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及对策

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07 12:05:06 推荐访问: 中文 中文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文化

李佳美,屠爱萍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源于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建议首次提出“应该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1]继而,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以栏目主题的形式主张“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赵明仁(2006)将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解读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将“教师”理解为“专业发展”的定语,即教师职业的发展;
第二类将“教师”理解为“专业发展”的主语,即教师不断专业化的过程。继而指出20 世纪70 年代来的研究正是从第一类发展为第二类。[2]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多为第二类。[3]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持续性学习,达到教师专业规范,实现专业知识、能力、信念等方面的提升,以适应现实教学需求的动态发展过程。

2002 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主张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2007 年国家汉办推出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规定国际中文教师应当在理解“专业发展”含义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作为一个起步较晚的职业团体,在其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着诸多挑战,本文拟对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进行考察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83 年,北京语言学院首先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1997 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且首次批准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点。此后,2007 年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5 年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学位。2021 年1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并设立为一级学科。至此,国际中文专业培养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的学历教学体系,并跃升为一级专业。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作为众多“朝阳”专业之一,已经逐渐摸索出了较为合理的发展路线,并且朝着更完善、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发展方向加速前进。2020 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无疑给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Bell(1994)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归结于专业、个人和社会三个方面。[4]在此基础上,格伦迪和鲁宾逊(2004)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系统的影响,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影响;
二是教师自身的影响。[5]由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设立较晚,尚处于发展阶段,加上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在人才培养、在职培训和发展主动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调整和完善的空间。

(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调整空间 随着中文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和民族事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也成为了一个热门学科。然而,目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尚且存一定的问题。基于对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情况尚存较大调整空间。

一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主体,在后疫情时代,这种培养模式很难实现。上述5所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政治理论、外语、第二语言习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外语言对比、跨文化交际、中华文化与传播、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等理论课程,占全部课程的78.2%;
课堂观察与实践、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等实践课程,仅占全部课程的21.8%。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对国际中文教师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上述5 所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仅北京语言大学设有“现代语言教育技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有“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应用”,而其他3所高校缺少关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课程,学生很难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结合,不利于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

由此可见,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存在缺乏教学实践、缺少技能类相关课程等现实问题,国际中文专业的毕业生鲜能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应对各种复杂教学实践的相关技能。

(二)国际中文教师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从国际关系及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角度看,国际中文教育易受国际关系、国际突发事件等影响。受全球性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中文教师的工作岗位受限,大量长短期国际中文教师及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面临失业的风险。[6]而且,期满回国的国际中文教师仍然面临再次就业的压力。[7]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受国际关系及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和尚未认清国际中文教师发展潜力的双重影响下,缺乏应有的职业认同度。因此,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并未选择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导致国际中文教师发展的后备力量不足。

为了考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对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2019—2021 年连续三届124 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这些毕业生中,中小学教师共80 人,占总人数的65%;
国际中文教师共18 人,占总人数的14%;
高校辅导员共6 人,占总人数的4%;
进入培训机构4 人,占总人数的3%;
国企、外企职员和公务员各2 人,各占总人数的2%;
待就业10 人,占总人数的8%。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比例统计见图1。

图1 毕业生就业情况比例

可见,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度仍有待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容易出现从众就业、更换专业(或职业)、逃避就业等现象,导致国际中文教师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三)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内容与方式较为单一 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管理部门、学校以及非官方的社会机构都会为在职国际中文教师提供不同种类的培训机会,如短期培训、长期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

陈向明和张玉荣(2014)指出集中短期培训和教研仍是目前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8]在人力和资源不足的时期,短期集中培训和举办教研活动的培训对于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教育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培养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国际中文教师现实的教学需求,也不利于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实际的教学所需而言,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在实践性、针对性、丰富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多缺乏实践性。现有国际中文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传授专业知识。[9]然而,相较于专业知识,国际中文教师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10]可见,目前国际中文教师在职培训存在内容和现实的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忽视了教学技能的培养。大多数国际中文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很难将新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够实践教学的技能。

其次,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国际中文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统一的培训内容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不能兼顾每一位国际中文教师的水平和需求,不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因此,调整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也不够灵活。现阶段,国际中文教师的培训形式较为固定,大多以讲座为主。[11]培训者单方面传授知识或技能,被培训者被动地接受培训内容的形式使教师们缺少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仅很难吸引教师的注意力,还束缚住了教师的想法,不利于教师的自主思考和教学创新。

(四)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主动性有待提升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素养的提升,而国际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则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直接相关。

