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探讨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探讨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14 16:30:04 推荐访问: 传播 传播中国文化作文 传播学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背景,分析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优势,探讨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不足,提出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优化措施。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有助于为决策管理层建言献策,团结多方科技人才力量,向大众宣传健康科普知识,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从而提升科普效能。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
智库;
科普传播

新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科普理念不断提升并丰富发展。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凸显智库特色,传播前沿醫学学术信息和医学研究成果,积极发挥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解读卫生政策、倡导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背景介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形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科学政策决策,大众科学素养亟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7770万,占网民整体的94.8%[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在全民传媒时代,网络中部分健康科普知识存在信息来源不明、质量参差不齐、内容真伪难辨等问题,科普知识的真实性、专业性、科学性亟待增强。大众迫切需要具有影响力、引导力、权威性的媒介平台传递卫生健康政策,解读健康科普知识。

作为具有智库特色的医学学术期刊,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符合新时代期刊融媒体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大众通过互联网从移动设备获取健康科普知识的趋势,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及科普效能的有效途径。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可面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为大众提供更快捷、更深层次、可移动的科普信息延伸服务,如搜索科技文献、汇总专业数据、分析科技情报,提供最新政策导向资讯等,助力政策决策实施、医学科普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从而扩大期刊影响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科普知识传播,分析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建设及其进行科普知识传播的优势[2]、方向[3-4]、路径和策略[5],引导大众舆论,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有效助力科普效能提升[6]。例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灵活运用编辑委员会及审稿人资源和现有传播渠道,刊发大量科技论文及研究成果,解读相关内容,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国内陈晓峰等立足《科技进步与对策》的实际情况,建立科技期刊学术社群,提出构建媒体型智库的路径,并取得较好成效[7]。

二、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优势

(一)为科普传播提供丰富专业素材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经过长期积累,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所发表的论文覆盖各医学分科,经过严格的初审、复审、终审、校对等环节,内容严谨,质量较高,体现医学领域最新成果、研究方向及学术观点,具有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而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通过适当的形式整理学术论文,实现科普化,可满足不同知识架构层次人群的知识需求,为科普传播提供丰富专业素材,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健康知识素养,促进医学学术成果的传播,正确引导舆论,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提高期刊影响力。

(二)为科普传播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经过长期积累和建设,已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信息库,组建有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既是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者,也是科普知识的传播参与者。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分类整理编辑委员会成员及审稿专家信息,可初步建立相应的医学科普人才智库档案。编辑委员会一般由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人员及学科带头人组成,研究领域包括政策实施及科技发展方向等。投稿作者也可作为医学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者,以调查问卷等形式反馈意见和建议,间接参与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科普传播工作。另外,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学术带头人可增强选题专业性和多样性,为科普研究提供更专业、更广阔的选择方向。

(三)为科普传播提供传播渠道和舆论基础

当前,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成为新兴力量,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使命,科普知识也需要通过多样的传播渠道,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作为大众媒体,可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渠道传播科普知识,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开展科普话题讨论沙龙、开设科普政策解读专栏、推送科技热点资讯、举办科普知识专题会议、刊登健康公益广告等方式,针对医学界最新热点和动态发表具有时效性、指引性、权威性的专业解读,从而吸引大众关注,正确地引导大众舆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相关科技政策实施等科普传播奠定舆论基础。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既容易获得大众关注,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也有助于科普知识通过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得更通畅。

(四)为科普传播提供不同研究视角和观点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在一定程度上汇集各个层面多领域专家学者的不同研究成果和科学权威观点,可以全方位为科技政策提供更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可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主动传播国家科技政策,促进科普赋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凸显期刊影响力。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权威的专业医学信息,为科学有效的政策决策提供助力,发挥消除大众恐慌心理的重要作用,为相关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效协助。例如,2020年,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搭建的,在中华医学期刊网推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采用网络预出版的方式,刊登政府信息和相关论文,为抗击疫情提供专业科学技术支撑和疫情防控科普服务。

三、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不足

目前,虽然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部分不足。一是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以传统期刊思维进行科普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用户思维。在新形势下,大众接收医学科普知识的习惯发生变化,以传统科技期刊为中心的科普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大众对个性化健康知识的需求,科普内容传播力有所下降。二是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对健康科普内容的发布缺乏一定的差异化。部分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习惯将同样的内容同时发布在不同的媒介上,尚未将传统期刊分发方式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形式区分开来,也未将健康内容及科普知识的传播特点相结合,形成差异化传播。三是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有待加强。一方面,部分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缺乏熟悉政策的资深科普传播带头人,不利于增强科普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要将生涩难懂的专业学术用语转换成大众可接受的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相关人员必须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四是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投入经费有限,科普内容效果评价系统有待建立健全。目前,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亟须加强对多媒体传播人员的培训,也需要多部门各学科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以满足科普政策的制订和实施需要等,且科普传播前期投入较大,科普传播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也亟须解决,以满足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需求。

