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战略分析理论的高职教育发展探索

基于战略分析理论的高职教育发展探索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5 14:15:03 推荐访问: 战略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公告

诸葛晏, 傅凌焜, 吴均峰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1400;
2.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广东 深圳 51805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应以提高质量为关键,必须树立一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教育发展观。由于社会存在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步由粗犷型的管理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和发展方式。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人才培养路径不清晰、政策落实不彻底、课程设置不合理、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等。[1]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分析与调整成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采用PEST分析模型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明确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确定所存在的关键战略要素,动态调整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助力高职教育把握发展机会和应对挑战,促使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政治环境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中重要的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相较于初期取得了重大的提升。伴随着国家各项政策及法律的完善,高职教育体系框架逐步建成、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吸引力不断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迎来黄金时期。

表1 高职教育主要政策简介

(二) 经济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年均增长高达10%[2],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高速增长不能掩盖中国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新旧动能转换、高速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衔接、经济结构转型、国内与国际双循环挑战等。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国外局势动荡、欧美列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封锁等客观环境加大了对我国经济产业的冲击。面对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艰难繁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创新人才,打破国外势力对我国技术与制造方面的封锁,在关键技术、关键产业、关键零件方面实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推动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的一步。

(三) 社会环境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与普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能够让整个教育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承载着重要的职能和价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大众化,更多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挑选也更加多元化,不仅青睐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高等教育人才,而且同样对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操作技术型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并且,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不仅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为我国建设添砖加瓦,更需要大量的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型技能人才。

但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难以匹配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普通大众对职业教育认识水平普遍落后、从事技术型职业社会地位不高、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氛围不佳、职业教育院校层次参差不齐,[3]这些因素均限制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社会环境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政府及学校应当做好宣传工作,消除社会对技术型职业的种种偏见,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择校观、择业观及就业观,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发展观,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

(四) 师资环境因素

高职院校因其特殊的社会价值属性,与普通教育在教学模式、师资需求方面均有所不同。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能操作技巧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承担巨大的教学压力与责任。根据国家规定,高职院校标准师生比为1:18,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4]对于示范性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声誉较好、办学规模较大,实际师生比要小于国家标准,出现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压力过大的情况;
而对于部分招生困难的院校,教师考核指标中甚至存在招生数量的项目,教师绩效考核与招生挂钩,存在较大的考核压力,浪费了教师资源,一些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能全面的高职院校教师难以在高职院校间流动,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另外,由于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天然壁垒,师资流动难以形成有效的机制,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难以进入高职院校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人员流动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年轻教师也难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积累技术操作技能,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缓慢。

高职教育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院校资源配置、学生能力等各要素,明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院校培养方案以及高职教育毕业生对国家或者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要求,沿着高职教育价值流动方向,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可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一) 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高职教育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整合价值流动方向上的企业、高职院校及学生,保障信息流、价值流在三者间流通更加顺畅,使其相互衔接、紧密相连,实现以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为主体,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企业需求侧结构调整为两翼的一体化发展。按照价值流动方向可划分为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图1)。

图1 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主要是为了加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在纵向流动方向上,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的瓶颈,构建求同存异、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校企合作双方共享优质人才资源,共同探索进步渠道,不断推动人才资源、社会资源的双向流动。

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主要是为了优化高职教育招生体系。当前正处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工作开展前期,面对如此庞大的扩招规模,更应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高职教育顶层设计能力,不断探索创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方式,从源头上优化高职院校招生体系,从招生规模与招生质量两个层面把控招生体系方案。

(二) 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高职教育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整合政府资源,给予高职教育相应的教育资源投入与重视,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明晰高职教育定位,为高职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图2)。

图2 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政府职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给予高职教育相关资源、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也能够灵活发挥“高位导控”的作用,引导高职教育发展方向,构建现代高职教育发展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方案。[5]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6],学生的技能水平离不开合理的专业课程方案。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科学把控二者的绝对关系,将专业课程融入技能的实践,激发学生群体的兴趣,体现课程的实际价值。

通过梳理高职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整合高职教育价值传导单元,从管理、教学、体制改革角度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一)强基固本,构建高职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是利用教育评估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判断过程。[7]科学的高职教育评估体系能够通过对当代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高职教育评估规则、评估标准和反馈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优化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信息网,并提供反馈建议的渠道,使职业学校制度化、规范化,为整体提高职业学校质量做出贡献。

