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旧公立大学接收与改造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旧公立大学接收与改造的启示

李 晶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6)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要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高等学校205所,在校学生11.7万人……公立高等学校占总数的61%”(1)苏渭昌、雷克啸、章炳良主编:《中国教育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9页。。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后,这些本该主要由政府拨付经费且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数量最多的公立大学处于无部门管理,没有经济来源的状态。对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旧教育进行全面接收和改造,建立适应新政权建设的高等教育,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总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依据我国教育不平衡性的复杂特点,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出对旧公立大学接收和改造的具体方针和步骤,开展了对旧公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使得我国公立高等院校焕然一新。本文所说的接收和改造的旧公立大学,特指国民政府直接管辖之下的正规高等学校,主要包括旧的国立大学、省(市)立大学。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安排,1948年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首先在一些主要的城市对国立大学进行试点接收,之后接收工作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48 年 7 月 13 日颁布的《中央宣传部关于新收复城市大学办学方针的指示》指出,由于新中国各项事业尚属起步阶段,高等教育的办学力量还不够,“收复城市后对于原有大学的方针,应是维持原校加以必要与可能的改良”(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1948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240页。。在接收的过程中一大批知识分子被保留下来,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逐步恢复正常。随后根据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要求,“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研究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摘录)》,见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合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内部资料,1979年,第1-2页。,党开始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改革。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对旧教育,我们采取的是坚决改造,逐步实现”(4)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年—1952年》,内部资料,1958年,第2页。。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党对旧公立大学的改造工作随即展开。接收和改造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1年,旧公立大学的接收和初步改造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旧的公立大学中条件较好的学校进行了顺利接管,并开始了初步改造。第二阶段,1951—1953年,旧公立大学的院系调整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对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资源整合和调配,以适应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阶段,1954-1956年,旧公立大学的巩固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在接收后的大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学制和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同时新一轮的院系调整继续深入开展,实现了高校资源在内地和沿海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内地高校规模的扩大。

到1956年接收和改造工作完成时,“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27所,在校学生403176人(本科生350387人,专科生52789人),研究生4841人。招收新生184632人,研究生2235人。……共有教职工139713人,其中专任教师58346人(教授4558人,副教授3337人,讲师15573人,助教34878人)”(5)刘光主编:《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1949—1987》,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可见,高等学校在规模、层次、师资力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旧公立大学的接收与改造工作,促使我国高等教育驶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轨道,并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意义非凡。这个过程也充分反映出党领导的高等学校为人民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特点。本文在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旧公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工作的基础上,阐释党对高等学校领导和治理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对这一时期的旧公立大学改造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目标。

新中国的公立大学应是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新型高等学校。“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植根于人民,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前行的根基。

新中国成立前,旧有的高等教育建立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人民特别是广大的工农群众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为人民服务是新中国发展文化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同年 12 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两为”教育方针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新中国的高等学校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大学,为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改造旧有高等教育、建设人民高等教育的事业。自1949年开始,旧公立大学接收和改造工作从个别地区推广到全国。各地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绝大部分高校师生都拥护新政权的领导,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对旧高等教育的改造和新高等教育的建设。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旧公立大学的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新中国高等学校的学术研究者“不能以‘为学术而学术’或个人的成功为他的研究的目的。他的活动要与社会中其他的活动一样,以‘为人民服务’,为其目的”(6)冯友兰:《对于中国近五十年教育思想进展的体会》,《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固然重要,更应当通过教书育人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团结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和广大知识分子,保证了国家的各项教育建设稳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工农及其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历史,不仅体现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民性,也凸显出新中国高等教育是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是,“我们应该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而努力”(7)马叙伦:《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闭幕词》,《人民教育》1950年第3期。。高等院校同时接收工农出身的干部和青年,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要在高校中培养更多工农出身的大学生。周恩来总理曾特别强调,“我们的高等教育首先就要向工农开门,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周恩来教育文选》,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页。。这些充分反映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发展的需要同人民的需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党和政府始终坚持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放在首位。这正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历史向前发展,人民对于教育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扫除文盲到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这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认识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页。。党的责任就是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奋斗,这必然包含人民对接受更好教育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4页。。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还应加强顶层设计,还要“问政于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探寻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举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0多年来,从新中国百业待举的起步阶段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赓续红色基因,“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教育获得感,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1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33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追求。从“教育为工农开门”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到工农群众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人、党永远的依靠力量。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衡量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是看改革的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是否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一个社会谋求发展的动力,就是唤起普通民众对当下社会价值的认同,这样他们才会全力以赴参与到执政党所号召的诸多建设之中,同时动员和影响周围的其他人群。”(12)文红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72页。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探索不仅源于党的英明领导和正确的方针政策,人民至上的治国理政思想,更源于民众对于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与认同。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切身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共享惠及全体人民的改革成果,更加支持党的领导,用实际行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是建设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表明,教育已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站在科学社会主义制高点上,把高等教育改革放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综合考虑和全局部署。

