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北周彩塑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运用

北周彩塑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运用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8 12:05:02 推荐访问: 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

王依兒

摘 要:中国传统雕塑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敦煌石窟是由建筑、雕塑和壁画等多种不同的艺术方式共同构成的,其中的造像彩塑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等几个时期对印度彩塑造像艺术的吸收融合,到了隋唐时期,彩塑艺术结合本土的中原风格,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趣和具有民族化特征的经典之作。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北周石窟造像为研究对象,着重挖掘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价值,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传统雕塑语言在莫高窟北周石窟造像中的运用。

关键词:莫高窟;
北周彩塑;
雕塑语言

一、莫高窟北周石窟造像概况

(一)石窟概况

古代的印度人会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凿建石窟,供人们瞻仰礼拜,窟内造有彩塑造像,绘制的有壁画。开凿在不同位置的石窟,其功用也不尽相同,有用来坐禅修行的石窟,有用于日常生活的石窟,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石窟,等等。莫高窟大部分石窟集中在南区,且多为用于礼拜的石窟,其他更具日常使用功能的石窟则多建于北区,从而将日常生活区域与修行活动区域进行简单区分,因此莫高窟的北区石窟大部分没有壁画和彩塑。

敦煌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造就了石窟彩塑造像艺术的兴盛,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之后,至今仍保留了两千多身彩塑。从敦煌石窟创建的北凉时代开始,经过北魏、西魏、北周几个朝代对于印度彩塑造像艺术的吸收,外来艺术风格在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减弱,中原风格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了中国式的彩塑艺术。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其中莫高窟现保存有北周石窟14个,建筑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覆斗顶窟和方形单龛窟三种。其中第428窟面积最大,窟内主室保存完整,装饰纹样丰富,色彩鲜明,四面彩绘和塑像较多,建筑结构沿用了西魏以来的中心柱窟形制,中心柱的柱体是在开窟时留下的连接窟顶和地面的石柱,然后在石柱外用泥塑型而成,四面的龛内两侧均装饰有圣树,这在莫高窟中是罕见的。基于428窟目前的保存情况和艺术价值,现以428窟为主体,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着重挖掘其中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价值。

(二)造像概况

第428窟东向面的龛内中央有一尊结跏趺坐彩塑造像,身后绘五层背光和三层头光,身着土红色“褒衣博带”袈裟,内着绿色僧祇支,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两侧各有一个高浮雕的弟子像,右侧阿难眉清目秀,右手举在胸前,身披袈裟,左侧迦叶喉管突出,显现老者特征,其他的与阿难一致,两弟子像的外侧还各有一根龙头杖。龛外两侧各有一个浮塑胁侍菩萨,天衣从左右肩膀前方自然垂落,在腹部的位置打一个简单宽松的结,尾端搭于手肘上。两尊菩萨都是一只手自然下垂提净瓶,另一只手心朝外置于胸前,但二者的手部姿势是相反的。菩萨外侧各绘三身供养菩萨的画像,画像上下排列,且有前后遮挡关系,最前面的绘于最下方。内侧绘有两身供养菩萨的画像,结构与外侧的相同。在内侧供养人画像与菩萨塑像之间有一株泥塑圣树。

其他三面的形制都与东向面相似,龛外的菩萨像、龛内中央的主尊像和二弟子在身姿、面相和衣着等方面也都与东向面相似,不同的是袈裟披着方式、身姿动态与手部造型等细节有所区别。西面由于长期处于阴影处,阳光无法直射,因此彩塑颜色褪色较少,相比于其他塑像颜色较为鲜亮。

第428窟总体而言四面造像保存完好,除了个别彩塑在姿态动作上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均是由每面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构成的五尊像组合,这种组合与北魏、西魏的彩塑造像组合相比,增加了两身弟子像。

二、莫高窟北周彩塑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运用

(一)技艺语言

自北朝以来,随着石窟大量建造,其中的彩塑也在中国逐渐流行,经过不断发展之后,这种彩塑艺术已逐渐成为中国雕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在中原大地不断蓬勃发展。惟妙惟肖的彩塑造像凝聚着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带给了人们无尽的艺术享受,显示了古代艺术家鬼斧神工的技艺和超凡的审美意趣。敦煌石窟的彩塑造像反映了中国雕塑吸收外来文化,创造具有中国风格艺术的重要历程。中国传统雕塑中常使用土、木、石、玉、铜等材料。从材質来看,敦煌彩塑为泥塑加彩绘制成,风格独特,有别于传统的石雕和木雕艺术。