高职教育主要目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以及一线管理领域培养专攻高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特点是其适用性,必须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应高度重视实践效率,以反映其服务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并充分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前和未来需求。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注重评估结果,往往倾向于采用总结性评估。随着教学质量评价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估,可以发现共同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将得到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估主要对学生群体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估:实践技能和专业技能的统一与发展、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建立与提升。鉴于质量评估特点,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价值体系应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多元化主体评估,一般主要包括教学质量和课程专业两大部分。

教学质量评估是通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而得到体现,大多数学校采用问卷调查的手段搜集领导、同事、教师本人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进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除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估外,教学质量评估还包括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估。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由整个相关教师的所有分数的平均值来判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分数等于专业分数之和除以课程总数。课程专业评估则是直接由教学效果反映,采用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一般测试成绩由学业考试分数和实践分数经过一定比例加权计算而来。

除此以外,可参考国外先进评估体系,引进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专业评估组织,从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两个角度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及时调整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的资源投入、课程方案、行政管理等方法,确保学术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目标。

(二)合作共赢,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系

产教研相融合的校企合作体系核心是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达成合作互赢。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工人和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保证。2018年初,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了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措施,确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基本模式职业教育。[8]这足以说明在高职院校开展深入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从合作过程来看,双方可以共享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从校企合作的结果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2021年10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及,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开办职业教育,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职业学校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既满足了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又符合企业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选择符合企业要求的优秀人才,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企业的择优录取制度使所有受过培训的学生具有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因此,校企合作也缩短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被企业录取的学生对企业有很好的了解,进入企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同时,通过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广泛宣传,企业的知名度必将在社会上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校企合作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共享硬件资源,而企业则可以与学校共享教学材料、教学设备和实践经验,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不仅能够达到学校的培训水平,还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另外,学校与企业可以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产学结合为指导,以教育产业需要的人才培养为基础,共同优化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培养方案,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社会教学相吻合。最后,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建立具有双重资格的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让院校教师接受对应企业的再培训,丰富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具备了生产工作中的实践能力。综合来看,通过落实校企合作间的人才共享、资源共享以及技术共享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方面,实现互利、互惠、互赢。

(三) 引领创新,构建高职教育创业指导体系

学生群体大多数缺乏创新和创业的思维意识,实践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学校的环境难以使学生体会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也不能通过自我反思来激发自己的价值。因此,高职教育创业培训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的环境,训练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与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发挥学生的个性,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一方面可以转换学生与教师的职责分工,将学生放在讲台上锻炼其组织能力与演讲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与表现进行指导;
另一方面适时举办智力挑战比赛,激发学生的思想观念。在课堂之外,可以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为重点,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深刻践行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强化学生竞争的观念。

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水平,学校也需要建立一支优秀而稳定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具有更高创业教育水平和具有丰富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团队,逐步实现创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2)建立多元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从社会上选拔成功的企业家和经济管理专家为兼职教师,以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高职院校还应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加强创业教育研究,增加对创业教育研究的支持。

(四)精确谋划,构建高职教育政策指引体系

政府的支持在高职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政府通过给予高职院校财政投入支持、公共服务支持以及政策支持等,不仅让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也提升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但是,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不均衡、利教利民政策落地阻碍重重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9]因此,政府需要加快构建高职教育指导体系,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地方高职院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输入,高职教育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技术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政策倾斜力度,只有通过建立高职院校同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

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力度建立示范型高职教育基地项目。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虽然经过了数十年,但是仍然缺少高、精、尖的国际知名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示范型高职院校,不仅可以通过“头部效应”带动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可以为我国后期建立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积累宝贵的经验,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另外,政府需要加强向人民群众普及高职教育相关理念。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育人,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水平,而目前高职教育的困境之一就是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人才吸引力不强。因此,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普及高职教育的理念,为高职教育发声与正名。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我国“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支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战略引导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价值链上下游间需要通力配合,直面内部与外部的发展问题与挑战,落实科学的发展战略理念,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与创业就业指导体系,也需要政府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鼓励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使我国高职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真正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校企评估院校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评估依据质量与标准化(2015年9期)2015-07-10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校企合作五反思汽车维修与保养(2014年7期)2014-04-18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