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明翰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山东莘县博物馆馆藏唐三彩赏析

山东莘县博物馆馆藏唐三彩赏析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6 08:50:04 推荐访问: 山东 山东11个5a景区导游词视频 山东2023消防安全直播讲座学生心得感悟

摘要:莘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河北岸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一直是山东地区连接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据考证,莘县为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莘县博物馆主要展示莘县地区独特的石刻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发展变迁状况,充分体现了莘县丰厚、悠久、灿烂的文化底蕴,堪称莘县历史的缩影。本文主要对莘县博物馆所藏的部分唐三彩文物进行赏析。

关键词:莘县博物馆;
唐三彩;
赏析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黄河故道,据考证,莘县为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活动,因草随水长、人依草生,先民就对这块沃土有所开拓,并形成了一个个聚落。莘县自汉初建县,初名阳平、乐平、莘亭,隋改莘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和重大事件推动了莘县的历史发展进程,名人辈出, 商朝名相伊尹在此躬耕、孔子学生仲由在此成长,唐初至明末更涌现出了“五相六尚书”,著名的“马陵之战”“阳平之战”也发生在莘县境内。

莘县博物馆现藏文物800余件(套)、珍贵文物100多件(套),涵盖陶器、瓷器、玉器、丝绸、纸制品、钱币、木器、石刻、铜器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一楼为石刻展厅,二楼为历史文物展厅,三楼为历史文化展厅,充分展示了丰厚、悠久、灿烂的文化底蕴,是莘县历史的缩影。

在此,笔者介绍几件出土于唐代张弘墓、现由莘县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文物精品。

一、莘县黄庙唐代张弘墓出土唐三彩概述

1986年4月,人們在位于莘县张寨乡黄庙村南50米处的坑洼地内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其已遭到严重破坏,聊城市博物馆会同莘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相关考古发掘成果整理汇编成《山东莘县黄庙唐代张弘墓发掘简报》,发表在2017年第4期的《文物》杂志上。[1]墓主人张弘(642—709),字泰,祖籍清河(今河北邢台),后因出仕移居武阳(今莘县朝城镇),生前曾任辰州麻阳县主簿、扬州大都督府博士、齐州祝阿县丞等。

张弘墓为砖砌单室墓,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斜坡式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墓葬中出土有三彩器、金器、铜器及墓志等,特别是一次性出土驮俑三彩马、 三彩俑、三彩将军俑、袖手三彩俑、抬手三彩俑等7件唐三彩文物,在山东地区实属罕见。

据《旧唐书·舆服》载:“比者,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土庶。”[2]唐代厚葬之风盛行,陪葬使用的唐三彩俑之大小、形象、数量乃是根据死者生前的不同等级来使用的。根据《唐六典》的相关记载,当时官员去世后,三品以上官员可以用90件明器,五品以上官员可以用70件明器,九品以上官员可以用40件明器,但高度不能超过一尺。没有官位的庶人,只能使用15件明器。

二、对唐代张弘墓出土唐三彩文物的鉴赏

唐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提供了现实基础。其中,唐三彩无疑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造型丰富多彩的唐三彩,大概可分为生活用具、人物、动物等。张弘墓出土的唐三彩文物,包括人物和动物两种类型。

通高42厘米,马高37厘米,俑高28厘米。马通体施棕黄釉,深浅不一,马面、鞍部及马尾施白釉。马高鬃束,前腿直立,后腿略弯,首微左倾。其躯干壮实,四肢修长,头小颈长,整体生动活泼、自然大方。其发达的臀部、强劲的腿部显露出一种自然美,将骁勇矫健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俑坐于马鞍之上,头部虽然没有施釉,却流露出别具一格的自然美,呈现出“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其束发高髻,内穿赭黄色襦衫,外披帛带,面部丰腴,目视远方,朱唇微启,浅露笑意,双手拢袖。“锥髻”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锥,耸立于头顶。着赭色釉上衣,长袖贴身,线条刻画清晰,下身穿绿色长裙,下垂至马腹,足尖微微显露。整体动态潇洒自如,姿态宁静端庄。[3]

通高58、长35厘米,底座长21、宽14厘米。昂首直立,作嘶鸣状,背负狮鞍,造型雄壮有力。附有底座。下腿局部釉彩脱落,头、颈和腿部多为赭色釉,背部釉色赭绿相间,浸润自然。

通高58、长37.5厘米,底座长21、宽14厘米。昂首直立,仰天长啸,驼峰高耸。造型准确,雄壮有力。底座和后边左腿下部残缺。头、颈和腿部多为赭色釉,背部釉色赭绿相间、浸润自然、釉色稍暗。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亚、西亚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具有负重耐劳的精神。唐三彩中的骆驼,无论是昂首嘶鸣还是俯首示意,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气魄强大,从侧面反映出繁荣的商路盛况、对外交流的频繁,满载各国贸易的货物则表明了人们对于骆驼的依靠。