敦煌石窟所在的地方多砂岩,而砂岩的颗粒物匀称,材质细致,构造松散,无法进行雕刻,从而导致敦煌一带很少能找到可以用于雕刻的石材,因此,洞窟内的彩塑造像均采用泥塑加彩绘的中国传统彩塑手法。首先以木条为骨架,然后在骨架上绑上草绳、布条等,使泥土可以更好地附着在骨架上面,做成雏形。雏形做好之后用工具对形象进行仔细雕琢,完成各个细部造型,然后阴干。最后在阴干的泥塑表面用颜料加以彩绘,完成彩塑。大型的塑像会采用石胎泥塑的方法,即开凿石窟时在崖面上凿成雏形,然后以黏土敷于表面,加工成形,最后上彩完成。

彩塑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艺术种类之一。这种艺术的制作通常用手和工具将掺入少许棉花纤维的泥土捏制成人物或动物的形象,阴干后涂上底粉,再次晾干之后用颜料上色绘制。彩塑在我国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曾被广泛地用于各种民俗活动和生活日用,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土、木材料的依赖性。

在古希腊人的眼中,理想的人类应当同时具有健美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由此希腊人将比例匀称的人体作为模范制作雕塑,以此来呈现男性的强壮与女性的柔美。同时由于受到古希腊美学观的影响,西方人认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因此赞美人体即赞美上帝。这种对人体的健康自然的美的歌颂,一直影响着后世西方艺术的发展。相比于西方人的人体雕塑,中国人则更热衷于用衣纹衬托人物的形体,用配饰暗示人物的地位。

雕塑与绘画的审美通常具有一致性,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通常绘画要受到更多的重视,这也导致中国的雕塑不太注重体积感,而是更加注重线条的节奏与韵律。许多彩塑造像会先在硬质材料上勾画出人物的线条,再进行塑造或者雕刻,有些则是按照事先画好的人物线描草稿塑造大体形象,然后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的方法刻画出线条,以此来表现雕塑的衣褶,因此雕塑形体较为平滑,比之西方雕塑没有那么强的起伏变化,整体具有更强的绘画性。从北周彩塑造像的服饰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这种中国传统雕塑语言。

(二)造型语言

在莫高窟的北周洞窟中,主尊像的姿态通常为倚坐相,面圆额方,面含微笑,肩膀丰润、内敛,胸肌平滑。但第428窟的主尊像为结跏趺坐像,头部较大,不完全符合人体的比例。这是中国传统雕塑与西方雕塑的不同之处,中国传统雕塑不会遵循精准的人体比例,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中国人超越感官欲念的人生哲学,因此中国彩塑造像艺术有意地淡化了印度彩塑造像艺术中强烈的肉感特征,转而更加强调人性的价值。创作者会根据自己的创作宗旨、意愿需求进行创作,过程中具有一种随意性,不会刻意地追求写实的精确结构,而是追求整体和谐有序的效果,因此观者在观察局部细节的同时,也需要观察整体。雕塑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雕塑具有空间性,例如这些北周彩塑造像形象生动、色彩协调,与洞窟内的壁画相互呼应,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庄严绚烂的世界。

主尊像身着土红色的袈裟,露出的前胸衬有绿色的黑边僧祇支,僧祇支上有十字结。这种宽大、飘逸的装扮往往被称为“褒衣博带”,“褒衣”指的是宽襟大袖,“博带”指的是宽腰束带。北周时期的彩塑造像形体较之前更为丰满,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彩塑造像形体的线条感,将外衣做得更加紧致贴身,并逐渐开始将衣纹精练,更加注重张与弛、疏与密的对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衣纹的数量。之前那种用贴泥线手法制作的,带有装饰性的衣纹线逐渐被转折更多的阶梯式衣纹所替代,但与之后彩塑造像的写实性相比,北周的彩塑造像仍旧是写意性更加强烈,且更具有线条感。

由于石窟内的彩塑造像有其特殊的建造目的与意义,因此题材、形式甚至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中国传统彩塑造像,总体的空间布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但也会根据实际的材质、内容进行灵活调整。