目前,大多数的国际中文教师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12]主要依靠所在单位统一安排的在职培训积累专业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很难满足国际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需求。[13]而对于国际中文教师来说,要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仅依靠所在单位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国际中文教师具备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尤其重要。

此外,大多数国际中文教师在自我反思和相互合作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国际中文教育的对象比较特殊,他们在国籍、年龄、性格、文化水平、宗教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国际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被动、封闭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国际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针对上述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尽快提出应对策略,并积极落实,以解决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并尽量降低以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培养单位合理修订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技能类课程和实践机会 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单位应该积极修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拟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做出合理的调整,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而促进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各培养单位应该积极开设技能类课程,随着“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普遍,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到中文教学之中。因此,应该设置技能类课程,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改善教学效果。

同时,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中文教师出国任教或者接触外国留学生的机会都相对减少,因而实践类的课程和培训应相应增加。与此同时,各培养单位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

通过修改课程设置,使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全面的课程,积累丰富的专业和技术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为未来的国际中文教学奠定基础。

(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应认清本专业发展潜力,积极把握就业机会 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4]通过合理设定就业目标,不断自我提升等方式,积极探索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际关系及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对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中文热”的整体趋势并没有消减,国内外想要学习汉语的热情和需求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与此同时,线上教学的推广和普及为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除了要留心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外,也要向外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例如,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每年都会提供国际中文教师、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计划等机会。同时,国内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国际中文教育机构,为国际中文教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无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就业环境如何,本专业毕业生只有抓住一切有限的时间和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面对就业机会时,有实力赢得自己心仪的工作。

(三)调整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模式,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从培训的内容方面来看,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应该适当增加实践性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促进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受新冠疫情影响,腾讯会议、Zoom、钉钉会议等网络教学软件和学习通、We Learn 等教学辅助软件被应用到国际中文教育之中。因此,国际中文教师的培训内容中应该增添技能类课程,通过介绍和演示的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和具体功能的使用方式,避免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出现因操作失误而浪费教学时间情况,从而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另外,个体间差异性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中也不容忽视,应该将目前统一标准下的培训内容调整为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比如,东南亚华文办学形式多样,为提升教学效果,应该结合当地教学的特点进行师资培训。[9]因此,针对执教国家以及办学形式的不同,培训内容应该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教学特色,开设不同类别的培训板块,供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自主选择,从而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培训单位应该根据国际中文教师平时考核和反馈的结果,积极探究教师的“隐性”需求,为每位教师制定与他们能力和需求相符的培训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在职国际中文教师培训。

从培训的形式方面来看,国际中文教师的在职培训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多种多样且具有互动性的培训形式,调动国际中文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比如,可以选择“教学案例+小组讨论+互助合作+相互点评”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真实的教学案例作为培训的主题,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将教师随机分成小组,相互讨论与协作,最后提交解决方案,最后增加相互点评的环节。教师能够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从而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互助合作和小组讨论环节则是更为轻松愉快的互动方式,教师能够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切磋,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相互点评的环节能够激发教师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参与度。

(四)国际中文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意识 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以往学过的知识不能贯彻国际中文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国际中文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相互合作和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李东伟(2015)提出,科研与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双翼,对于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尤其应该贯彻“科研立身”的职业发展观。[15]一方面,科研是提升国际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国际中文教师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能够推动教学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科研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国际中文教师在科研的过程中能对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查缺补漏,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无论是本专业出身或跨专业的国际中文教师,都要不断探索专业新领域和新知识,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加速前进。

国际中文教师无论是在常规培训或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应该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升实践能力,为中文教学不断增添新的知识和技能。贾益民(2018)认为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对国际中文教师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16]一方面,国际中文教师应该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意识、现代化人才观等;
另一方面,国际中文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主动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死板的说教环节和呆板的文字表述,向学生生动而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从而提升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国际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尽量多与同行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共同探讨的方式,发现自身在学科知识或教学实践等领域存在的不足。交流双方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国际中文教师个人和整体的专业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发展不断推进,对即将加入或者已经拥有大量经验的教师都有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此,想要培养一批高素养的国际中文教师,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加速发展,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培养单位应对准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提升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满足教师现实的教学需求。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认清本专业的发展潜力,积极把握就业机会,为国际中文教育注入充足的后备力量。培养单位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类课程和教学实践机会,以适应真实的课堂需求。此外,国际中文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进而促进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培训专业发展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培训通知办公室业务(2020年18期)2020-09-29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6期)2020-07-27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