(一)顺应历史形势,坚持红专结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针

纵观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国家做出大的战略布局时,中国的高等教育都能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适时地做出相应策略调整予以回应。

1949年春,全国的解放已成定势。顺应形势发展要求,这一时期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收回教育主权归属人民。在将教育主权归还人民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共和国的教育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质的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又从新民主主义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13)方晓东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这一时期的总目标就是构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由此,对旧高等教育的改造,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一系列新教育的方针、政策等,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中国共产党注重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加入社会主义因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人才培养中讲求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学方法。为保证新中国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的党建工作也受到高度重视。中央要求,“各省、市委应在一九五六年三月底以前为所属省、市各高等学校配齐党委(或支部)书记及人事处长等政治工作的领导骨干”(1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1册(1955年11月-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35页。,并对其他从事政治工作的干部的任职条件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由此公立大学的政治力量得到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持续深入。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人才培养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70页。。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以及建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向前发展,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会越多,机遇和风险并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面对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并不断凝练、形成破解现实难题的思路方法……主动把握、积极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并不断取得新胜利。”(16)刘同舫:《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光明日报》2022年1月14日,第11版。高等学校应努力培养红专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高人才“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17)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第118页。。

(二)把握历史主动,坚持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同向同行

“只要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1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14页。基于对历史情况的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积极开展对旧高等教育的接收和改造工作。这项工作使旧中国的高等教育回到人民手中,确立了高等教育中党的领导地位,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新轨道。工农大众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为响应政策要求,高等教育提出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各项方针和具体举措:一方面,开办附属工农速成中学作为工农升学的预备班;
另一方面,在招录大学生时,对具备入学条件的工农干部与工农青年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关怀照顾。由于这些积极的举措,“过去很少能够进入高等学校的工农子弟,现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已占到一定的比重,在若干大城市中已经占到20%左右,而就全国高等学校来说,已经占到34.1%”(19)杨秀峰:《坚持学习苏联的方针》,《人民日报》1957年11月6日,第7版。。工农成分的学生在公立大学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真正体现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同国家各项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确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方针与方向,明确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开启了为社会培养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高级建设人才而奋斗的目标。之后我国又陆续通过了《高等学校暂行规定》《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等规定,是以法令法规的形式保证高等教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这些文件都特别强调高等学校“各系课程应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和文化建设当前与长期的需要”(20)《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人民教育》1950年第5期。。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决定自1951年起,以苏联为样板,对全国高等学校分期分批进行院系调整。通过50年代两次院系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成功经验也成为当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

自1953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国营的重工业,这是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开始,教育事业被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在这一大规模经济建设过程中,国家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需求量急剧攀升。高等教育响应国家建设需要,继续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21)《关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今后方针与工作的报告》,见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第一辑(1953年1至12月),内部资料,1954年,第9页。的教育改革方针,在增加高等学校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更加注重道德品质和素养的提升。为此,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也逐步开始运用社会主义思想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例如在高等学校的党课教学上特别注意“抓紧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培养积极分子的集体主义品质”(22)陈大白主编:《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949~1976)》,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通过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学生们增强了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高等学校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轨道。中国共产党还注重从国内国际大局出发,回应时代变革要求,在当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以推动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各项建设培养高级人才。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2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28页。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紧扣时代主题,把握历史主动,始终保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同向同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立足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通过高等学校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当前,我们国家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2页。。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才会越来越完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期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和摸索的过程,有成功也必然会出现各种认知上的错误和偏差,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发扬革命传统,在改造中国传统教育基础上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认识新旧教育的差别时,特别强调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新旧教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和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内容。

由于革命战争和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同志提倡并有效实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冲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藩篱。高等学校建立起了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优良学风,重视生产劳动,把劳动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高等学校不仅满足了特殊条件下我国进行自给自足生产建设的人才需要,还培养了党的干部,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如,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所高等军事学校,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大学就实施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在组织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抗战时期的延安大学继续将这一教育方针发扬光大。劳动实践不仅使延安大学的师生们改变了轻视劳动的旧观念,“通过生产劳动,他们增强了劳动观点,促进了思想改造”(25)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还加深了师生们与工农群众的感情,打下了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革命根据地时期,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结合实际实施了许多独创性的举措。