北周的菩萨像抛弃了北魏以来的背屏式形制,逐渐走向了圆雕化,并且开始出现上半身大面积袒露的形象。彩塑造像肩膀位置用披巾或天衣遮盖,而且布料已经完全紧贴菩萨的形体,不再上扬飘逸,也不再交叉,有的自肩部腋下自然垂落,有的绕到腕间下垂。彩塑造像整体形象庄严肃穆,唐代的菩萨大面积袒露胸部也是受此风格的影响。

(三)文化语言

与直观的造型语言相比,文化语言则是一种更加间接的雕塑语言,因为造型语言赋予雕塑以生动的形态,文化语言则是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气质。每个民族的艺术必然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传统等息息相关,中国古代也因此形成了具有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的古代哲学精神的艺术特点的彩塑造像。

十六国北朝时期是莫高窟修建的初期阶段,由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更靠近西域,敦煌地区与中原地区相比起来,最先接触到西域的艺术风格,受到西域艺术的影响更加强烈,因此在这段时期内开凿的石窟中,西域艺术风格的元素远比中原的多。

北魏后期,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中原造像艺术逐渐传入敦煌,原本身材强健的彩塑造像被南朝的流行风格强烈影响,造像逐渐变得清瘦秀丽,形体更加修长,人体特征变得更加模糊,更加女性化。在北周的造像艺术中可以看到许多前朝旧有的图案样式,例如形似帐篷的龛等。创作者将之前旧有的样式与南朝新风的特点相互结合,更加大胆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与艺术手法来制作彩塑造像,因此,敦煌艺术中的一些元素既不是完全承袭西方,也不完全是从中原传入的,而是由本土文化衍生而来的。人们通常更关注北周对于其他文化的吸收借鉴,却忽略了它本身的独创性。

北周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与东南方的政权关系紧张,因此为了巩固后方统治,与西方各国交好,中西方贸易来往频繁,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进一步促进了彩塑造像的发展与兴盛,该时期的洞窟开凿数量较多。由于北周的文化主流是汉族文化,因此北周的彩塑造像风格也更加倾向汉族审美,中原风格与西域风格相互影响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北周以中原风格为主,同时具有西域风格的彩塑造像特点。

除了北周主张行“周礼”的国策决定了北周彩塑造像艺术势必要走汉化之路以外,另一個对造像产生影响的是北周因急需富国强兵而提倡的俭朴风尚,因此北周的彩塑造像不会有过于华美的彩绘和精妙的雕刻装饰,整体呈现出一种质朴的风格。

三、结语

北周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以及北周统治者的支持为北周莫高窟的大力开凿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莫高窟第428窟是北周彩塑造像艺术的代表,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中国古代雕塑有意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原始自然的美感,这种雕塑风格蕴含着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观者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所难以理解的,如果只用西方的雕塑语言系统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诠释,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时总会有障碍。因此观者解读中国本土的雕塑还必须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只是浮于表面。中国古代雕塑在所用材质、雕塑技法以及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本土特色。由于中国古代雕塑诞生于工艺美术,因此雕塑手法简练明快,具有独特的装饰性,且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和写意性。创作者依据的是自己对于事物的主观感受与理解,而非准确的形体比例和真实的视觉效果。

笔者认为,艺术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力来推动,这种力既可以是外来的因素,也可以是自身的变化。雕塑同样也是如此,人们在解读中国传统雕塑语言时还需要结合现代雕塑学的知识,在知识的融合与创造中使中国的雕塑语言更加符合当下的语境。丰富完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理论,有利于为未来艺术作品的创造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常书鸿.敦煌莫高窟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

[3]陈培丽.敦煌莫高窟第428窟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2.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莫高窟樊锦诗: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莫高窟第95窟水月观音图为西夏考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莫高窟西魏第288窟男窟主装束及身份再探敦煌学辑刊(2018年1期)2018-07-09莫高窟第196窟窟檐建筑艺术探析敦煌学辑刊(2018年1期)2018-07-09莫高窟,走过千年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莫高窟第98 窟《维摩诘经变》新探敦煌学辑刊(2017年1期)2017-11-10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西夏学(2017年2期)2017-10-24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吐鲁番学研究(2017年1期)2017-08-28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敦煌学辑刊(2017年4期)2017-06-27莫高窟里看藻井幼儿智力世界(2015年3期)2015-06-16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