才示范基地和全省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二、创优育成机制这个核心,全方位培养成就人才。一是向内挖潜培育人才。书记领衔实施青年人才引培提升工程,建立系统化育才体系。累计培养国家级人才7名、省级人才42名、市级人才125名,其中近五年占比超70%。二是不拘一格涵养人才。建立“十个维度”开放式人才评价体系,赋予企业人才评价权,增设引才育才特色项目补助并征集第一批项目4个,兜底式解决通行政策难以覆盖的个性化人才需求。评选区级人才428名,扶持基础人才369人。三是凝心聚力温暖人才。建立区级以上人才免费体检和子女区内自主择校等配套服务制度,近三年安排437人次免费体检,解决子女入学346人次、人才住房268人次。开展“才荟金鸡湖”等系列人才活动,推荐58人次参加“领航井冈”等研修班,发展人才党员49名。三、创优干事平台这个关键,全方位引进用好人才。一是持续提升平台能级。高标高效建成并推动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创新发展,升级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三驾马车”,招引王耀南院士、电子科大、xx邮电等人才(团队)项目66个;创建国家级平台5个(累计11个),省级平台42个(累计74个);培育科技型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瞪羚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58家。二是持续拓展人才引进。深入推进市场化、专业化引才,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通“xx招聘求职网”,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连续三年在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举办四届中国杜仲大会、两届高校院长论坛,远赴xx大学等专场引才。刚柔并济引进国家级人才41人,省级人才46人,博士121人,硕士158人,本科2300多人。三是持续激发创新创造。申报国家省市科技专项150多个,入选省市揭榜挂帅项目6个,区内团队揭榜3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0多项,发明专利300多件。出台“人才定期考核评价办法”,对xx英才等实行作用成效积分和负面清单管理。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篇3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分享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的一点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全国组织部长会议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求推动教育提醒、制度约束、组织处理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增强管理监督的实效。XX省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积极把握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特点,坚持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相统一,努力做到抓在平时、严在经常,推动党员干部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重任。

  一、聚焦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强化政治监督

  坚持把政治监督作为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职责,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推动各级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坚定性自觉性。围绕筑牢政治忠诚,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工程,抓住开展主题教育契机,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日常督导、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完善常态化理论学习、述学评学考学等机制,提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实效,以理论清醒促进政治坚定。围绕压实政治责任,推进各级党组织健全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完善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机制,聚焦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专项监督,督促各级扛牢“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任务,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围绕考实考准政治素质,分领域细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标准,建立干部重要行为特征分析甄别机制,结合开展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回头看”调研研判,逐班子、逐人进行“透视”“体检”,逐市作出政治生态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要时刻的态度、对重大问题的观点、对重点工作的贡献,及时发现和纠正落实“两个维护”的温差偏差。

  二、聚焦规范权力行使,抓实“关键少数”监督

  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把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实现管好一个关键人、带动一个班子一支队伍的效果。推动明责尽责,强化有权就有责、失责必追责,完善“一把手”任前责任告知事项清单制度,围绕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经济责任等方面,定期编印党内法规、常见问题清单和重点案例,让干部知责知戒知止。

  集中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专项整治,跟踪了解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精神状态、能力水平、实绩实效、群众口碑,督促干部恪尽职守、守土尽资。规范选人用人,制定进一步规范党委(党组)沟通推荐省管干部人选的措施,完善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离任前提醒告知制度,坚决杜绝突击提拔调整、临时动议决定干部,强化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和“一报告两评议”成果运用,坚决防范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督促康洁用权,健全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机制,推动规范工作与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并轨,分领域推进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整治,强化家风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正确把握好公私界限、处理好亲清关系,切实防范权力滥用风险,防止利用职权谋取不当利益。

  三、聚焦抓预防治“未病”,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多渠道、常态化了解干部日常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推动监督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和事中管理转变,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建立监督前哨,着眼及早提醒,实施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预警处置机制,用好7类预警重点、17种预警内容,综合信访核查、工作督查等监督成果,多角度、经常性监测领导班子运行和领导干部表现,分一般关注、重点关注、特别关注3个等级进行研判,有针对性做好咬耳扯袖工作。发挥信访举报监督“窗口”作用,完善省市县乡涉组涉干信访举报督查评估机制,注重从中分析干部队伍在理想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问题,跟进加强教育管理,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延伸监督触角,探索把领导干部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关注重要事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细化家访社区访、明察暗访、实地调研等八小时之外监督措施,督促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完善各级组织部长谈心谈话制度,5年内与所管理干部面对面谈话2轮以上,遇有重要况及时谈心谈话,随时掌握干部情况。增强监督合力,细化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制定加强与巡视机构协作配合具体措施,探索出台审计问题整改督促工作办法,健全与纪检监察、政法、卫健等各方面协作机制,用好干部监督信息系统,及时汇集各方面监督信息,加强情况交流、问题研究,构建同题同答、常态长效的监督工作格局。