四、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优化措施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应树立大科普理念,通过“依托智库资源优势,为决策管理层建言献策”“发挥医学科技期刊优势,团结多方科技人才力量”“引导舆论导向,向大众宣传健康科普知识”“突出民族医药特色,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将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促进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进行科普传播,发挥自身的科技学术交流、科普信息服务、舆论引导及建言献策作用。

(一)依托智库资源优势,为决策管理层建言献策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应顺应时代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高质量的医学信息服务,通过政府采购、项目合作、机构委托、地方组织等形式,联合多领域专家学者充实科普智库专家库,增强科技合作交流,汇集科普传播的先进经验,开展大眾关注的医学科普专题研讨会或讲座,提升科普传播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切实参与为决策管理层建言献策的关键环节,并多渠道争取赢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助力开展科普传播。例如,《广西医学》《微创医学》《内科》等发挥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优势,借助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的信息服务平台—广西医学信息网,科学分析研判,为相关管理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服务。

(二)发挥医学科技期刊优势,团结多方科技人才力量

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可通过期刊多媒体融合平台,广泛汇聚科技领军人才及各领域专家学者,采用学术论坛、讲座、沙龙等形式,发现、挖掘、培养跨学科科普人才,建设多层次、跨领域、跨机构的科普团队,形成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科普人员合作研究模式,并有效连接政策、科学、媒体及大众,提高决策咨询能力,加强跨界融合和交流合作[8-9],围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开设专栏展开焦点议题讨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例如,部分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在新冠疫情期间设置相关专栏,开通抗疫相关论文绿色审稿渠道,刊载专题稿件,及时向医务人员传递优秀抗疫临床经验,发挥科技传播的桥梁纽带作用。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也可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建立规范、实用的内部培训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及科普内容效果评价系统,提高科普人员宣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建设符合媒体融合需求的科普人才队伍,推动产出高质量的科普成果。

(三)引导舆论导向,向大众宣传健康科普知识

当前,大众日益注重绿色健康理念。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科学舆论导向,注重提高科普传播质量,搭建融媒体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结合传播医学科普知识的实际需求,发挥专科优势,创建医学科普专家库,构建健康知识的传播发布机制,扩大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
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利用科普视频、科普知识讲座、宣传片等多种方式进行科普政策解读,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向大众普及抗疫政策及预防保健知识[10],引导大众不信谣、不传谣,提高科普信息的甄别能力;
加强与大众的互动,关注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体现人文关怀,让科普知识通俗可读,易懂有趣。

(四)突出民族医药特色,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也是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的切入点。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应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发挥民族医药优势,结合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政策,对民族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整理,通过介绍特定地域性的医药知识,进行民族医药科普,促进民族医药科学普及和交流交融。同时,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应遵循政策导向,积极开展地域性或国际性的活动,利用民族医药资源,或开设“健康科普大讲堂”等医药论坛,或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论坛暨重大新药创制及专项推介会等,培养民族医药领军科普人才,推进民族医药专家理论传承工作,加强民族医药信息化建设,促进民族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民族医药传承和创新打开新途径,注入新活力。

(五)将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促进医学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

第一,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需要转变思想,讲好医学科普知识的故事,分析大众的阅读心理和习惯,满足大众的健康知识需求,加强与大众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为大众参与科普知识内容讨论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第二,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利用网络留言、点赞等形式,及时回应大众关切的重点问题,针对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和特点,创新方式,开展多种线上线下活动,如有奖问答和趣味活动等,提高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第三,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需要充分应用互联网和算法技术,进一步促进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向大众精准推送个性化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期刊知名度。

综上所述,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开展,科普中国的探索不断深入,科普传播会成为有助于大众疾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智库型医学科技期刊进行科普传播,可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23-05-15].https://cnnic. cn/NMediaFile/2023/0322/MAIN16794576367190 GBA2HA1KQ.pdf.

[2]黄楚新,王丹.媒体智库:发展路径与关键[J].新闻与写作,2016(01):13-16.

[3]吴亮,夏宇,马岩.媒体融合发展对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8):879-887.

[4]汪沛.智库与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J].滁州学院学报,2020(06):116-119.

[5]王军峰.我国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的优势、路径与意义[J].中国编辑,2019(11):66-71.

[6]陈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媒体如何有为、有位[J].新闻与写作,2015(12):29-32.

[7]陈晓峰,云昭洁.基于科技期刊学术社群构建媒体型智库[J].编辑学报,2017(01):5-8.

[8]陈敏,张玉琳,赵蕾,等.整合核心资源 打造智库刊物: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17(05):479-481.

[9]丁佐奇.科技期刊与智库功能融合及互动发展研究[J].编辑学报,2019(06):606-609.

[10]张帆,杨柳春,岳凌生,等.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践行智库期刊使命担当:以《中国科学院院刊》开办“智库战‘疫”栏目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6):636-643.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编号:Z2016051)。

[作者简介]龙玲(1978—),女,广西天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副编审。

猜你喜欢智库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0期)2016-12-08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1期)2016-11-14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9期)2016-10-25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8期)2016-10-18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7期)2016-10-11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6期)2016-09-10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0期)2016-09-03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2期)2016-08-29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9期)2016-08-16微智库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4期)2016-07-31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