通高35厘米,底座厚1厘米。昂首挺胸,鼻梁突出,张目闭口,头戴幞头,右臂上抬, 左臂叉腰。上身穿绿色短袍,大斜领部施以赭色釉,袍以下及头、手部位均无釉彩,造型生动逼真、威武有神,似为牵骆、马之俑。

通高67厘米,俑高60厘米,底座长17、宽17、高10厘米。体型高大,头左视,上身披铠甲,左手叉腰,右臂前屈握拳,下身穿拖地战袍。全身向右微倒,立于带长方形孔的底座上。头部发髻高耸,粗眉倒竖,怒目圆睁,鼻高口阔,给人以畏惧不敢近前之感。胎呈灰白色。头部以下均施釉彩,赭绿相间、浸润自然,但光泽度不高。

三彩将军俑同镇墓兽一样,也是墓中镇邪之物。其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成为高大的“中国武士”,化身为正义、威猛的象征。将军俑守护佛法、降魔伏妖、驱鬼辟邪,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保护墓主的安宁。张弘墓出土的三彩将军俑,从造型来说,既夸张又自然真实,金刚怒目,威猛可畏,姿态动作无不和谐一致。

通高24厘米,座长5、宽5、厚1.5厘米。头戴幞头,长袍束腰,双手于袖中拢于胸前。整体制作较为简约,面部模糊不辨。除首足之外,均施黄色釉。灰白胎,胎质细腻。

通高32.5厘米,底座长6、宽7、厚1厘米。昂首挺胸,鼻梁突出,中分发型,右臂握拳屈抬于身前,左臂屈伸,肘下残缺,张目闭口。上身穿过膝赭色短袍,腰系赭色腰带。翻领部位施以绿色釉,头、手及短袍以下均为白胎,似为牵骆、马之俑。

三、聊城出土唐三彩来源考释

莘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河北岸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一直是山东地区连接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从政治地理版图上看,唐贞观四年(630),废莘州,莘县复属魏州。唐开元年间,设朝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莘州,莘县属之,又复置隋代设立并旋即废的莘亭县,属博州;
次年(622),废莘亭县,其地并入莘县。

在唐代,山东地区没有烧造三彩器物的窑口。据已经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十余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河南巩义黄冶窑、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北内丘西邢窑、西安醴泉坊窑等。山东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三彩数量较少,只有少数的唐代三色釉陶,均由河南和陕西等地输入。

据考证,山东地区唐三彩基本以器皿为主,陶俑少见,如山东大学基建工地出土的三彩三足罐[4],山东嘉祥县出土的唐三彩盘[5]等。张弘墓出土的唐三彩文物,釉色以棕黄色为主、绿色为辅,釉色组合相对简单,均为白胎,且质地较为坚硬,但胎釉结合不紧密,有剥釉现象,风格较为统一,应是同一窑场的产物。这与阎存良先生在《唐三彩》一书中关于河南巩县三彩的描述“胎质较为洁白细腻,火候略高,胎质坚硬,釉料润泽瑰丽,浸润流淌自然,蓝色较丰富”相符,因此,笔者认为张弘墓出土的唐三彩文物应为巩县窑的产品。

四、结语

唐代繁荣发展的经济和文化,为唐三彩的大放异彩提供了现实基础,这从张弘墓中出土的器物便可见一斑。其釉彩的富丽反映出唐代民众健康的生活面貌和大唐盛世辉煌多元的社会景象。可以说,唐三彩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其精湛的烧制技术、不朽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李洪冰.山东莘县黄庙唐代张弘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7(04):13-20+2+97+1.

[2]曾丽荣.唐代三彩粟特胡俑服饰探析——以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馆藏为例[J].文博,2016(06):67-74+108.

[3]陈宁宁.记莘县出土的唐三彩仕女骑马俑[N].聊城日报,2018-01.

[4]宋百川,刘凤君.山东大学基建工地出土古代陶瓷器[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02):178-183.

[5]顧承银.山东嘉祥县出土唐三彩[J].考古,1996(09):45.

作者简介:

张健(1982—),男,汉族,山东莘县人。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猜你喜欢唐三彩赏析试析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探索科学(学术版)(2020年8期)2021-01-28——唐三彩">深埋千年的瑰宝
——唐三彩小学生(看图说画)(2020年6期)2020-06-10书画作品赏析养生大世界(2020年4期)2020-05-03唐三彩韵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绚丽之花——唐三彩幼儿100(2018年11期)2018-04-18论唐三彩的收藏价值与鉴别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2期)2016-03-22步辇图赏析创新作文(3-4年级)(2014年11期)2014-11-25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作品赏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9年9期)2009-04-07

明翰范文网 www.tealighting.com

Copyright © 2016-2024 . 明翰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明翰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6031184号-2

Top