  四、聚焦激发干部干事活力,完善严管厚爱机制

  坚持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推动干部担当作为上,科学把握严管与厚爱的辩证关系,在严格管理中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决推动能上能下,强化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修订《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实施细则,区分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要求,细化政治上不过硬、能力上不适宜等28种“下”的具体情形,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优化考核奖惩办法,完善区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企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深入实施分组分类考核、对标考核、党建量化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健全绩效考核、班子干部考核、公务员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机制,将全过程考核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流程,真正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诬告查处、澄清正名、容错纠错等措施,积极稳妥做好受处理处分干部重新使用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待遇保障,用好职务与职级晋升通道,制定解决基层干部现实问题的具体措施,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篇4

  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机关党建提出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突出政治统领、围绕中心大局、注重统筹谋划、采取务实举措,推动我市模范机关创建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全省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4个聚”。

  一、聚“魂”抓创建,坚持政治统领。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抓好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全面推行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实施“书香xx”机关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市直机关大讲堂,开展青年干部读书分享活动,评选市直机关“学习标兵”,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提升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

  二、聚“神”抓创建,突出主题引领。我们紧扣模范机关创建目标,结合xx实际谋划开展强化政治统领、服务中心大局等“五大行动”,以一个个具体的小思路、小主题、小抓手、小活动,引导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唱响“我是干部我创先、我是党员我争先,人人争当吉先锋”最强音,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双赛制”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中扛旗夺标、奋勇争先,全面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同步设置党的临时组织,切实引导市直机关党员在攻坚克难一线争当“吉先锋”,打造了“我是党员我争先”等一批党建品牌和“吉事即办”“吉岗即聘”等政务服务品牌。

  三、聚“能”抓创建,强化工作创新。我们坚持创新载体,近年来,先后实施“五大行动”,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丰富打造模范机关内涵。坚持创新举措,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和重点责任人,遴选8个市直单位作为先行示范单位,提供点对点指导服务,引领带动其他单位相跟而行,形成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格局, 市直机关20个单位获评第一批打造模范机关市级示范单位,1个单位获评全省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典型。坚持创新机制,建立调度推进、通报专报、宣传推介等机制,在市直单位营造了打造模范机关的浓厚氛围。

  四、聚“力”抓创建,健全责任体系。我们坚持模范机关创建与机关党建工作同向发力、同向压实责任,着力强化党组(党委)负总责,党组(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委(党总支)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坚持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四强”党支部为目标,大力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对市直机关基层党支部进行规范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齐配强支部班子,推动基层基础更加夯实。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篇5

  近年来,xx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部署,以书记领衔重点人才工作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行“人才+项目”模式,创新“135”人才服务体系,擦亮“人才勤务员”服务品牌,推动人才工作赋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坚持聚势谋远,推动人才队伍拓源提质。紧盯发展所需,千方百计扩总量、提质量,打造多层次全领域人才队伍。开拓前沿阵地借智引才。投资300万元打造xx高新区(xx)科创中心,实行政策同城认定、同等奖补,形成双招双引、成果转化的“吉深飞地”模式。设立驻外人才工作联络站4个,建立xx博士教授智库,吸纳县籍在外博士教授355名。瞄准重点领域靶向育才。培育各级领军人才58名,强化配套支持,推动产业“核心力量”崛起。聚焦主导产业、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设立县级人才津贴,评选专家人才100名。建立技能人才校企联盟,整合45家重点企业、2家职业技工学校资源,每年“订单式”培育技能人才3000余名。汇聚青年力量蓄能储才。创新开展直播带岗、人才夜市等活动,设立高校联络站3家,选聘校园引才大使7名,开发企业科研助理岗位203个,打造省级创业孵化平台3家,引进大学生就业创业3700余名。二、坚持以用为本,释放产才融合虹吸效应。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找准产才融合路径,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建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线缆制造等特色园区,打造3个百亿产业集群,吸纳创新人才4805名,做强园区聚才载体。推动乡镇小微产业园建设,引进132名人才返乡创业,构建乡村人才振兴新样板。推动“人才+项目”引智促产。建立人才项目举荐制度,选聘招商引才大使,用活用好人才“智汇圈”,引进产业项目15个231亿元、高端创业人才23名。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投入近亿元为大研自动化设备、华大半导体等人才项目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才产学研”融合创新。借助对口合作契机,推动“链主”企业与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流科研平台建立创新联合体。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5家,与王耀南、严纯华等6名院士、30余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研发强度达2.89%。三、坚持以诚相待,营造重才爱才社会环境。把人才“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推动人才服务提档升级,让人才受尊重、得实惠、有成就。一以贯之抓落实。把“书记抓、抓书记”贯穿始终,聚焦书记领衔项目、政策兑现等方面抓落实。建立以经济贡献、创新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投入4600余万元,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上下真功。优化产业、生活和配套服务布局,投入2.25亿元建设人才公寓,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倾情服务树品牌。创新以1个人才综合服务馆、3类“人才勤务员”、5家企业人才服务驿站的“135”人才服务体系,设立人才办公日、政策宣传日,列出25项人才服务清单,将点对点分散服务提升为团队合力服务。传递人才好声音。创办《xx贤谈》《xx才子大讲堂》等特色栏目,邀请30余名顶尖人才分享经验成果。人才微视频和典型案例获全国、省级荣誉4项,人才工作创新经验相继在《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人才》等主流媒体刊发。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