(二)坚持开放包容,在学习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党一方面吸收老解放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开始借鉴和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对于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党和中央政府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反复强调要将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借鉴苏联先进教育教学体系,提倡各高等学校多学习苏联的教科书和各种材料,同时特别强调要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1953年11月,党和政府又明确提出,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把教育改革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高等学校随即普遍设立了教学研究指导组,开始编订新课程和适用的教科书。“规定了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大力组织各校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组,并学习苏联课堂讨论、实验实习等先进教学方法。”(26)《四年来新中国的高等教育》,见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第一辑(1953年1至12月),第25页。客观地看,苏联高等教育经验从思想体系到教材和教学方法,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以苏联的教育体系为标准,对于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奠定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八年来,各高等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三十六万九千名毕业生,比解放前五十年中的毕业生总数还多十五万人;
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建设岗位上已表现了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广大教师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密不可分的。”(27)杨秀峰:《坚持学习苏联的方针》,《人民日报》1957年11月6日,第7版。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等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政策举措是必要的,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在当时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部分人认为只有苏联的高等教育才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都是反动的。他们对我国原有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及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盲目批判,特别是弱化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往发展中形成的一些优势和有益经验的继承和弘扬。如此一来,效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和经验成为常态,这种“一面倒”的错误思想导致我国当时的高等教育改革出现了不少问题。究其原因,长期的落后挨打滋生出的自卑心理,容易将国外经验绝对化、教条化。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文化交流心态。毛泽东曾深刻指出,要对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有自信,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28)《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3页。。周恩来也强调,“提倡民族化,以民族的教育激发民族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2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周恩来教育文选》,第3页。。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要处理好“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办高等教育中既要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不卑不亢,又要谦虚地学习他国有益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49页。只有“不忘本来”,将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才能在“吸收外来”的过程中以自身深厚的民族力量为基础实现更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旧教育的接收和改造,就是教育制度上的一项根本性创新,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自此中国高等教育走上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全新道路。以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例,这次调整虽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后遗症,但根据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创建了一批专门的院校,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后来在我国工业、航天科技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之后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功也都一再证明,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结合中国自身发展实际,是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必由之路。

(三)立足中国国情,在总结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起初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以苏联为蓝本进行设计和规划,课程改革、教材制定和行政体制等都效仿苏联模式。1950年7月中央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并特别强调:“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编订为新中国高等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实行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31)《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人民教育》1950年第5期。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偏差,“由于不考虑中国的实际,勉强引进苏联的教育模式”(32)尹钟植:《中国高等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普通·成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1949.10-现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0页。,再加上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经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苏联高等教育最大的缺点是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缺乏灵活性。高度统一意味着很少照顾到地方的特殊性,管理过于集中则削弱了学校自身的主动权。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还存在操之过急,照抄照套苏联教学计划的现象。党和中央政府逐步认识到这些问题,在之后的实践中,立足中国实际,及时调整了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得以持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要学习的是真正有用的、先进的经验。有用的、先进的经验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33)何东昌:《何东昌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50页。中国共产党在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也在根据自身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具体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改革。例如在进行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过程中,1951年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高等学校分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并明确了它们的性质和任务,“大学和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以三年至五年为原则”(34)《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见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06页。。新学制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了我们政权的性质”(35)周恩来:《谈新学制》,见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第107页。。随后高等教育部制定的《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工作要点》与195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等农林学校改变学制的通知》提出,根据国情的发展逐步将一部分高校的学制改为5年,保证其长足发展。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走过弯路,但总体而言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在当时基本构建起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框架。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是改革高等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关键在于是否通过借鉴和学习走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在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中,吸收其优秀因素为我所用,在创新和发展中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化。

中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借鉴他国高等教育有益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党选取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研究,待取得中国经验后再做适当推广,并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宝贵经验,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将他国有益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形成自身特色。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必须与其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和历史背景密切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协调共进。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探索更多更有效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办法,走出了一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接收和改造旧公立大学中形成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框架和基本格局。我们回顾党的历史,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旧公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工作进行研究,可总结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造的历史经验和有益启示。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强大的关键要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赓续红色基因,增强自信心和改革创新意识。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应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中国共产党发展教育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